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程思政”框架下的德语课程与中国文化融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骆超群

摘 要:以往的外语课程往往着重于传授目的国的语言与文化,很少涉猎有关中国的文化和知识。但在国家大力倡导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下,高校外语课程也在探索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文化的灌输,让外语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要认同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德语课程也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倡议,努力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能够向德国传播中国文化的德语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德语课程 中国文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a)-0170-04

Abstract: In the past,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often focused on teach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the destination country, and rarely involv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knowledge. However, under the premise that the state vigorously advoc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the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exploring to strengthen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the indoctr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so that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can not blindly worship foreign countries whil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but also identify with their own country, nation and culture. German courses should also actively respond to national initiatives,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German talents with a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honor, who can spread Chinese culture to Germany.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erman course; Chinese culture; Talent cultivation

1 德語课程思政的现状和背景

自从国家倡导课程思政以来,一些德语专业的教师尝试在不同的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教授德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教学资料或补充资料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内容要求,调整和完善德语专业教学工作,找准定位,努力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该文的内容和观点主要来源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德语1901班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基于这个班级的《基础德语》和《德语语音和口以强化》等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这些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经验,可以部分适用于其他的外语课程,为外语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

2 课程思政德语课程中的问题

2.1 中国文化知识的缺失

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其中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对于某些领域中国文化的了解。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二册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礼仪规范,教材内容主要侧重于德国的礼仪规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计划加入中国礼仪规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中德文化的对比。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缺少相应情景的中国文化知识,例如:就餐的礼仪和座次等,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出现短板。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缺失和参差不齐的理解能力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目的国文化时缺乏文化认知的敏感度,认为某些文化现象是理所当然的,不假思索就默认或接受课程中教授的德国文化,最终会导致在中德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1]。

2.2 中国文化知识的表达障碍

除了中国文化知识的缺失以外,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表达障碍也是典型的问题。学生虽然用母语掌握了这些知识,但是受到外语知识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不能清晰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导致文化失真、曲解、误解等现象。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圣诞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添加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或者让学生对比中德的节日。但学生由于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德语词汇量不够、表达不够精准流畅、缺少文化习俗方面的知识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3 中国文化和德语教学的融合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和德语教学能否有效融合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首先,融合问题出现在教学资料方面。目前,德语课程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学习德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为主,而且并不是课程中使用的教材和资料的所有主题都能加入课堂思政的元素。有适合的中国文化资料可以进行教学补充,主题不适合或者没有合适的资料,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不能为了突出课程思政而生硬地传授中国文化知识,忽略外语知识的传授,从而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偏离了外语教学的目标和侧重点。其次,课程思政教学所占总体教学的比重也应当符合教学目标和实际,不能一味地增加课程思政内容,而不考虑总体的教学目标。

3 中国文化教学资料的选择标准

3.1 教学内容系统化

首先,中国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不能出现难度过大的内容,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三册第九单元的主题是德国童话故事,教师如果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德语翻译中国童话,或者对比中德童话异同,对于德语专业大二的学生来讲显然要求过高。教师如果真正想让学生了解中国童话,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给学生提供中国童话的德语译本让学生复述,或者让学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学习德语、了解和感受中德童话的文学特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都应遵循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不宜过高或过低,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其次,中國文化教学内容要多元化,不能局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高雅文学艺术等内容,也要传播中国现代社会的各种国情知识、各阶层人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2]。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探讨了德国人对于住在城市和农村的意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中国人的居住意愿现状,或者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表达或讨论他们的居住意愿。

中国文化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应当多样化,学生对于书面材料会产生惰性,可以更多地利用多媒体资料、网络资源。多元化的资料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视频资料比纸质文稿或音频资料更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纯的阅读理解或听力理解会让学生对某些信息的理解有所偏差,学生良好信息产出的前提之一就是优良的信息输入。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应当切合德语课程中的主题,不能为了课程思政而生搬硬套。

3.2 具有中国特色

教师所选择的中国文化教学资料应当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国情。首先,由于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在很多领域上,不同国家之间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当代大学德语》教材中有个别单元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内容,这些信息技术词汇在中文和德语语用层面上没有过多差别,但中德两国的网络用语和语用习惯存在差异,尤其是中国受众度和传播度较高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度挖掘中德网络用语的差别。其次,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一些普世价值取向是类似的,教师需要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作为突破口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例如:中德两国民众都重视家庭,但很多德国女性在育儿后会成为家庭主妇,大多数中国女性会返回职场,这个现象背后有很多中德两国的社会原因、法律法规等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如中国女性地位和同工同酬来开展教学活动。

3.3 短小精悍

由于受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限制,外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应当简洁凝练,不应占用过多课堂教学时间。因此,课堂教学中,相应的中国文化教学设计也应短小精悍。以一节课45 min的课程为例,课程思政的教学时间最好控制在15 min之内,以免过于拖沓繁冗,影响总体教学进度。

3.4 教学资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课堂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但是现代的外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勇于表达观点。中国文化教学资料的选择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设计时考虑教学资料的用途和具体使用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料,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能够引起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中国文化知识。例如:中德节日习俗对比,教师可以提供中国节日的资料,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中德节日习俗的异同,并课堂展示讨论结果。

4 德语课程中中国文化教学的具体要求

4.1 理论和实践结合

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不能一味地教授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兴趣。理论应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后具体实操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3]。最典型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范例就是学生在学习资料之后讨论相关问题或模拟情景解决问题。例如:关于戏剧的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德语来演绎中国戏剧的片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旅行实地考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事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景点资料让学生预习,或者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提前准备,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用德语为其他学生讲解景点的相关知识。有了学生的实践,教师也能更加直接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4.2 任务导向型为主

在课程教学中,秉持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所补充的资料和教学涉及应该是任务导向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中德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例入手,加强语言的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看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譬如在中国的德国博主、在德国的中国博主拍摄视频,这些视频展示了中德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和理解障碍。任务的要求是让学生们以中国人的视角观察和解释冲突的由来,分析和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参与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个网络教学平台的兴起,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课程的建设也朝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向发展。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4]。教师课前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料,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甚至可以让学生提前分组讨论完成课程思政资料的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其他辅助资源,例如:网络资源、书籍资源等来理解学习资料,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展示学习成果,而不需要额外给他们准备或讨论的时间,以保障教学时间比较充足。课后,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和测试,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点[5]。例如:《基础德语》课程中某个单元中介绍德国城市慕尼黑,教材中把慕尼黑称为世界性大都市。教师课前在教学平台发布关于慕尼黑的资料,同时也补充中国大城市的德语资料,发布配套任务让学生分析中德对于大城市定义的异同,以及中德城市生活的异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以各种形式表达他们的观点,例如单人发言、双人对话、PPT演示等。教师课后在平台上发布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作文,主题是印象深刻的中国城市之一,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会向德国人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中国城市。线上线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极大地发挥自主能动性,并能保证教学的课后检验。

4.4 训练技能全面化

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涉及学生的听、说、读、写这4种技能,全面地训练学生的外语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阅读资料、听力资料、视频资料,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被动能力。并且在学生接受文化知识输入之后,引导学生文化知识的主动输出能力,能够用口语和写作的方式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6]。

除了语言应用能力以外,全面化的技能训练也包括社会技能,如跨文化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隊合作能力等。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应该要培养具有明辨是非、胸怀宽广、博采众长、团结协作等能力的高素质德语人才。

4.5 真实化的练习

真实化的练习能够帮助教师的课堂思政教学更加生动。真实化的练习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如让学生扮演逛街的情景,中国学生向德国友人介绍中国市场的特色。此外,还有比较常见的个案研究方法,也经常被称为危机事件研究法。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对两国跨文化交流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任务由文化交流者描述的事件和多种矛盾问题解读构成,学生可以讨论问题的原因,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并角色扮演演示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两国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平等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文化,不对外国文化卑躬屈膝,树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6 开放性练习

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一家之言,习题有答案标准。但是,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安排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观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碰撞他们的观点,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对于不同观点的包容力。此外,开放性练习也非常适合中国文化的教学,因为每个学生对于某个中国文化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加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例如:课堂思政的教学任务是介绍中德节日的传统食物。德国人在国圣诞节时会饼干和胡椒蜂蜜饼,中国人国春节时各地的传统习俗不太一样,有些地方吃饺子,还有些地方吃年糕、元宵、面、馄饨、鱼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补充新的答案,开放性的练习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相反能激励学生发散思维,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4.7 结合时事、与时俱进

外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同样也要注重时事,做到与时俱进。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德语教材也有更新或引进原版德语教材,但是中国社会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当代德语教育的需求。应对这种情况,德语教师应该关心时事,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添加时事内容。例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德国和中国的疫情最新情况、两国采取的抗疫措施、两国专家的各种观点、两国民众的抗疫经验,等等。通过时事教学,教学内容也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同时,能够让学生紧跟时代脉搏、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 结语

课程思政框架下,德语课程和中国文化德融合研究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截至目前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反复验证、补充和完善。教师选择内容系统性、简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中国文化资料。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运用任务导向型为主、真实化、开放性的练习,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结合时事、与时俱进,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地训练学生各项技能以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且具有强烈爱国情怀、民族荣誉感的德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玲.文化自信视阈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四维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65-69.

[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

[3] 刘齐生.《德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德语专业的学科转向[J].外语学刊,2020(5):1-6.

[4] 蒙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12):136-141.

[5] 杨金才.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20,41(6):11-14.

[6] 岳曼曼,刘正光.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理念与路径[J].外语教学,2020,41(6):15-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1688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