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策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万快

  摘要: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必须在我国土地家庭责任承包制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几条土地流转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农业发展
  土地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不断发现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但自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小规模分化经营,导致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不能满足农业市场的国际化要求。
  1 当前土地流转的基本现状
  1.1形式多样化
  主要有转让,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其中转让性土地流转,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工作时间也随着增加,工作固定性越来越高,因此在农村也就空置下来了大量的土地,那些外出打工人员就把自己空置的土地以资金或者实物的方式进行转让;互换性土地流转,就是有些人员用自己的土地和一些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土地进行交换,以方便种植。其它各种流转形式均是在这两种形式的基础上稍微进行一点变化。
  1.2规模扩大化
  回龙镇现有水田面积1533hm2,旱地面积666.7hm2,截止2011年10月,全镇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400hm2,占耕地面积20%以上,流转时间以1~5年之间,多数以短期为主,10年以上的很少。流转的土地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马蹄最多,其次是烤烟、蔬菜、大豆等。
  1.3取得的成效
  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化,有几百亩,上千亩的水稻、甘蔗、马蹄连片种植,有十几亩,几十亩,上百亩的烤烟、大豆、蔬菜等连片种植。可以为农业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核心农业化基地。
  2 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身份限制
  审议稿第55条第2款对土地承包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只要是把本集体的转让给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都要经过集体中2/3以上农民或者农民代表的同意。这一规定,导致目前土地流转也仅仅是在集体组织内部进行,对集体以外土地的承包进行了限制。这种对土地流转身份上的限制,也就导致土地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进行转让,不能统一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影响了土地使用的有效性。
  2.2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
  目前对于土地转让有一个最主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要经过发包人的同意,把承包农户作为流转的主体。如果单单从土地流转来看的话,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对土地进行流转,那么流转之后的收益就应该被承包户所有,只要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农民也应该有土地转让的自主权,这样对于私法自治原则才更加符合,并且可以对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3.1在土地流转中,有效的保障农民利益,严格遵循3大原则
  实行土地流转的最大目的就是最大化的发挥出土地使用的有效性,但是与此同时也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那么,在进行土地流转过程中,就要严格遵循3大原则:(1)“稳制活田,三权分立”原则,就是指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土地的集体所有权、经营者使用权以及农户承包权三权分开,并对各项权利的使用进行明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转让的合法性;(2)“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就是在进行土地转让的时候,要在家庭责任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另外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发展银行,还要对农业信贷品种不断地创新,给予规模经营主体一定的资金支持;(3)“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原则,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化地区,进行土地流转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但是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拔苗助长,不然也会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3.2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对于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主要有3个方面:(1)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这一方面是实现土地市场化的关键所在。必须针对于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强培育和发展,以此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创新;(2)建立农村土地市场。土地市场的形成可以促进土地转让的规范化进行,通过市场作用,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地转让价格,以有效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公平问题的存在;(3)提高政府以及村集体组织的职能管理。任何一种市场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只有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保证市场发展的健康性。对于土地流转,则就需要政府以及村集体进行有效的职能管理,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并建立一定的约束制度,对土地转让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土地流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荷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169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