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微型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平衡关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琼

  在中国当代城市建设发展中,由于建设的过度和追求巨型化的要求下,造成了都市生态的日益恶化,同时存在着城市人口暴增、空气能源短缺、土地资源匮乏等实际情况。于是,对建筑设计小型化的研究和论逐渐开始发展壮大,并在国际上逐渐产生微建筑的设计思想及其相关的研究方向与运用经验。该文以微建筑为考察对象,深入研究并探讨微建筑在可持续经济发展语境下,与城市生态的协调机制,启迪对于建筑设计在环保方面的再思索。
  可持续发展 微型建筑 城市环境 平衡关系
  
  Research on the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architecture and Urban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ANG Qiong
  (X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Province,221000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due to the excessive construction and the pursuit of mega-scale requirements, the urban ecology has been deteriorating day by da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ctual situations such as a surge in urban population, shortage of air energy, and lack of land resources.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miniaturiz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gradually began to develop and grow, and the design ideas of micro-architecture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have gradually emerged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takes micro-architecture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deeply researches and discusses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micro-architecture and urban ecology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pires rethink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icro-architecture; Urban environment balance relationship
  人们对于建设发展的无限渴望,从一定意义上摧毁了地球的自然环境。迫于严酷的事实,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设的发展与环保不可分割,人们对于建设和环保的问题应该重新进行反思。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必须和生活结合一起。在处理这些实际问题上,人们对建筑设计进行了微型化的探讨,并产生了一种趋势。对于中国这样规模人口数的国家来说,在中国城镇化进度加速、乡村人口数急速地向大中城市集聚的环境条件下,大中城市的摩天大厦数量与日俱增,而对城市社会的调整也没法跟上高楼大厦数量日益增长的步伐。都市的总人口和建筑物密度如此密集,就会出现嘈杂、拥挤、压抑的状态。因此,必然会出现大量的都市问题和无法妥善使用的都市空间,这会对个体及企业的生存造成消极的影响,这并不只是都市的环境问题,而是逐步演变为都市的“空间危机”。在这个时候,一座小型建筑,一种新的产品,正在慢慢地出现,人们也叫它“微型建筑”。微体系结构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生态性、绿色性、轻量化、舒适性和强烈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人们不仅能生活得更健康,而且还能更加人性化。在建筑发展史上,任何一项技术革新都会使建筑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随着物质文明、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的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建筑设计类型。
  
  微建筑设计一词来源自英文“Micro-architecture”,之前更多地应用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常常被译为“微结构”。在建筑设计学科内,理查德荷顿(Richard Horden)首先引入了这个术语,以表示其建设原则与观点:轻质、有机和生态的未来住宅。从理论上,微建筑并不是单纯廉价小房屋的代名词,它反映了当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系统集成,并具备了复杂和多样的特性。

nlc202211301734



  “微建筑”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更接近艺术和雕塑的建筑作品,微型建筑是设计师经过反复的思考而创造出来的。微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它能从小到大,从细节到整体,创造出比小规模更具创造性和意义的建筑。名词“micro architecture”中的“micro”一~可以用两种方式理解。首先,它是指建筑对象的体积和面积的精细度。其次,它是指建筑设计创意和建筑细节的微妙之处。
  微建筑的内部空间相对而言是小空间,他拥有小空间的一切特质。微型房屋是比小型房屋要小的一种房屋,能以小见大,而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由于微是一种相对于宏的视觉与心灵体验,因此人们不必太多纠结于究竟多小的土地面积或建筑体积都可以归纳到微观结构中。因此微观建筑物的规模也是具有相对性的,能与其同级别的建筑物进行比较。
  微型建筑为城市可持续性、可持续城市化和生态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代表着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理念,都强调了在都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应该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条件。在这里,对生态城市的根本定义是都市可持续发展最直观的表现,而都市生存的根本意义则是城市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该文将从都市环境生态的视角进行阐述。
  可持续开发也就意味着优化管理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因为我们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让有限的国土自然资源实现无限的发展价值,人们需要发掘自身资源的潜能。在寻求其对自身资源的开发意义的同时,人们也需要借助人类的聪明才智,在最合理的方面拓展其自身生存能力。如此,微型建筑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则是,通过人类的调节才能达到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出发,它是指大自然和人类环境之间的结合,而其中以社会环境是最为关键的,因此必须突出自然功能的开发。微型建筑可以是城市自然环境的中心,也可以是塑造人文环境的中心。它体现了城市文明的理念,成为城市文明的主要标志。城乡居民生态环境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自然环境、人与城市自然环境的平衡。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地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农业和交通,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结构体系。通过城市建设,城市中的各种功能是和谐的。人们是社会群体,而城市是人们群居的小社区。生活在城市中,人们不仅有生活需求,还有文化需求,这意味着人们在外部化的城市文明之外积累了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精神财富。
  在都市发展中的市民想进行交流,就必须沟通,各种资讯的传递就是提高文化交流的手段,使都市更具有生命与活力,推动都市在平安稳定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保障城市化的可持续性,也就是在建设现代生活城市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的潜在能量,为城市居民的健康服务。由此可见,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要从城市化发展的宏大视角来看待城市环境和城乡居民生存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力量,引导城乡居民更加主动地投入城市化建设当中,大家一起探讨在城市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做出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决定。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已经变得巨大,但中国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恶化却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城镇化的进展也离不开大批微小工程的实施与建立,微小建筑对推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微型建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损害同样特别巨大,所以在建设微型建筑工作中必须着重结合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同要求与条件,把城市环境的先进思想观念融于微型建筑规划布局当中,并针对融合促进发展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适当的处理举措来应对当前存在的新型城市化建设问题,这对实现城市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城市自然环境得到提升和进一步优化的必然之举。
  
  
  在城市环境的复杂变化中,不同的建筑方式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各个方面的复杂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高密度的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主要形态,还包括交通工具、建筑物结构等。因此高密度已形成了中国当代都市发展过程中建筑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城市必须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城市用地面积日益减少,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严重短缺,那些不断被推倒的老院子也成为了高楼大厦。在此期间,可持续发展也涉及了建筑大都市的问题。基于人多地少的现实需要,微型建筑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一个特点就是节约有限的经费,为了更好地利用现代城市的发展资源,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决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微建筑的观念的引入,就可以促进现代都市设计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
  
  对微小建筑物的成因进行分析,其中居民组成的改变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随着住宅结构的发展,住宅的面积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家庭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单元,它的构成因素是人的出生、生育和死亡。
  住房人员构成的微型化,主要是指由于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社会后果。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一般房子的居住人员构成通常都是由2人的核心家庭所组成。但从人口变动的角度看,近年来我们的人口总数的结构却已越来越趋向小型化,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家的计生政策和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父母中的孩子们在成人后也会由于父母亲工作的原因,而实现了独立落户。此外,由于结婚年龄的推迟以及不婚者的日渐增加,也造成了年轻一人户逐渐增多;由于农村人口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等因素,也造成了两个老人家庭的逐渐增多;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入,导致1人和2人家庭的数量逐步增多;家庭结构的缩小也是造成高离婚率和减少计划生育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以夫妇为主体的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比例大幅增加,而在我国,家庭组成的总体比例也增加了将近两成。

nlc202211301734



  微型住宅的主体功能倾向于1人和2人家庭结构,小型空间在青年男女结婚期间,无论是自住还是新婚夫妇都有很大的优势。那些刚踏入社会,没有充分的财务自主权,或者有购房需求的单身青年,他们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需求相对现实。而在夫妻关系阶段,更注重两个人的私人空间。此外,微型建筑这种小型的、有趣味的小空间更能吸引年轻人。
  
  
  建设需要符合环境的自然法则,既要合理利用,也要保存匮乏的可耗尽的资源。以耕地利用问题为例,由于耕地面积是有限的,且具备不可再生性,是人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和活动力所在,因而城市建筑需要占有一些耕地面积的,而所谓合理利用则是要减少占“米粮川”,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生产能力较低下的耕地面积,占用斜坡地和荒地。但应当以不损害周围的生态平衡为基础。在县城,应在科学设计规划的基础上,使房屋的容积率适当增加,向高层空间拓展,逐步建设多层或高层建筑;并向底层空间拓展,逐步建设配套用房作为仓储、车库、人防、技术设备用楼等;同时要适当确定楼房间距,加强通风采光,同时加强园林绿化工作,逐步扩大居民的休闲活动场地;在乡村,应向城市化空间扩展,逐步降低宅基地使用面积,并逐渐向多层和高层转化,逐步增加地面使用率,并利用空出较多的用地,逐步扩大园林绿化范围,使房屋群落的整个和部分方面,均与周围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相互依存,彼此关联,相互交织整合与完善,构成有机的系统。在施工材料和产品使用中要尽可能选择质量好、可再生、具有环境观念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对环保造成的不良效果。
  
  可持续的和绿色生态的建设发展趋势也使得当代建设的一些建筑形式产生了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小规模化的建筑形式能够填补大规模的建筑形式的缺陷和不足,并呈现出小建筑独特的形式和空间内涵。微建筑设计在都市中的运用多样,他们或具有灵动自然的空间布局,或具有靓丽多变的视觉形象,他们是都市的鲜活因子,给整座都市增添新鲜的生命力。微建筑通过设计者的精巧构想和巧妙空间设计能够在都市中改善人类的生活感受,通过公共服务区域、休闲空间、都市风景向人类提供相应的产品并提供不同的体验,使都市氛围实现整体和谐。
  微建筑不仅仅是对城市的点缀,同时也可以和居民生活形成交互,居民可以亲自加入其中。纽约建筑联盟和Pen World Voices Festival共同为纽约提供了一座迷你型的开放图书馆。在此,设计者们提倡弘扬古老的纸质读书方法,并且试图给人们创造一种开放式的读书氛围。而这种结构也提供给了一种小环境,当人们在这个小图书馆里时,可以暂时地与其他人隔离,在街头巷尾你也能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而这种建筑主要是由一个倒置的塑料桶和一个木质骨架所构成。周围有一个精巧的小圆孔结构,过往行人通过小孔就能够看到书库内部,或者还会不自觉地被深深吸引。首先,这种微型建筑还可以提供一种暂时的掩蔽所,如避风雨;其次,这是一种免费书库,里面提供了很多书籍,你也能够随时借用,不过规则是,如果你拿走了一本,也需要马上还过去一本。因为这样大家就可以作为参与者。这种街头迷你开放图书馆形式颇具创意,也受到了各地民众的广泛欢迎。
  
  地球的生态环境,能源困局、全球变暖、生物灭绝、环境灾害等多种问题都遭到人类对于建筑规模的严重奢侈追求影响,人与其他物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了建筑人员无法回避、重新面对的难题。建筑是人类独有的栖息场所,是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桥梁,其在庇护人类的过程中,也影响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工业革命直至今日,全球极为有限的那一点资源都因为人类的过度建设活动而造成了严重的损耗,凭借着人类的技术实力,对其仅有的生存环境开展了大规模的开发破坏,使环境失去平衡,这显然有悖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建筑的迷你化研究和摸索在该背景下变得日益壮大,微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与之相对应的研究方向与理论实践。
  
  在砂浆中,添加各种的增味助剂(如防水剂、膨化剂、初强剂、减水剂、胶结剂)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紧缩、和易性,从而缩短混凝土施工时间。通过以化学方式开发研制建筑胶粘贴剂,使损坏的建筑、古建筑物恢复原样和强度。使用建筑胶进行植筋以锚固长度,或使用碳纤维布(片)对建筑结构的不足进行补强处理,既不占用建筑场地或增加结构负重,还能使强度比钢还高10倍;并通过增加合金钢等级节约了钢材数量;生产出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弹性、延性的,具有无污染特点的新型复合和夹心材料,扩大了应用领域,成为资源中无法取代的新型资源。比如:对于新型建筑保温,有隔热性好的聚苯乙烯板、聚氨酯、发泡聚苯夹芯板、高保温性能涂料、石棉板等,可以降低建筑外层的厚薄,降低建筑墙体自重,同样也可以起到降低热量的损耗和噪声污染的作用。外立面使用遮阳墙、遮阳板以节电,外立面使用太阳能光电板架空遮蔽太阳直照,并经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带来大量热能,在居室走廊两端均可开外窗户,以加强自然通风,并带走热污染空气。在户外栽植大树,降低对建筑物的电子照射,从而减少对空调能量的损耗。使用了新型的通风透气的水泥材料,并在水泥地上覆盖了植物绿化环境,可以保护大自然的养分平衡。
  
  由于随着时间的变化,当代建筑的各个环节也显得更加复杂,对设计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设计者们必须处理的难题也越来越庞杂,但怎样采取最合理的方式来处理来自各领域的挑战,以及怎样在建筑中采取创造性思维方式来处理多种问题,这都是对每一位杰出设计者的重大挑战。所以,当今的建筑行业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在某些国家,对现代建筑的研究将持续数十年,并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而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画家们也都在努力进行对小规模建筑的实践研究,而伴随着这种探索,对微型建筑的研究开发也在日益深入。微建筑不仅在结构上采用了各种不规则形态,而且这种方式的探索也是带有某种研究属性的,将成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基石。不过就整体发展而言,由于国内的城市建设还比较浮躁,因此对于建筑巨型化结构的向往也一直是国内建设的主导趋势,当然也由此带来了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与传统的建筑设计不同,微型建筑能够解决住宅短缺的问题,弥补传统的建筑设计与大型建筑的不足。仅仅追求巨型化的建筑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城市的空间,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奢侈的浪费,从而暴露出很多问题。希望精细建筑在现代都市景观中的应用与发展,不再是一种暂时的主题或形式,它可以真正地与都市的环境相协调。我们期望建筑工艺能在能源消耗最小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创建新的空间来满足现代技术的需求,并使用新的材料技术使建筑工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所以,微型建筑设计需要深入地发展,也需要对人们生存的城市自然环境做进一步研究,只有抓住了时代脉动,微型建筑设计领域才能取得正确有意义的进展。
  
  [1]胡海琪,徐斌,鄢祖义,等.郊野型绿道驿站综合评价与营建策略[J].中国城市林业,2022,20(3):108-114.
  [2]张骐跃,单踊.学科发展视角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学的关系探究[J].建筑与文化,2022(8):248-251.
  [3]于斯逸.微建筑在城市未来发展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7):306-307.
  [4]王江.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0.
  [5]童娟.城市滨水绿道公共体育设施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6]万文韬,邵继中,杨民阁,等.城市公共空间中地摊商业设施布局形态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J].园林,2022,39(8):104-113.

nlc2022113017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4279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