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传连

  【摘 要】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本文结合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学习和实际的管理工作经验,对开放实验室的产生、意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创新能力;内容开放
  随着高校实验室硬、软件条件的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室管理方式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实验室资源,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应用而生,并在很多高校广泛采用。通常,实验室开放是指各级各类实验(训练)中心、实验(训练)室等(以下统称“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师资、设备、设施等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训练与能力培养机会的一种新的开放模式。本文结合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学习和实际的管理工作经验,对开放实验室的产生、意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和管理模式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1 开放实验室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实验室开放主要服务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演示和验证,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环境、实验仪器等都事先老师设定好,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来完成老师设定好的实验即可。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主要的缺点是:1)实验内容设计单一,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2)实验过程以老师为核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3)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的限定,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较难开设;4)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的限定,实验设备利用率很低。
  2 开放实验室的意义
  开放实验室的产生,促进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并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其主要意义如下:
  1)有利于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设计的层次。除了基础性的实验外,老师或同学都可以设不同层次的实验,利用开放实验室完成更多的实验,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需求。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开放实验室里,学生自主的选择实验内容,设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记录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而实验指导老师则负责审核学生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环境。整个过程“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更用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开放实验室的产生,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活动,大大提高了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综合性的实验的开设中往往涉及到多个专业实验资源,使各实验资源实现了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3 开放实验室的形式
  实验室开放包括时间开放、内容开放、主体开放等形式。
  1)时间开放是指各实验室,除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应根据自身条件,在计划外安排时间向学生开放。时间开放的具体形式有:
  (1)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当天不少于10小时的开放运行管理模式。
  (2)定时开放:实验室视实际情况确定固定的开放时间。
  (3)预约开放:实验室根据提出预约申请的师生人数、实验内容、实验室条件等统筹安排,批准师生在预约时间内进行实验的开放模式。
  2)内容开放是指各实验室根据实验内容的类型在计划外安排时间向学生开放。内容开放的具体形式有:
  (1)计划内教学实验项目的开放: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在计划安排的时间之外,进一步训练、加强、拓展计划内实验项目的实验室开放。
  (2)学生自带实验项目的开放:学生结合科研课题、科技开发项目,或结合社团活动内容、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自带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自主完成实验内容的实验室开放。
  (3)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开放: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实验室里完成教师科研课题某一方面实验内容的实验室开放。
  (4)实验项目选修的开放: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修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开放实验项目的实验室开放。
  (5)竞赛训练的开放:学生在实验室参加由学校组织的与各类竞赛训练有关的实验活动。
  3)主体开放是指各专业实验室不仅对本专业的师生开放,还可以对经过申请并批准的师生开放。主体开放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学生自组小组、师生竞赛小组、老师科研小组等。
  4 开放实验室有关问题探讨
  1)建设高水平的实验队伍
  实验队伍主要是指实验指导员和实验室人员。为了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不仅需要不断提高实验室硬件条件,更需要不断提高实验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水平。为此,应逐步在各学科里从知识结构、技术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培养一批能承担实验室开放的师资队伍;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学科建设,而开放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应该成为学科师资建设中的主要部分。同时,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管理,提高实验员职业素养,认真为开放实验提供各种所需的实验环境。
  2)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未来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如何更好的开放和共享教学资源是工作的重点之一。实验室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软件资源等,实验室人力资源发展是原动力,设备和硬件资源是实验室发展的基础,实验室软件管理是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现在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的建设实验室资源管理系统使之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创建综合性的实验室;这样做不仅大大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性能、提高师生的实验水平,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提高仪器的利用率,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从而为开放实验实施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3)规范开放实验的工作制度
  为了更好的实施开放实验的工作,需要个部门明确个部门的工作职能,有序的完成各项工作,保障开放实验的开展。同时,申请开放实验室的老师、学生应该做好实验项目申请、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总结报告等工作,并及时提交给各管理部门。
  4)引入新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建立适当的制度,以激励师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学生,通过设置创新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开放实验项目,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于开放实验指导老师,可以设定相对高些的工作量,多提供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机会,更快的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水平。
  开放实验室,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实验环境,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实验环境,为老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验环境,开放实验的实施将全面的促进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培养更多自主、创新的新世纪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宇英,秦兴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158-159.
  [2]李英俊,孙淑琴,于世钧.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21-124.
  [3]陈华絮,杨素娇.开放实验室模式与管理探讨[J].重点实验室建设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55-57.
  [4]唐士娟.关于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科技视界,2007(1):140.
  [5]林卉,胡召玲,赵长胜,孙华生.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52-155.
  [责任编辑:杨玉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480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