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军虎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指生态条件较好,生态系统丰富的国家特殊保护的区域,一般在自然保护区内很少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但近年来全球气候条件异常,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季节变化反常,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使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不断增大。为防患于未然,保障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和森林健康生长,本文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病虫害;诊断;防治
  林木病虫害同台风、地震、洪水一样,是频发的自然灾害。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由林木病虫害引起的灾害,是一种可以人为控制的灾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以保障林业健康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生态系统较完善,所以自然保护区在历史上基本没有暴发过大面积病虫害。
  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的中卫市海原县,分布于县域范围分别与海城镇、史店乡、曹洼乡、红羊乡、树台乡和西安镇接壤。其主峰马万山海拔2955m,为宁夏第二高峰、中卫市最高峰。2014年1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山地处宁夏中南部地区,在宁夏境内是仅次于六盘山、贺兰山的又一个植物资源宝库。有白桦、少脉椴、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落叶松、油松、旱柳、地榆、小叶杨、蒙古扁桃、山桃、沙棘、丁香、虎榛子等低高等植物426种,林地面积达到11664.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8.03%。目前南华山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是: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有所上升,病虫害种类增多,防治工作量明显增大。针对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从规划设计、树种的选用和配置以及苗木检疫等方面抓起,只能通过预防监控和有效防治来做好保护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1林木病虫害野外诊断
  保护区在各个季节都有相应的易于爆发的病虫害,我们只有做好预防监控,掌握病虫害的流行区域和时间,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机率,所以野外诊断是病虫害预防监控的主要措施,野外诊断是通过树木上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特征和周围环境的仔细观察和判断,初步确定发病原因的实践。
  1.1症状观察
  植物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借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1.2病树林间分布判断
  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2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2.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化学防治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现已广泛应用。这种办法是应用有毒物质干扰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从而将有害生物杀死、阻碍物质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扩展。排斥物质可影响害虫的感官,如散布难闻的物质。引诱物质可引诱昆虫而大量诱杀,性诱饵即属这类物质。毒物可经口(通过昆虫口器),经皮(通过植物表皮),或内吸(通过植物液流)起毒害作用。毒物有少毒类或多毒类,有的还具有植物毒性,因此也可为害寄主。使用化学农药时,尽量避免伤害天敌:(1)合理使用农药,注意化学农药种类、剂型的选择,合理轮用,混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2)尽量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3)选择适宜防治时机,尽量避免在天敌大量出现期施药。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许多优于化学防治的特点,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且由于参与了生态调控能起到保护生态平衡、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作用。其缺点是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如化学防治速效,人工培养有益生物的技术难度较高,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种类不多等。总的来说,运用生物防治进行生态调控是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在林木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3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虫害体,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紫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微生物,它只对蝶类(鳞翅目)的幼虫有致病效用。这种微生物能产生一种可在幼虫肠内溶解毒素,是适用于约150种鳞翅目幼虫的特有的肠毒剂。昆虫病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取得像化学杀虫剂那样的快速防治效果,同时调节虫口密度,使之保持在危险限度水平之下,以达到防治的长效性。但有时天敌本身也会受到病原的侵染(如蜜蜂、蚕)。
  2.4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热处理、射线、机械阻隔等方法防治植物病虫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对热有一定的忍耐性,超过限度生物就要死亡。在林木病害防止中,热处理有干热和湿热2种方式。机械阻隔也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例如覆盖薄膜,许多叶部病害的病原物在病残体上越冬,早春覆膜可大幅度地减少叶病的发生。覆膜防病的原因湿膜对病原物的传播起到了机械阻隔的作用;覆膜后土壤温度、湿度提高,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减少了侵染来源。
  自然保护区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不同病虫害和防治对象的特点采用各自相应的防治办法,例如:对古树的病害防治,常用物理机械方法,避免化学防治药物对古树的危害,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可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 荷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183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