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国丽 李春杰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同时也推动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文章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发现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性思维培养被限制以及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和交流讨论的机会等。最后通过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上资源与课程深度融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并通过小班讨论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小班讨论;创新思维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使学生的表达方式、认知模式以及知识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相继推出了《教育信息化1.0》和《教育信息化2.0》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近年来提出的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且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权威,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则是教师将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经过筛选和整合后,按照自主学习,引导学习和深度学习层次进行引导教学[1]。牢记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角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混合式教学,打破学生以往的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核心概念界定
  混合式教学从狭义上来看,是将传统课堂与线上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互联网中的教育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视野[2]。从广义上看,混合式教学则包含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内容的混合[3]。混合式教学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有一致的追求,不管哪一种定义,都强调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新旧知识的建构与迁移。不管是采用一种或者是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其本质是将学生由浅显的学习引向深层次学习,其重点都致力于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资源多样化。
  2 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还是通过板书或者PPT等枯燥单一的形式进行内容讲解,学生仍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互联网资源运用较少,内容不够丰富。其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还存在考核形式单一的问题,缺乏阶段性和过程性评价,因为评价不能及时反馈,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学生需求。再次,知识的传授还是集中在课堂,在时空上尚未分离,课前和课后时间利用率较低,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融合和高效应用还未实现。最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高科技技术层出不穷,作为深受“互联网+”时代影响的“信息技术”课程,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是学生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但课上教师使用的资源大多还是课本知识,这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2.2 学生创新性思维发展受阻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在传统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课堂提问而言,教师所提的问题局限于教材,往往都有固定答案,学生只需阅读教材便可从中寻求答案,缺乏探究和思维碰撞以及思考过程,学生慢慢会形成定式思维,扼杀其创造性思维,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通常只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机械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2.3 学生缺少开放多元交流氛围和操作机会
  由于老师人数有限,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课堂大多都无法进行过多的互动,甚至没有互动。因此课堂缺乏生动性,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课堂没有带入感,容易割裂“原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让学生全方面系统地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符合该课程的在线平台较少,教学对象为在校生,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有限,所以本次教学设计并未使用在线课程平台,而是通^教师对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筛选后,通过社交软件发布给学生。教师通过资源整合,将互联网中教育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4]。利用时空分离的特征,首先安排学生学习教师通过筛选后发布的视频,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达成初级目标;其次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3.1 课前/课后阶段
  课前/课后阶段学生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学习。教学内容是经教师筛选后的互联网或者各平台教育资源。同时设计并发布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根据要求自主地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在上课之前,学生需将任务单或者复习单回馈给教师,教师再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修改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3.2 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主要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教师首先对学生在课下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把涉及的重难点进行精心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并进行深层次学习。再通过小班讨论,了解学生详细情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使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问题情景,保证实质性的收获,真正实现引导而非单纯的灌输。在课堂中加入过程性评价,通过各小组间互评,各组员间互评和教师实时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方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5]。另外,在讲解过程中,加入比较流行的随机点名器进行讨论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2181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