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石嘴山市矿区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分析石嘴山市矿区地面塌陷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了地面塌陷分区稳定性评价和危害性评价,并提出了回填、建筑设计的改进、避让等防治建议。
  [关键词] 地面塌陷 稳定性评价 危害性评价 灾害防治
  
  1.基本概况
  石嘴山市矿区地面塌陷集中分布于石嘴山矿区和石炭井矿区,两处均属大型地面塌陷。1955年煤矿投产以来,采用“走向跨落式”分段综采的采煤工艺,因此造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已累计毁房上千间,致使原石钢公路基本废弃,运煤铁路专线的路基逐年下沉。由于塌陷区紧邻市区,地面塌陷使得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矿区及周围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发展。
  2.矿区地面塌陷现状
  2.1分布及规模
  石嘴山矿区的地面塌陷位于石嘴山市区西侧,属石嘴山一、二矿采区,地面塌陷区由大小20多个陷坑组成,较大的有12个(按地表标志合并为四个),塌陷区总面积6.97km2。石炭井矿区的地面塌陷位于石炭井一、二、三、四矿采区,塌陷总面积8.21km2。除四矿塌陷独立外,一、二、三矿的六个大的陷坑南北相连,构成大型地面塌陷区。
  2.2基本特征
  (1)石嘴山矿区地面塌陷
  石嘴山矿区地面塌陷的形成可追溯至明清时代的古小窑,而大规模的塌陷则起始于1955年石嘴山一、二矿建成后,塌陷范围由东向西、由中心向南北逐步扩大,最后形成现今的规模。塌陷区总体呈45°走向,长约5800m,宽800-1450m。根据矿区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平面图,结合塌陷区地表形态和易于识别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物标志等,将石嘴山塌陷区归并为两个塌陷区、四个塌陷坑。各塌陷区、陷坑的特征见下表:
  (2)石炭井矿区地面塌陷
  石炭井区地面塌陷的地表变形相对较微弱,塌陷幅度也较小。石炭井矿区塌陷区位于石炭井一、二、三、四矿采区,除四矿塌陷面积较小、相对独立外,一、二、三矿塌陷基本相连,塌陷面积为8.206km2,塌陷最深处约9m。
  3、地面塌陷稳定性评价
  石嘴山矿区预采区主要向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拓展,采深达385m,塌陷也由东向西、由中央向南北逐步扩展。塌陷区东侧由于采深相对较浅,且经过了长期沉陷,现已进入非常缓慢沉陷-相对平稳期;而塌陷区西侧正处于近阶段开采区,塌陷幅度将非常剧烈,塌陷范围也会逐渐西移。目前石炭井塌陷区大部分地段已进入衰退期的缓慢下沉阶段。通过对陷坑内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破坏程度调查,认为石炭井区的地面塌陷虽然还在发展,但趋势已大大减弱,这主要是与所采煤层埋深(二矿采深已达400m水平)增大有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矿区的塌陷区稳定性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4、危害性评价
  矿区地面塌陷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面塌陷的危害性直接体现在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破坏上,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面塌陷造成原石钢公路废弃,矿务局运煤铁路路基下沉。塌陷区东部靠近沿河路一带是塌陷区边缘裂缝带,这里的房屋破坏程度一般为较严重(需小修至大修),甚至于无法居住。马金明家97年盖的新房,当年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的现象,次年变形加剧,墙体开裂宽达20cm,还出现了水平裂缝,檐头突出,墙体倾斜,人被迫迁出。
  (2)地面塌陷区紧邻市区,使矿区占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突出,加大了城市建设规划的难度。石嘴山市东、西被黄河和塌陷区所挟,城市建设用地十分紧张。
  (3)地面塌陷产生地表形变,使城市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石嘴山市的市容和城市形象。
  5、矿区地面塌陷治理建议
  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是建设和谐社会、造福人民、保护环境的一项功德工程,应该严格按有关规划要求实施。
  (1)矿坑回填。矿区塌陷是矿山地下采空造成的,而采出的矸石、尾矿等无法利用的部分却为废弃物堆积在矿区周围,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对矿山采空区塌陷的治理可采用充填复垦法,既解决了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又能防治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建筑设计方面的改进。在地下采空区新建建筑物,应采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手段,对建设场地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及场地稳定性评价,查明地下采空区分布,以利于建筑设计工作,减少地面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3)避让。对采矿塌陷区内建筑人员等进行搬迁,新址应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及岩土工程勘察等工作,避开地面塌陷影响范围。
  6、结论
  通过对石嘴山地面塌陷稳定性的分析,可知石嘴山矿区东侧相对平稳期,西侧塌陷发展;应加强及时治理工作,石炭井矿区一、二矿处于不稳定状态,三四矿基本稳定。矿区地面塌陷的危害性较大,针对采煤塌陷稳定性评价,提出了矿坑回填、建筑设计方面的改进及避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金连生,牟金锁《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