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铁路通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裴智广

  摘要:数据信息是通信传输的构成元素,只有保持数据在稳定可靠的环境下处理、传输、运用及修改,才能发挥数据通信的现实价值。铁路通信系统优化改进之后,将计算机引入通信模式可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保证了数据信息按照预期的标准规定顺利传输。建立庞大的数据库能帮助通信系统处理大量不同的信息,在使用计算机技术阶段也要注重数据库的维护管理。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及有关的维护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处理;铁路通信;数据库
  科学体制改革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普及,数据处理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分支之一,面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均要经过计算机平台自动化处理。铁路通信建设结合数据处理技术可提高工程施工进度,让所有人员在高科技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操作,为铁路项目建设创造更大的收益。
  一、中国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铁路由于先天的综合优势,全天候、占地少、运量大、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好、性价比高,必然成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和提高路网质量,逐步建成四通八达、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铁路网是中国一项基本政策。
  1、传统铁路通信信号的主要作用
  传统的铁路通信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是铁路电报,包括预确报;二是铁路电话,包括调度指挥。其面向铁路运输一是通信联系、沟通情况、电话指挥,二是提供列车编组信息,以便沿线和编组站调车作业。传统的铁路信号主要是“信联闭”三大功能,均是从车务行车作业中分离出来的业务,主要是通过信号设备为行车提供正确的信号显示,确保进路联锁正确,实现两站之间的半自动或自动闭塞。
  2、现代化铁路通信信号的发展方向
  现代化铁路的实现途径:一是要有足够发达的铁路网,消除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二是大力发展和建设电气化铁路,提高电气化铁路的比重;三是建设高速铁路网并在繁忙线路实现客货分运;四是货运铁路重载通道化;五是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途径。其目标就是旅客运输高速化、舒适化、快捷化;货物运输重载化、专业化、便捷化;全面满足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二、数据库运用于数据处理技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了“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其作为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形式数据的“仓库”,可定期收集存储数据以备使用。从广义的角度对数据库进行定义,其主要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库,可容纳各种不同的数据信息。数据库对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的发挥有着较好的引导性,使操作者能根据铁路通信的要求完成指令任务。
  1、统一性。计算机领域推广数据库初期,用户对于数据库处理文件信息的能力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数据库内的信息类型、结构、存储量等情况不一,但由于数据库的独立性特点,各类数据库之间不会产生任何冲突。数据库运用于铁路通信网络可与实际通信要求保持高度统一。
  2、共享性。数据库并非单独存在的,企业往往会借助计算机操作平台与数据库进行连接,内部员工查询数据库可捕获相关的信息,这是数据库资源共享特点的表现。如:企业把职工的编号、性别、年龄、薪酬、级别等多项信息输入数据库,各部门管理人员可随时查询某职工的背景资料。
  3、多样性。传统计算机数据库仅可存储文字形式的数据,新建文件夹后存储信息。信息技术改革后数据库功能得到全面改善,所存储的数据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广泛的数据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存储选择,所有重要的数据信息均可放入数据库存储。
  三、现代化铁路通信建设的重点
  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平台。为满足铁路客运服务和安全监控需要,我们需要建设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平台。应用对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重点线路设备监控,如青藏线格拉段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二是客运车站重点区域监控,如动车组站台、候车区监控;三是编组站货运装载监控;四是关键安全设备监控。
  1、应急系统。我们还需要建设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结合客运专线建设,建成北京、上海等铁路局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应急通信系统,实现紧急事件指挥的现场话音、图像、数据的接入和传送功能,并能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互联,实现平时监控与应急通信的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
  2、列控系统。中国铁路列控系统技术体系的宏观目标要求:一是适应中国既有信号装备现状;二是实现路网之间互连互通;三是满足最高速度160-350km/h列控要求。地面设备在ZPW-2000自闭的基础上,通过增设车站列控中心、RBC以及点式应答器(含LEU),满足车载设备所需要的移动授权和线路数据信息,以实现目标距离控制模式。
  3、闭塞与机车信号。伴随中东部电气化、提速与扩能改造、设备大修等工程,逐步淘汰落后制式自闭设备;对ZPW-2000进行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再设计,并以其为基本制式,逐步统一我国铁路自动闭塞制式,新上自动闭塞,干线通过能力不得低于6分钟;实现中国机车信号车载设备JT-C(2000)型的全部升级换代,机车信号实现全路通用。
  4、联锁设备。计算机联锁要实现操控界面、互联接口协议、机柜尺寸、外观形式的全路统一;进一步开发计算机联锁在故障容错、安全保证、系统维护方面的智能化功能,在可用度上达到国际水平;今后新上计算机联锁,120km/h以上主要干线以2×2取2或3取2等为主,限制双机热备型计算机联锁和6502继电联锁的发展。
  5、基础设备。新开发电子设备和器材必须具备智能诊断、运行日志功能,具备信息联网功能,配置实现冗余化;室外通用器材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具备防盗防破坏功能,高质量高可靠,寿命期内做到少维修或无维修;新建、改造工程统筹考虑雷电和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现分区分级综合防护。
  四、铁路通信建设中的开发工程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运用于铁路建设,不仅要有足够的硬件设备,还需要配备相适应的软件系统,搞好软件工程开发有助于计算机技术的高效运行。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开发人员在管理阶段应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管护软件,使其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操作性能。铁路通信网络的软件开发工作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维护。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软件,开发人员应联系客户定期采取维护措施,避免软件问题带来的操作问题。常用的维护方式是“更新升级”,对软件定期升级以增强其抗病毒、抗故障的能力。
  2、技术改造。科学技术是推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软件开发工程在国内要持续很长时间。管理者需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出更加先进的软件产品投放市场,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计算机服务项目。
  3、优化更新。计算操作系统是软件运行的控制中心,与系统相连接的通信接口装置必须准确连接。此外,软件工程管理要注重系统的升级,为软件产品的操作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4、处理缺陷。故障可破坏软件的程序代码,操作软件后造成计算机系统不稳定。软件管理需注意故障问题的防范及处理,如:针对某款软件的缺陷制定防治方案,降低软件故障的发生率。
  五、结论
  总之,积极完善铁路通信工程建设是数据传输的前提条件,国家在投资铁路建设时应考虑相关的通信问题。需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现代化通信体系相结合,营造良好的通信工程环境,促进我国通信事业的快速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晓玲.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的常见形式[J].计算机应用技术,2010,19(2):64-65.
  [2]田瑞庭.有关计算机技术在铁路通信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14):76-78.
  [3]于庆广.市场经济体制下计算机产业技术的更新[J].经济与科技,2010,,33(10):12-14.
  [4]张庭伟.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不足与改进策略[J].商业时代,2010,23(8):19-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2017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