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志鹏 权青 王文艺 胡凌云

  摘要: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对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将计算机应用实践课程从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实践评价方式改革等三方面进行了设计,通过实践课程的实施,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还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为同类院校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能力导向;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8-0168-03
  一直以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为刚入校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信息处理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深造夯实知识基础和锻炼基本技能操作。随着信息技术不断飞速发展和大学生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该课程长期以来以“以教师为中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办公软件有着简单的基本操作,但掌握的操作能力不足,以致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再学习要求。因此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和刻不容缓解决的现实课题[1]。
  1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多,掌握计算机及应用的相关操作是当下高校毕业生的必需技能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具备较强文字和数字处理能力,对多媒体技术软件、网络技术应用与安全有着初步了解。这些都要求该实践课程以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立足于服务专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应用操作,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考核环节,最终培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富有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2.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课程教学紧密围绕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软件应用技能为目标,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总体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计算机基本操作、Windows系统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件、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安全、常用工具软件7大模块,详情见表1。本课程实践选用甘勇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中的实训内容,通过这些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将实践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其中计算机基本操作、Windows系统操作主要能够让学生具备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初步认知;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三个模块是学生求职必备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安全、常用工具软件让学生掌握因特网基本应用和工具软件使用,包括具备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及使用工具软件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同时围绕着教育部等上级部门对本课程实践环节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对计算机需求,增加了综合实践环节,提升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2]。
  2.2 实践教学具体实施[2]
  计算机应用基础共有52课时,安排13个教学周进行,理论学时数和实践学时数均为26学时,每周在理论教学后安排1次上机实践操作,每次可完成一个实训内容。在以往实践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指导学生依据实践教程中的操作步骤独立完成操作内容,教师随堂指导,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足在于学生完全遵循实践操作步骤,不利于提升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利用现有知识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实践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实践方式教学。实践教学模块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1) 计算机基本操作模块教学过程中,由于目前计算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学生平时也有接触和使用。教师在机房介绍完常见指法练习软件使用(金山打字通),然后选择1~2篇中等长度的文言文,让学生进行打字比赛训练,比赛结果计入实践课成绩。虽然学生对于键盘的构成、分布等并不陌生,但是对各键具体功能和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Tab键在程序编写中的使用、Insert键在Word中如何使用、Delete和退格键在Excel中使用的区别等,用一些例题给学生演示,学生根据教师演示自行完成操作例题。学生对于微机主要部件和装机过程停留于书本理论知识,加之受到客观实践教学条件限制,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硬件组装视频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熟悉,以帮助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有解决方法,增强实践课程实用性。
  (2) 在Windows系统操作模块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如文件和文件夹基本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常见应用软件安装和卸载方法、系统清理、系统备份与还原及碎片整理等。与此同时,操作系统安装也是学生日后学习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授课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播放视频来介绍常见操作系统安装、磁盘分区软件使用等。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有着不同的需求,引导学生利用课上或课下时间了解和熟悉行业软件的安装环境、具体要求和安装操作步骤等。比如国贸、金融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市场营销、财管、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中使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R、EViews等)、ERP、金蝶软件、图像处理工具、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软件,授课老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感兴趣的学生安装相关行业软件,以便让学生提前对本专业相关软件能有入门级的了解,为后续相关软件学习奠定基础[3]。

nlc202211301919



  (3) 在文字处理软件操作模块实践教学中,主要有文档创建与排版、表格制作、图文混排、高级排版三个子任务,授课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按时完成每一个子任务并当堂提交作业。与此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实用性和专业结合性,增加了综合实践案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报告、会议信函、新年贺卡、毕业论文综合排版;国贸、市场营销等专业调研报告、市场营销专业的新产品宣传板报设计、财管和会计专业的邮件合并完成工资条制作等,通过这些内容的优化,不但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为职场工作的熟练运用夯实了基础[1]。
  (4) 在电子表格软件操作模块实践教学中,主要有工作表创建和格式排版、公式与函数应用、图表创建和数据管理三个子任务,和文字处理软件模块教学一样,本模块实践教学同样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在完成每个子任务的同时,增加综合实践案例,让学生具备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数据管理、统计分析问题,如国贸专业的贸易数据处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商品销售数据分析处理和统计分析、金融类专业的金融数据统计分析处理、财管和会计专业的企业财务报表设计与制作及企业职工工资数据处理等。学生通过对该模块的学习和实践,在掌握电子表格软件基本操作基础上能够达到灵活应用该软件的目的。
  (5) 在演示文稿软件操作模块实践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完成演示文稿创建与修饰、动画与放映等。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对本课程实践教学不同需求,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综合实践案例。如: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汇报、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市场营销专业新产品展示;国贸、电子商务、财管、金融类等专业调研报告汇报;公司或个人介绍等演讲与展示等。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并结合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软件,达到熟练解决在校期间和未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
  (6)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安全和常用工具软件操作模块实践教学中,授课老师在上机时间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下载学习资料、音视频资料等,并利用邮箱发送收集资料以及访问与专业相关行业网站,如中国贸易信息网、金蝶网、新浪财经、梅花网、品牌星球、天猫等,了解行业相关信息以及对专业知识需求;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文献资源,引导学生搜索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及自己专业相关文献资料,学会使用PDF、CAJ软件对相关文档进行浏览、编辑等;对于基础较好和操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使用音频视频、图像处理软件、网页设计软件完成班级、个人、专业等主题网站的设计制作[1-2]。
  2.3 实践考核方式改革[1-2]
  本实践课程传统教学考核方式采用实验报告(30%) 和期末上机测试(70%) ,此方式已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出学生整个过程的W习效果,尤其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突出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自身专业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了新的考核形式,将考核内容分配如下:平时学习表现(10%) 、平时实践作业(20%) 、综合能力实践作业(25%) 、期末上机测试(45%) 四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1) 平时学习表现。教师围绕学生遵守实践教学纪律、上机实践出勤、回答课堂提问、上机实践操作规范、上机实践作业提交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不但为勤奋认真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对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学生起到约束作用,让学生参与实践课堂教学全过程,为后续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打好基础。
  (2) 平时实践作业和综合能力实践作业。授课教师在机房讲授每节相关知识重难点、操作要求,学生在机房内完成相关实践操作内容;而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作业,授课教师只需要提出具体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则利用课余时间与自身专业相结合进行内容选择、设计与综合实践。对于平时实践作业,授课教师对提交的作业当堂点评,找出一些典型作业案例,现场给予点评并对学生实践操作指导;而对于一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作业,授课教师可以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找出其中优点和不足,同时将优秀作业在实践课堂展示。通过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点评,能提高学生发现实际问题、剖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基础。
  (3) 期末上机测试。采用上机测试形式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安徽考区)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主要测试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安全等,涉及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打字题、操作题等。为了提高考试通过率,教师利用上机和课余时间演示安装模拟考试软件并指导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模拟系统给出结果和提示,反复多次练习后,提高实操能力和测试成绩,为一次性通过水平考试夯实基础。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不但要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此,学校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中,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优化重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课程评价方式等推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还有效提升学生解决自己专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5]。
  参考文献:
  [1] 王洪敏.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70-72.
  [2] 周明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1(5):101-104.
  [3] 刘子龙,胡茸.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3):110-112.
  [4] 王娟,高娟,王新,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16):121-125.
  [5] 诸晓毅.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5):59-61.
  【通联编辑:唐一东】

nlc202211301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4281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