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抓住生猪产业发展新机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今年4月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这次猪价上涨与以往不同,一是肉价涨势迅猛,供应偏紧,二是涨价后随之而来的生猪饲养“补栏热”并没有出现。这一苗头引人关注,因为补栏不积极会导致供求差距进一步拉大。应该说,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趋势下,猪价上涨是必然的,因此,此轮猪价上涨令人关注的不仅在于涨价本身,更在于我国生猪产品供给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于建立怎样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我国生猪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给的意见》,颁布了扶持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务院同时召开了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表明,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上对生猪产业发展开始了新一轮整合。生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已经到来。
  我国生猪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猪肉产量和消费量20多年来迅猛增长,到2006年,全国猪肉产量5226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4.5%。养猪业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农业部在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兽药和饲料监管,推进畜牧兽医法制建设,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力推我国畜牧业实现养殖方式、经营方式、流通方式、科技支撑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兽医管理方式的转变。在各主产区的努力下,我国生猪生产正在转型,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生猪出栏率和疫病防控率几大指标逐年提高,规模养殖户快速增长。由于生产发展快,形势变化快,而政策扶持相对滞后,生猪价格近年出现的新的波动形势:波动周期加长,价格高位运行持续时间加长;生猪价格涨跌幅加大,这对养殖户的承受能力形成极大考验,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逾越新的障碍:生猪价格大起大落,饲料成本持续上涨,养猪比较效益下降,局部地区疫病影响,城乡产销结构变化,规模养殖发展限制等等。某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中没有给养猪业应有的位置,尤其是信贷、保险、土地、环保、流通、投入等配套政策越来越不相适应,激活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的价格引导作用越来越难以奏效。农民呼吁,国家能不能像扶持粮食生产那样扶持生猪生产?
  建立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自2005年6月我国生猪生产又一次跌入低谷以来,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农业部加大了工作力度。编制了生猪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在母猪饲养补贴、良种公猪精液补贴、原良种猪场建设、养猪大县奖励、蓝耳病疫苗补贴、扶持规模养殖、生猪政策性保险、调整国家猪肉储备制度、取消有关税收等政策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今年启动了畜牧业增强行动计划,组织研制出猪蓝耳病新型疫苗及防治技术规范,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出9条措施,对国务院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的落实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努力极大地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稳定了生产局面。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农业部又多次派督导组深入产区进行督导,结果表明,中央已经出台的政策开始发挥导向作用,生猪生产目前正在恢复中。
  粮猪安天下。新的扶持政策的出台,不仅给了农民一个回应,更是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上建立起了生猪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政策落实意义重大。农业部目前已经全面展开工作,力争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目标,使养猪户尽快得到扶持。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按照国务院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要求,各产区和销区也将行动起来,全面推动政策的落实。现在也到了养殖户行动起来的时候了,要更新观念,彻底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按照市场和发展需要,遵循政策导向,实行标准化饲养,落实产业化经营。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生猪产业的春天离我们就不远了。
  
   (据《农民日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819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