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跳楼的孩子,我拿什么来留住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英姿

   2011年6月5日,离父亲节还7天,福建安溪一17岁少年从15楼上跳楼自杀,其父在楼下接住轻生少年,不幸双双身亡。事发前父亲因阻止一直无证驾驶闯祸的儿子外出,和儿子大吵一架,凌晨1时,儿子情绪激动,爬上15楼的楼梯窗户意欲轻生,父亲快速跑到楼下,试图接住跳下的孩子,当场被砸身亡。不久孩子也因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1948)
  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现实主义画家安德鲁・魏斯的代表作。画中的主人公Christina Olson是独居于美国缅因州乡村的残疾少女,画家画下了她在麦田中爬行的背影,孤寂与坚强,据说许多有轻生念头的年青人看到这幅作品后,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不能承受之轻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在中国这个自杀大国里,两分钟就有一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凡人的自杀,很少能真正引发世人的关注。当人已离开,只会给亲朋留下无尽悲伤,回首那些让当事人怒不可竭、直至轻生的琐事,其实又有多少真的那么想不开,只能以死亡来了结呢?许多冲动型的自杀,如果当事人能回过头来想想那些让自己想死的理由,很多时候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在安溪的这场悲剧里,作为父亲,显然没有真正找到和儿子沟通的方法,但至少他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努力阻止这个悲剧的结局。从这一点上,这位父亲仍是伟大的。
  很多时候,人们生活在麻木中,麻木到忘记了自己对家人的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爱与支持。前不久,南京就有一位7岁的女孩,因为被邻居公开指责偷窃,复被父亲当众暴打。当父亲带着女儿回家时,父亲甚至问女儿:钱到底是不是你偷的?一句极度伤人的话,女儿就当着父亲的面,跳下了高楼。事后父亲起诉邻居,冤枉女儿,导致女儿轻生。然而从心理学角度看,最后那一把将女儿推下高楼的,正是父亲本人。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对我说:这种自杀可以视为女儿对父亲的报复。在心理学上,很多自杀是为了报复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当当事人无法改变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观点或行为时,自杀者就会试图使用自杀的方法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不缺钙就缺爱
  有时候,当我们身处繁忙的工作与交往中,我们会忘记: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对某个特定的人很可能至关重要。就像父亲之于女儿,关键的时刻,当你拒绝伸出情感的援手时,悲剧在这一刻已经注定。最能伤害你的往往是你最爱的人、最信赖的人。说得重一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杀人者,你可以为自己的无辜辩解,但在心理学上、社会学上,人就是这样以爱为纽带相互连接、依存,这时你的固执、你的武断、你的拒绝就是柄冰冷、锋利、伤人的刀刃。在事后,当我们指责孩子的脆弱,当我们很不屑地抱怨孩子们“被说了几句就轻生”时,我们本身就是在不负责任。以至相似的悲剧一再重复。前不久,两个被老师孤立的女生携手自杀,在死前的遗书上,要求警察叔叔去抓老师。而一位孩子偷钱上网,被父亲责打后,也选择了跳楼。
  身为父母、老师、情人、朋友,当自杀发生时,其实我们都难辞其咎。自杀就像是不小心晒在心灵之田上的种子,合适的环境就会让这个种子长成一颗心灵无法承受的大树。所以从自杀的直接原因向后探寻,我们不得不把自杀归结到这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这个极度应试化的教育体制,这个唯金钱论的主流价值观念;归结到网络时代家长与孩子的深刻代沟;归结到物质丰富之后精神的匮乏。在不缺钙就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脆弱永远是我们的罪过,是我们理应付出却没有付出的爱,将他们推下了高楼。正如德国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的: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不是言情剧里浪漫虚无的传说,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责任。爱的艺术,就是融合、沟通、支持与尊重!
  
  
  爱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
  ――《爱的艺术》
  Tips
  
  弗洛姆
   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00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