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彤 周广新

  摘 要 本文分析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的意义,进而提出军事基础理论教学STS课程《科学、技术与军事》的设计构想,并针对开设课程指出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军事基础理论教学 STS教育 技术与军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STS Education Practices in Basic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WU Tong[1], ZHOU Guangxin[2]
  ([1] Na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2] Education and Security Service of Training Departmen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S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military theory,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military basic theory of teaching STS curriculu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and finally for the courses that the points are worth noting.
  Key words basic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STS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1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的意义
  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最合适的方法,它是以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在STS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科技和人文社科知识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具有科学素养,培养以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能够分析处理现实社会中有关科学技术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决策的新型综合人才。随着军事高科技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为了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军事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必要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
  1.1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党中央、中央军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加强人才建设作为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方略。《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人才发展的工作方针是党管人才、使命牵引、能力为本、创新驱动、超前培养、深化融合。到2020年,我军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制度,培养造就数量规模充足、结构布局合理、信息能力较高、效能作用明显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确保人才队伍的质量、规模和结构与部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确立军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奠定坚实人才基础。①
  1.2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是推动国防教育发展的可行之举
  地方高校的军事基础理论教学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5条,“高等院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2001年6月,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更加具体地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教学时间为36学时”。2007年9月开始实施的新的《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等方面内容。②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可以增强地方高校学员对科学、技术、社会、军事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加深对科技与国防和军事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从而使得学员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不仅是自己谋生立命的资本,更是形成国家、军队兴盛源泉的一支细流,进而有助于增强国防意识、主权意识和民族观念,树立起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可以进一步增强学员对军队的认识和了解,对加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是完善军事课程体系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军高校的军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军兵种知识、军事理论概要、军事地形学、军事训练学与军事技能训练、军事体育、军队基层管理等。为体现时代特色,许多高校纷纷将军事高技术知识和高技术武器装备列入军事基础课程体系。但是在所有课程中,除军事地形学、军事体育、军事训练学与军事技能训练包含体能实践内容外,其他军事课程都偏重于知识传授,而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实践环节在外军人才培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例如美军院校普遍采用开放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员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而以课堂讲授为辅,其教学安排主要包括授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与体育活动,四项活动分别占总课时的20%、45%、30%和5%,学员自主活动时间占80%③。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有助于将军事高技术与军事理论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加关注现代军事及信息化武器装备对军事高技术发展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突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军事而对军事产生的影响,STS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可以在传统军事基础课程与军事技术基础课程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是依据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军事课程体系的必然。
  2 军事基础理论教学STS课程的设计构想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开设“科学、技术与军事”课程,具体授课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取,例如美国为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其中涉及很多科技问题、军事问题和社会问题,可以作为授课内容。借鉴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STS课程的成功经验④,以美军“空海一体战”为例介绍“科学、技术与军事”的课程设计方案。
  2.1 课程性质与定位
  (1)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先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小范围开展试验探索,待课程成熟后再推广为必修课)。(2)课程难点:一是背景难于理解,因为许多学生对世界军事动态了解不够;二是书籍资料繁多;三是观点难以梳理归纳。(3)课程重点:运用所学的军事基础理论方法与知识(含军事高科技知识)解决科学、技术与军事相结合的现实问题。(4)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班级授课制,由于教学以研讨为主,人数不宜过多,40人以内为宜(四名学生组成一组)。(5)定位:此课程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原因有三:一是大三学生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军事基础;二是大学三年级是开展实践类课程的主要阶段;三是大三学生在时间上比较宽裕,没有应战考研和找工作的严峻压力。

  2.2 课程目标
  在广泛阅读美军“空海一体战”的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军事基础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运用军事高科技知识和高科技武器装备知识,从科学、技术与军事相结合的角度对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展开研究和讨论,使学生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对军事的推动作用以及军事对科技的引领作用。
  2.3 课程安排与课程设置
  本课程共40个课时,每周2次课,共上10周,课程中安排教员讲授、资料阅读、课堂讨论、观看录像和撰写报告等五个环节。
  (1)教员讲授。本环节共安排6次课,12课时。利用1次课介绍课程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课程安排、考核方式等内容,将听课学员四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并为研究小组提供备选问题和相关背景资料、参考书目以及撰写读书报告的书目列表。利用5次课介绍研究方法和思路,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实例讲解。
  (2)资料阅读。本环节共安排5次课,10课时。为学员提供课上的资料阅读和研究时间,便于教员在阅读中给予指导。学生可以将在课上和课后阅读以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授课教员沟通交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美军“空海一体战”的背景及其内容,并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开展研究,制定对策措施,为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进行汇报和讨论作准备。
  (3)课堂讨论。本环节共安排5次课,10课时。用于研究小组分组汇报研究问题的进展情况,通过课堂互动,进一步凝练观点,使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更加可行。
  (4)观看录像。本环节共安排2次课,4课时。通过观看相关录像,增强学员感性认识。
  (5)撰写报告。本环节共安排2次课,4课时。学员撰写读书报告,研究小组根据课堂评论情况完善研究报告。
  2.4 考核手段与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读书报告,每名学员需提交一份读书报告(3000字左右),从备选书目列表中选取一本书,进行阅读后的读后感或评论;二是研究报告,每个研究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2万字左右);三是课堂讨论,主要考察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包括学员的出席情况。
  学员最终成绩组成:读书报告占30%,研究报告占40%,课堂讨论占30%。
  3 值得注意的问题
  3.1 授课内容选取
  “科学、技术与军事”一课的授课内容取材广泛,只要能够聚焦科学、技术、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内容都可以用于授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典战争案例,例如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空袭利比亚等都为授课取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军事动态进展,例如美苏“星球大战”、美军“空海一体战”、索马里护航、南海纷争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网络电磁空间安全等问题都为课堂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3.2 教学资料准备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大量的书籍资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同样对于教员来讲,为学生收集、准备全面的教学资料是成功授课的前提。教学资料要体现时代的特色,集中体现授课内容所处时代的情况,包括如下几类资料:一是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等基本资料,以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背景的理解;二是武器装备数据资料及所涉及的军事高技术知识,以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军事能力;三是知名智库的研究报告,通过阅读知名智库的研究报告,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四是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著作。其中,后两类资料可以作为备选参考书目供学生阅读后撰写读书报告。
  3.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例如,建立课程网站,创建教学资料管理系统,教师可将教学所用的文档资料和音视频文件在网站上发布以方便学生学习使用,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从网上搜索到的好的资料与他人共享,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读书报告也都可以放在网站中统一归档。又如,构建仿真平台,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研究问题。以研究美军“空海一体战”为例,可以构建仿真系统,模拟美军、我军的基地部署和武器装备配置情况,展现敌我双方态势,为研究我军基地的合理部署以及发展对抗性武器装备提供参考。
  
  注释
  ① 《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颁发施行.解放军报,2011-04-19.
  ②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
  ③ 张志国,宋海龙,巨乃岐等.初级指挥生长干部任职素质及我校培训现状的反思与改革[J].教学研究,2009(1):4-15.
  ④ 辛玉玲.MIT的STS教育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科学教育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700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