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就业导向下的学前教育计算机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涛

摘要:就当前来说,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引发人们对人才培养的反思。当前教育改革更关注当前企业、市场对人才的多元需求,致力于综合型、素质型人才的培养,让学校与企业积极挂钩,实现毕业即失业到毕业即就业的转变。而计算机能力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其与学生的就业发展不无关系。该文以学前教育為例,探讨就业导向下的学前教育计算机教学问题,以使得学前教育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变革的趋势,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具备综合教育能力,更好地就业和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学前教育;就业;导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3-0181-02

当前高等教育普及的趋势更为明显,高校育人压力更大,就业形势不乐观。而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下也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员招聘需求的矛盾,加剧了就业严峻性。要想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必须着手深化教改,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提升学生现代社会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当前教育信息化变革是必然,准教师必须具备成熟的计算机实战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计算机教学备受关注,积极探讨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出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计算机教学的落脚点。

1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弊病——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1.1 教学模式较单一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计算机教学更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而素质教育理念渗透不充分。学生能够完成计算机考核,却无法灵活运用计算机,也影响其后续教学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不利于学生就业发展。基于当前的教育实践,主流的教学模式有几种:教师讲授型,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遵循讲授到理解到巩固到运用到检查的教学过程[1],教学进度较慢,适合群体讲授教学。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配合教师辅导,遵循自学到解惑到练习到反馈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但考虑到部分学习学生自律性差,效果不好。还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2],遵循任务到思考到操作到检验到评价的教学过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进度不好把控。当前多数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配有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操作与思考的机会较少。加上受应试教育思想,教师计算机知识讲述时习惯用PPT授课或采用灌输式的模式教学,严格遵循教学计划,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

1.2 与就业需求脱节严重

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没有做到与企业、市场、社会人才需求的结合,学校方面盲目地进行人才培养与输出,而企业、社会、市场无法有效接纳大量的不符合其需求的人才,影响学生就业。主要原因是当前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也并不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不同要求,学生计算机学习时单纯为知识而学习,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参与实习后,不适应工作强度,不会将计算机专业知识转变为信息素养,导致学生普遍产生就业实习的挫败感。当前,学前教育开展的计算机教学没有真正立足于学科专业实际,计算机教学学科专业倾向性较少,教学不够专业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也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

2 就业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路径

2.1 转变教学理念

思想上的重视带动行动上的落实,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来说,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当前就业大环境、市场人才需求的趋势,更关注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具体体现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求计算机教学有所侧重,与学科专业有相应的耦合点,能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模块的学习任务后,能具备相应的实践运用能力,更好地适应与其专业所对口的岗位。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计算机教学更侧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其他方面关注明显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计算机素养,也缺乏计算机系操作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更无法有效地运用计算机指导未来的教学工作。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使得计算机教学契合学前教育就业环境,让计算机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发展,教学育人目标与企业人员招聘标准一致[3]。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把握学前教学特色,分析现有教材的内容。在把握学前育人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具体到教学中,在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讲解上有所扩展与延伸。如office办公软件教学,可以延伸到让学生自主制作有音频和视频内容的课件,再如word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一周食谱、一周课程表、一周活动表、六一节日汇演节目表等,再例如针对Excel技能讲解,既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熟练操作Excel,能做到Excel的综合运用,也能有效制作幼儿收费表、幼儿健康体检数据汇总表等。

2.2 创新教学方法

对于任何学科教学来说,都应该寻求方法的最优化,优化的方法能使得教学事半功倍。同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前专业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构建高效的学前专业计算机教学课堂。在优化的教学方法指导下,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实操练习保持持久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学习,真正让计算机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模拟操作、任务探讨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实践教学占比的提升,弥补传统静态教学的不足,在讲授演示的基础上,增加情景驱动、任务探讨、实验分析、比较研究等[4]。在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尝试合作教学法,既能带动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的高效学习,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方法开展计算机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带动师生的友好互动。合作教学法也有利于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自主意识,调动其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内容,有效掌控学生的讨论方向,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配合个性化指导,提升计算机教学实效。以PPT教学为例,可以制定“小组微课比赛”,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模式探究思考。合作教学法配合微课教学形式新颖,更富教学吸引力,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炼,不仅提高教学效率且直击教学重难点。推行微课制作大赛,让学生既能巩固计算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立足于学前教育实践,做好学前教育岗位的提前适应,一举多得。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意识,也带动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2.3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完整的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学评价,在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实施中,教学评价与指导不可缺位,教学评价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水平、态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查缺补漏,有效提升。在学前计算机教学中多沿袭传统评价方法,多为教师说了算,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与分析,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并不科学,多数教师评价时主要参考期末考试成绩,也使得评价不够全面。新课改不断深入,也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以减少评价片面化的风险,在评价中坚持人本思想,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给予学生全生命周期的考核关注,除了在时间纵轴上有所改变,也应横向改革,主要是增加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点评之外,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同伴点评[5],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学生视角下的评价与教师视角下的评价相结合,才能给予学生最全面、最真实的评价。此外应积极调整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考核成绩,而更要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成绩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作为教学评价的有效依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收获感更足,成就感更高。教学评价的改革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计算机学习的定位,也能让教师获得学生信息计算学习的第一手反馈材料,指导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例如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photoshop基本操作技能,学会正确使用photoshop工具外,也应让学生进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运用实践,如让学生进行图像的处理、个人形象的设计、儿童写真的设计、活动照片的后期制作等,实践教学占比的提升带来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改变“重教学、轻评价”的思想。

2.4 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要想真正实现就业导向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必须让计算机教学始终聚焦于学生的就业发展,而学生的就业发展又涉及其他的主体,如幼儿园、幼教机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应加强学校与幼儿园、幼教机构的合作,让学生了解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成果,了解教师岗位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也让计算机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园、课本、教师,带来学校教学针对向学生就业阵地的转移,而学校与幼儿园、幼教机构的合作,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师岗位,实现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带动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符合幼儿园、幼教机构的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地走校企合作之路,提升实践教学占比。学校方面可以设置专门的校外实习幼儿园,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自觉地向校外实习倾斜,例如开展计算机实践能力技能比拼,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理解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并动手实操、实践应用,实现学校与学前教育实践机构的无缝对接。同时,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方式,实现学校与幼儿园、幼教机构人才的双向流动,幼儿园、幼教机构可以委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实践,确保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也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到机构中实践锻炼,了解幼儿教育实践中对教师计算机实操能力的基本要求,用于指导后续的教学实践。学校也应与幼儿园、幼教机构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具体流程中,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结束语

就业难的现实压力推动教学改革,教改又围绕着学生就业问题展开,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就业,必须确保学生各项素质和能力符合现代市场、现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和专业教学实际,进行教學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调整,以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稳步提升,积极地做好未来的就业准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学习能力,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更应该具备现代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系统,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接下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以出色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当前教育已经进入到信息化2.0时代,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充分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岗位或者立志成为教师的学生,为取得理想的教学预期,学校必须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且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制定因地制宜的信息化教学方案,综合各种有效的教育举措,实现学生更积极更理想的就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巧巧.浅谈新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资讯,2021,19(1):16-19.

[2] 万彩霞.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融合性教学[J].传播力研究,2020,4(24):171-172.

[3] 陶美英.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132-133.

[4] 谭文娜.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4):174-175.

[5] 李红艳.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6):123-124.

【通联编辑:谢媛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1690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