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彬,刘振华,张国峰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和社会开始对生态环境建设逐步重视起来。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也具备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因而,在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林业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生态工程;林业;树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093-01
  
  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树种选择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重要意义
  1)工程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人类不断的毁林毁草开荒,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沙尘暴、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已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只有进行宜林荒山造林种草、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来增加植被覆盖率。2)工程造林(特别是退耕还林)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实施工程造林、加快植被恢复、扩大森林面积,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行集约化经营;在造林过程中,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和物资,还有利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3)工程造林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工程造林后,随着林木的生长,农民可获得各种林木种子、木本粮油及各种干果、鲜果和牧草,同时可为后续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源。
  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要重视树种的选择
  2.1 要结合本地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树种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带,树木能否成活、生长趋势好坏取决于其生存环境中的土壤酸碱度、水分、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条件。有些树种在某个地区长势良好,但在另一个地方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差异,甚至不能成活。乡土树种是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它指那些长期生长于某地,相比于其他树种对本地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是造林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
  2.2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要选择水土保持树种
  1)根系发达,能笼络土壤。在表土疏松、侵蚀严重的地方采用根蘖性强的树种。如刺槐、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2)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具有改良土壤的性能。如刺槐、无患子、香樟、栎木、槠树、枫树、木荷、紫穗槐等。3)生长迅速,郁闭紧密以避免雨点直接冲击地表,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保护土壤。如木荷、夹竹桃等。4)水土保持林应能适应不同地形的特殊环境;护坡林要能耐干旱瘠薄,如木芙蓉、紫穗槐等;防风林抗风力要强,不易风倒、风折及枯梢,如杨树、柳树等。
  2.3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必须坚持乔灌草结合
  工程造林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这就决定了工程造林必须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和土地类型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相互结合,并科学地确定林种、树种、草种比例。在干旱的荒山荒坡,要重点发展耐旱灌木,恢复原生植被。在水土流失严重且坡度为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石质山地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要全部营造生态林。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可采取林果间作、林药间作等模式,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
  2.4 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改善生态环境是工程造林的根本目的,但同时也要解决好造林地区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因此要坚持生态优先,在采取必要的水保措施的条件下,规划一定的经济林,选择经济林树种或兼用树种,并创新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林木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盂县总结推广的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花间作、先密后疏、效益接力、林草牧一体化等配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选择树种时,还可考虑依托林木资源的后续产业。
  3 提高造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要做好,除了树种选择,还要求林业部门树立责任心,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标准,制定林业绿化目标。
  3.1 树立责任心,抓造林绿化质量
  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责任。造林绿化是利国利民,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公德事业。地球需要绿色,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绿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绿色,其一,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要保证有林地面积增大于减、森林蓄积长大于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其二,广袤的森林是社会环境的生态支撑,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加大造林绿化的工作力度。其三,只有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根治水土流失的危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绿化标准
  把工程造林绿化标准高低、质量好坏作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生命线来抓,把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贯穿于造林绿化的全过程。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公益事业。一定要严把设计关,坚持设计高标准。造林作业设计是工程造林的前提,作业设计必须遵循统一规划、重点突出、集中治理、适地适树、多林种、多树种并重、针阔混交的原则。
  1)清理土壤,严把整地关,坚持整地高标准。确保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稳定绿化成荫。土壤是森林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物扎根的地方,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它不仅供给林木生活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供给水分和空气,支持着树体。所以土壤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巨大的作用。整地采用挖水平槽或鱼鳞坑的方式,严谨全面整地,破坏原生植被的做法,同时,整地要与封山禁牧等措施相配合,提高荒山植被覆盖度,保持水土流失。2)严把苗木关,坚持苗木高标准。苗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造林成果,抓住了苗木质量关就等于抓住造林成活的前提。Ⅰ级苗高生产、地径生长、造林成活率和翌年保存率最高,在造林时为保证造林质量、强调选用优良的Ⅰ级苗非常必要的。3)严把植苗关,坚持植苗高标准。植苗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阔叶树坚持“挖大坑、放当中、多培土、浇足水、踩实成、不窝根、不透风”的实用技术,村屯、道路绿化人工植苗坚持横竖成行,斜上线。4)严把技术关,坚持科技高标准。
  4 总结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建设,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除了树种选择非常关键外,各级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责任心,科学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造林计划。
  参考文献
  [1]刘志新.转变观念、明确重点、不断提高造林绿化质量[J].国土绿化,2003,02.
  [2]李纬,栾伟,孔繁华.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02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