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经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顺芹

  摘要:为构建“大营销”体系,某省电力公司及时决策部署,于2009年11月开始,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全省建立统一的主站系统,通过GPRS方式实现远程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现场选择某县的三个低压台区(共1257户低压电力用户),分别是东花苑台区、商城变台区和西中后箱变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地通信系统由变台集中器、表箱采集器(或采集模块)、智能电表组成,三个低压台区分别选择宽带载波、窄带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数据的访问和终端设备的操控依托电力部门现有的内部计算机网络实现。
  关键词:用电 信息 采集 试点 经验
  2010年西北某供电局试点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系统主站、通信信道、采集终端和电能表等。主站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模式,系统服务器设在公司本部,通过网页浏览器访问系统主站。远程信道为GPRS方式,本地信道为电力线路宽带载波、电力线路窄带载波和微功率无线方式,即主站与安装在变台处的集中器通过GPRs方式实现远程通信,集中器与采集器通过载波或微功率无线方式实现本地通信,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通过485线实现通信。
  1、主要技术创新点
  (1)主站系统采用集中式部署模式,有利于系统维护。主站系统构建的电能信息数据平台,能够实现电能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全面整合了负荷管理系统等系统业务应用,通过与SG186营销系统的接口实现构成了统一的营销管理流程。
  (2)通过在三个台区选用三种不同的本地通信方式进行运行效果对比,经济效益分析,对集中器、采集器及电能表的运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测试验证,及时总结工程管理经验,确定改造的典型设计,真正起到了试点建设的示范作用。
  (3)试点项目采用费控模式运营,所有客户电能表均能实现运程跳合闸。客户先交费,后用电,改变了传统的用电模式,培养了客户良好的用电习惯,有效降低了电费风险,达到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要求。
  (4)系统能够实现低压线损的实时自动计算,提高了线损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了线损数据的实时性、同时性、真实性,提高了线损计算的准确性,改造后线损率明显降低,线损率波动幅度大大减小,线损率相对稳定。
  2、效益与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已于2010年3月15日建成投运,实现了“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目标,系统运行状况良好。三个台区共计1257户均能实现电能表远程数据采集与跳合闸操作,三种集中器在线情况良好,三种本地通信方式日冻结抄表效果良好,通信速率宽带载波优于窄带载波与微功率无线方式。系统建成投运后能够自动抄表,根据日冻结数据进行线损计算,缩短了线损计算周期,使线损计算的实时性、同步性、真实性、准确性大大提高,线损率波动幅度减小,线损率相对稳定。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对客户接进户线改造使三个台区的线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电量损失,节约了购电成本。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电能表远程数据采集和跳合闸操作,消除了人工抄表的弊端,降低了电费风险,减轻了抄表催费人员的工作,节约了人力成本。
  (3)通过线路改造及为客户加装漏电保护器大大增强了客户用电的安全性,提高了电能质量。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客户计量装置的状态,在客户计量装置发生故障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帮助客户尽快恢复用电,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改善了服务质量。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居民阶梯电价,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扩大内需、加快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重要措施与良好机遇,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保证,将有力支撑电力企业决策更加及时、更加科学,推动公司发展实现巨大跨越。
  3、建设经验
  通过试点建设,对比分析了三种本地通信方式的技术特点、使用条件以及适应性,探索工程建设管理方法以及工程造价,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宝贵经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了改造用户“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要求,系统运行情况良好。项目已于2010年7月通过省公司验收。
  系统建成投运后采集系统自动抄表,根据日冻结数据进行线损计算,缩短了线损计算周期,使线损计算的实时性、同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大大提高,改造后线损率降低2-4个百分点,线损率波动幅度减小,相对稳定。另―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上线运行创新了营销管理模式,为电力市场运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系统的运用不仅减少了抄表人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力营销部门能及时获知用户电能表信息及异常情况,及时为用户排忧解难。由于采用了费控运营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客户欠费。实现了系统试点建设目标,主要取得了以下建设经验:
  (1)全省建立统一数据中心;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于费控模式建设;
  (3)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本地通信方式;
  (4)系统建设基于运营需求,以解决电费回收难题和实现线损“四分管理”为目标。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实现了三个台区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及低压线损的实时自动计算,并且通过及时总结工程管理经验,确定改造的典型设计,研究三种本地通信方式的运行效果,进行三者的经济效益分析,为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使试点工程在起到了示范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1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