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革命的新时期,网络化的角度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建议措施,以期充分利用网络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信息革命的新时期,网络化的角度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网络文化极为浓厚的高校,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必须加紧对网络便利条件的利用、网络问题的研究、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互联网的舆论宣传,在规范管理、趋利避害的前提下,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阵地,不断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
  1. 网络的大信息容量和多媒体形式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的单调内容、陈旧形式,结合了多媒体手段和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多样化的素材和信息。网络环境中信息具有便捷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高效,大大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涉及领域和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2. 网络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接受宣传思想教育时,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而成为双向的、交互式的教育模式,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1]。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教育模式,使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3. 网络信息的及时传播
  在网络出现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学习文件、传递政策等形式开展,存在明显的事后效益的现象,这种滞后性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的信息更加少,更加落伍,导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而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建设校园网等措施,使得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大大提高,改善了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1.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混乱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多变化的特性导致网络问题的多维变化的,几乎不能够用一种固定的答案和模式来解决和评价一个问题。通过网络我们获得了更为宽广的信息渠道、多元的信息种类、全面的信息观点,使得当代大学生有着个人的特色和兴趣去理解和领会信息。在理解信息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接受教育者灌输式的说教,而是更加主动的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
  2.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泛滥成灾
  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国家限制的全球性的交流平台。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至今没有一个严格的系统来对信息进行严格的逐一的审查。人们几乎是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发布和接收信息,导致网络上充斥了有用或无用的、积极或消极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甚至淫秽、色情、暴力的信息也肆无忌惮的网上广为传播,大大影响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2]。
  3.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网络通过各个地方的站点的连接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更广大网民们创设了两个意义上的存在,一是现实意义上的社会存在,二是网络虚拟中的社会存在,在这两种存在之间不断的交换,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混淆,甚至为了逃避现实世界而沉溺于网络虚拟中,最终患上了网上上瘾综合症。同时,人们过多的摄取赖于间接的和抽象的符号的信息,导致他们在对待真是世界时候表现出更多的是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而缺少形象化、温暖的方式,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困难,形成了人际危机。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1. 优化网络环境
  坚决杜绝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 要加大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分子的力度,杜绝暴力游戏、淫秽信息的传播,及时制止、删除和取缔不良信息。学校尤其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利用高科技在校园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识别含有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等内容的信息,及时屏蔽或删除,使校园网络环境时刻处于被监管的可控状态,确保创建一个安全、健康、有序校园网络环境,使其真正发挥积极续向上的教育教学服务功效[3]。
  2.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引导
  网络这柄“双刃剑”,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网络中有不少不良信息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造成巨大影响,网络游戏、花色影片等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部分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因此,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的力度,尤其要提高网络上不良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网络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用道德规范他们的行为,用意识约束他们的操作,使学生真正成为网络的建设者和主人。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现状、主动适应社会,一切都以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提高他们接受思想教育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优势,使其成为教育的主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坚持 “以人为本” 的原则,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最终帮助大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模式。
  网络的大信息容量和多媒体形式,互动性和参与性,信息的及时传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时,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泛滥成灾,网络的虚拟性,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网络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乐君,邓小英. 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党史文苑 , 2004,(12) .
  [2] 韩柏光. 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5,(02) .
  [3] 刘东建. 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07,(01)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572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