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本科生线上付费课程需求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坦 俞露 张贞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学生普遍线下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从而产生了知识学习不系统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安徽省在校本科生线上付费课程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本科生对线上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对线上付费课程的购买意愿仍有待扩展。本研究可为疫情下线上课程的广泛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科生;线上教学;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8-0113-04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远程教育的发展更是十分迅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形式层出不穷,极大推动了网络教学的发展。付费网络课程应运而生,同时付费网络课程也在悄悄改变着大众的学习消费观念[1-2]。大学学习与义务教育学习有着显著不同,更需要选择性或者补充性学习,扩充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学生作为付费网络课程的消费对象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消费需求与广阔的消费市场。基于此,以大学生的网络课程消费情况作为研究主题。
  从网络课程诞生之时,就凭借着实体课程不具有的灵活度高、更新及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优势迅速占领各大高校以及各个辅导机构[3]。时至今日,已经诞生了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付费网络课程平台。然而,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例如:授课教师跟进答疑困难,师生课堂交互性不足,授课方式呆板等,这需要网络课程提供商和各学校共同思考解决[4-5]。基于此,本次调查重点在于收集疫情背景下大学生选择付费网络课程的影响因素、课程体验、选择偏好等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为大学生付费网络课程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
  2 研究设计
  此次调查对象为安徽省高校在校本科生,分为文史类、理工类与文理兼招类专业的在校一至四年级学生。调查问卷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网络课消费信息、网络课课程选择等信息、影响购买网络课程的因素与课程体验。正式调查中调查人员利用拦截式随机抽取方法和网络发放问卷方法,进行有效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安徽省高校的在读本科生,调查分为预调查与正式调查两部分。
  预调查:以合肥、蚌埠、芜湖三地的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发放40份问卷,有效回答率为100%。
  样本量的确定:预调查Y束后,小组成员对预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对问卷整体进行了优化,经过不断推敲与改正,最终确定了本次正式调查所用的问卷。
  用预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SPSS24.0进行公式计算。利用预调查的数据,通过SPSS24.0进行定量数据计算可得方差为 3.637,令相对误差限不超过7.5%(即绝对误差限d=0.15),置信水平为95%,α为0.05, 得出的样本量:
  [n0=NZ2α2S2Nd2+Z2α2S2] =392 (1)
  其有效回答率为100%,所以最终确定样本量为392份。
  研究共发放问卷406份,其中线下问卷277份,线上发放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无效排除问卷为14份,有效回答率为96.5%。
  抽样样本的空间分布:本次调查对象是安徽省高校的学校市场,基于安徽省有16个城市,有56所本科高校分布在各个城市;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实施的可操作性,以地区高校比例来替代地区高校学生比例,因此采用分层比例抽样方法。
  3 描述性统计
  3.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由表2可靠性统计中克隆巴赫Alpha值为0.875可以得出本次调查问卷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由KMO和巴特利特(Bartlett) 检验方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得到的表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一般来说,KMO检验的数值变化从0-1,当KMO值大于0.9时,说明问卷信度较高。
  3.2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查者男性人数为165人,所占比例为42.09%,女性人数为227人,所占比例为57.91%。女性中大一年级人数所占比例为29.17%,大二年级人数所占比例为44.27%,大三年级人数所占比例为51.31%,大四年级人数所占比例为34.15%;男性中大一人数所占比例为51.22%,大二人数所占比例为74.33%,大三人数所占比例为68.30%,大四人数所占比例为34.15%。在使用网络课被调查者中,理工科类学生占比最大。由此可见,理工科类学生是使用网络课的主题,分析可能原因是学习智能编程、提升技能等,文理兼招类学生在使用网络课的大学生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抽取的392个样本中,使用过网络课的占总样本量的94.90%,而未使用过的仅占5.10%,说明了付费网络课有充足的市场潜力。在使用过网络课的人数中,使用过付费网络课的人数相对于未使用过付费网络课程的人数还是较少,反映了付费网络课程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3.3 网络课程消费信息
  3.3.1 网络课占月生活费比重分析
  在使用过网络课程的调查消费群体中,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消费占比最大,为78%,本次调查对象的月生活费60%以上居于1000元~1500元区间。消费能力较为可观。与此同时,调查对象在网络课花费上月平均不超过300元,约占生活费的5%-15%。
  3.3.2 网络课价格期望分析

nlc202212011635



  由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最能接受的是100元以下的网络课程,约占总人数的48%;其次是100~300元的课程,约占总人数的35%。由此,网络课的发行者定价应以物美价廉为主。
  3.4 网络课课程选择与偏好分析
  3.4.1 选择网络课程的主要目的分析
  从图2可知,被调查者选择某课程类型的目的主要还是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就是为了考研而购买的网络课程,或为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考试硬性要求自身去购买网络课程以提高自身成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这些群体发展一些考前强化班等。
  3.4.2 学习时长与网络课程时长分析
  由图3得出,被调查者比较偏爱的网络课程时长为20~40分钟,与日常的实体课程时间,一节课40分钟较为一致。由此可见网络课程在40分钟左右的,比较常规易接受认可,而较长时间如1.5小时以上的网络课选择的人数较少。
  3.5 市场网络平台比较与购买网络课程的因素分析
  图4反映了大学生使用的网络课程平台1情况。可见,使用过MOOC与网易云课程的人数接近50%,这与这两个网站免费资源多,宣传力度大有关;TED网站使用人数占比30%,另外20%受访者还使用过其他种类的网络课平台。
  图5表明,被调查者选择教育平台最注重的两个方面是免费资源多,课程类别丰富,而课程质量高则以18%排名第三,由此可见大学生更关心的是课程的质量好坏及种类的丰富与否;宣传力度大占比11%,因而品牌的外在影响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大因素。
  3.6 用户体验与对付费网络课程的建议
  词云图上的字体越大,说明出现的频率越高。由图6可知,价格、质量、趣味的字号为最大,说明用户对于付费网络课程的意见以及期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价格设置合理、提高质量是增加付费网络课程的基础工作,趣味性则是一个付费网络课程的灵魂。
  4 实证分析
  4.1 交叉列联分析
  分类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的结果,其特征是,虽然调查结果用数字表示,但不同的数值描述了调查对象的不同特征,对于两个分类变量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两个变量的相互独立性,这种分析,我们称为独立性检验。因分析过程以列联表的形式呈现,也称为列联表分析。
  通过分析年级与使用、购买网络课的关系,对列联表分析的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独立性分析的原假设为年级与购买网络课相互独立,年级与使用网络课程相互独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网络课购买与年级独立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年级与网络课使用独立的原假设。
  由于年级的增加,大学生面R的升学,就业等问题。对于一些升学,就业所要学习的课程来说,课堂上资源有限,因此会造成年级越高,购买网络课意愿越强烈的情况。不同年级的同学们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网络课,使得年级与使用网络课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通过分析每月生活费与购买,使用网络课的关系,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生活费与购买网络课不相关的原假设,但不能拒绝生活费与使用网络课不相关的原假设。
  由数据分析可知,每月生活费较高的同学购买网络课的概率更大,但生活费与是否使用网络课无关。结合问卷调查得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购买网络课的同学大多都是生活费较高的同学。针对较低生活费同学,网络课程提供商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激发大学生购买潜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分析
  在许多场合下,网络课与实体课是竞争关系,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根据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网络课的使用率虽然较高,但付费网络课的使用率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同学们对网络课和实体课满意度的差异,以帮助网络课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付费网络课的市场占有率和使用率。首先对网络课与实体课满意度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从平均值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去课程趣味性之外,网络课各项评价指标与实体课相比都较低。这些值较低是由随机误差导致的还是的确因为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
  再对抽样所得样本进行显著性检验:对两样本进行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根据我们的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网络课得分与实体课得分不相关的原假设,因此两样本不相互独立。而配对实验的要求是两样本均值之差服从正态分布。但在本次调查中,由于设置了打分者的打分只能取整数,因此得分情况并不是连续性分布,故不能认为得分情况服从正态分布,必须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对于分布未知的数据,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虽然相对而言检验效度较低,但具有不要求分布的具体形式,计算简单,可以用于定序数据的优点,因此我们使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
  对各项结果进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的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网络课在注意力集中程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评价解答高效度,互动便利性,得分平均值上的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实体课,而网络课在课程趣味性方面显著高于实体课。
  5 结论与建议
  由分析知,网络课作为新兴事物,除去课程趣味性外,在各方面成熟度均不如实体课,在安徽省大学生群体中总体满意度也较低。这反映出,目前网络课课程提供商把网络课建设重点放在课程趣味建设上,希望以趣味性吸引同学。但在课程质量上有所忽视。因此对于网络课程的提供商而言,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及盈利额,必须提高网络课程各方面质量,而不是单纯在网络课趣味性上下功夫[6-7]。
  付费网络课市场具有潜力。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首次接触网络课程的时间大部分在大学时期,而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较少地接触到付费网络课程。在高校学生中,网络课程市场尚未饱和,占比较高的被调查者表示未使用过付费网络课程或使用付费网络课程次数频率低。因此,要增加使用付费网络课程的用户数量和频率,就要从整个学生市场出发,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户。

nlc202212011635



  网络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类网络课程平台如春笋纷纷涌现,也说明了网络课程的发展前景。目前,在网络上存在着众多付费网络课程的竞争者。如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选择MOOC和网易公开课的用户居多,说明这两大网络平台存在较好的市场优势。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消费者使用MOOC和网易公开课居多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免费资源多,课程类别丰富,而课程质量次居第三。可见,免费资源多和课程类别丰富是两个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如想做好网络课程的市场开发,需善用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平台不足并做出改进。
  多元化发展网络课平台。调查显示选择网络课程的消费者,在网络课程与实体课程的比较中,普遍认为网络课程不受时空限制,使用较为方便。与实体课程相比,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留给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十分广泛。同时,网络课程也有许多需要借鉴的地方,在于教学质量,教师资质,课程宣传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为在付费网络课程中增加用户使用量,提高教学质量与消费者的信任度是网络课需要提升的部分。此外,也应注重平台创意与创新式发展,如推出可穿戴设备产品,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新的收入来源等。
  精细化发展网络课程种类。付费网络课程,有很强的功能性与目的性,所以针对用户需求,合理划分网络课程类别与模块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来看,主要付费网络课程的需求大致为提升专业知识和考研,且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和空间限制等一些原因,这两类需求的人更倾向于选择付费网络课程。学生对相关的课程划分要求十分细致,针对不同专业要明确专业教学要求。在研l制作网络课程的时候,要明确市场上用户的目的,满足多层次多领域用户的需求,着力打造精细化的优质教师+内容+传播渠道模式。
  参考文献:
  [1] 唐永华.基于中学生心理特征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吴俏华.浅谈传统课堂教育与网络教学的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9):143-144.
  [3] 徐朝军.网络课效能自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 孙文生.统计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 卡巴科弗(美).R语言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 赵利梅.高校网络课教学现状及其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通联编辑:王力】

nlc2022120116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4286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