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丽花

  摘 要 探索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素质;通过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科技竞赛 教学管理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1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course tea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Fir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n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multi-leve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Next,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o develop the innovation spirit and initiative innovation quality of students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las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guarantee system for the innovation training of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talents
  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人才。作为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应当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将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贯穿教学改革的始终。
  1 以专业教学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摇篮。
  1.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第一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基本环节。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创设其思维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和特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授业者”转变为鼓励、点拨、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相应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将“继承式”、“填鸭式”的旧方法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的新方法,将“设疑”和“引趣”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开放、生机盎然的“教―学”环境。“设疑”是指创设学生充分参与的问题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设疑的目的在于“引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兴趣是唤起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内在因素,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推动力。著名的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朗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在专业教学中巧妙设疑不仅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索,将“教师的课堂”真正转变为“学生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中以源于实际的一个案例情境设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生活经验去判断、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是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化的事物,这样的设疑必然会引发学生们对问题的热烈讨论。在学生们独立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案后,教师通过归纳和点评,轻松地完成知识的传递和授予。而学生也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充分发挥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课堂的全过程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样一种“设疑―引趣”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联想、分析、思考、推理、归纳等令他们终生受益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最终会归结为一种解决问题或调查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就是能力的发现。让学生们尽早地适应开放、自主的教学环境,培养他们在思考中不断吸收新信息、形成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当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蜕变成一种创新能力。
  1.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使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得以具体体现和应用,促进外在的显性知识逐渐转变、固化为个体内在的经验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学生具有持久创新力的专业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大类。课内实验是课程期间为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课程知识点而开设的实验教学活动。由于学时少,且学生正处在对知识的吸收和固化阶段,所以这个阶段开设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
  课程设计是一门课程结束后所开出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认知。这个阶段开设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这些实验不仅与本门课程内容紧密相连,而且与一些先修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能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形成一定的问题分析和方案设计技能,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所设计方案的工作能力。   社会实习是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深入社会基层或企业岗位进行锻炼,一方面既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知和理解,使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升华;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继续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技能培养。
  毕业设计是学生学完大学全部课程后,对其综合能力的一个考察和锻炼。在毕业设计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即选题。毕业选题可源于实际的生产、工程、社会、经济等问题,也可依托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一人一题,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毕业设计全面培养了学生从资料查阅、文献整理、总结归纳、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到科技制造的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在较高起点上了解学科前沿及研究进展,也使学生具有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基本能力。
  上述四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活动,构筑了一个从“认知―应用―实践―实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个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认知阶段,学生学会认知问题;在应用阶段,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在实践阶段,学生学会检验问题;而在实现阶段,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实现了从“知识认知―知识应用―知识检验―新知识形成”的知识融合和创新过程,也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2 以科技竞赛为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素质
  科技竞赛是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以科技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对于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破旧立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研究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深化高校素质教育起到了专业教学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1 构建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机制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各省市、大学、企业等机构和组织每年或每两年都会举办一些全国性的科技竞赛,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微软全球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等。这些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探求科技创新思维与科技创业的机会,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科技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应该抓住全国性竞赛提供的机遇,积极构建学校、省市和全国三级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进行创新实践的舞台。同时,学校为学生创新配备一批业务素质高、研究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拓展科技思维,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选题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的水平,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2.2 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本质是团队合作,团队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创新素质。②科技竞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团队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沃土。例如,在一项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生们组建起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针对一个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完成一份包括事业描述、核心业务与业务成长、市场风险与竞争、人事与管理、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财务需求与资本结构等在内的完整、具体、可行、深入的创业计划书。在形成计划书过程中,团队成员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互相配合来分析数据、统计资料和设计制作,团队精神无形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这种基于科技竞赛而组建的团队往往具有短时效应显著、针对性强、培训集中等特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③并且,一旦将这种以“任务合作”为基点而建立起来的临时创新团队加以引导和培育,通过传、帮、带促进其发展成稳定的研究型团队,则可培养起一批具有潜质的创新型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动力。
  通过科技竞赛,学生们经历和感受到了一个科学项目严谨的实现过程,得到了一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领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完整训练。同时,学生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3 以教学管理为绳,建立健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体系
  科学的创新激励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制度保障。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对创新教育的引导。④如何将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完成的科学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学管理轨道,使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建立科研学分制度
  国际上很多大学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建立了科研学分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来获得相应的科研学分。国外的这个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高校在选课制度的基础上可建立科研学分制度,要求在校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而科研学分可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专利等多种方式取得。
  3.2 建立科研基金制度
  为了扶持学生科技活动,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学校需要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制度。为科技创新建立启动基金、资助基金和奖励基金。任何有创新想法的学生都可以申请科研基金的资助;在完成科研项目后,如果成绩显著,还可获得学校奖励的科研酬金。通过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实施,学生亲身经历从资料调研、课题选择、项目申请到研究开发的整个过程,这对于学生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十分有利。
  3.3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下转第26页)(上接第22页)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也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孵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为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校成果转化可通过申请专利、转让和直接转化的方式进行。对于申请专利和转让,高校可设立类似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机构,负责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鉴定。如鉴定结果表明可申请专利权,则由学校或个人向专门的专利受理机构提交专利申请;如鉴定成果具有科技转让价值,则在成果转让后,由研究人员和学校共享转让费。高校成果的直接转化则是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大学周边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科技创业。如利用高校周边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来创办企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学也可直接承担企业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这些都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价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管理建设自由、开发、活跃、科学、务实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通道,将大学生专业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才能促进创新人才成长,造就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结束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牵涉到方方面面,如何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机能中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只有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教学、教育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大力构建各类综合性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多方位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使之成为符合我国科技创新需求的自主创新人才。
  注释
  ① 杜建雄.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社科纵横,2012.27(11):140-142.
  ② 周全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9:87-91.
  ③ 王芳.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14.25:122-124.
  ④ 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4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438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