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破农耕文化的局限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是一种小农文化。本文综述了农耕文化的几个局限性,提出如何打破农耕文化的局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耕文化,小农意识,农村建设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是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它是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和社会行为模式的总和。从广义上来看,它既包括强制性的制度范畴,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式各样的规则等,也包括非强制性的制度范畴,如各种各样的社会风俗、习惯、传统、价值形态等。从狭义上来看,农耕文化是指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非强制性的制度范畴。
  
   一.农耕文化的局限性
  
   1.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惧怕竞争和冒风险。在长期的农耕时代,因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灌溉方便,成本低廉,人们往往缺少压力而容易产生悠闲的心态。长期以来,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突出的表现就是生活工作节奏缓慢、小富即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效率低下等倾向,工作上缺乏压力感、危机感、紧迫感。即使是现在,人们的心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满足于过去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固步自封、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落后观念,更谈不上经济上的外向性和扩张性发展。
   2.因循守旧,墨守陈规。 “以不变应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拒绝接受新事物,这也是农耕土壤滋生出来的又一特征。农业是对自然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这就极容易在生产者头脑中形成等待自然恩赐、祈求天命保佑的保守意识。缺乏主体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凡事墨守陈规,不越雷池一步。
   3.平均主义。农耕社会中浓厚的家族制意识,往往使人们不能平等地承认各自的机会,同时更不愿承受其结果的不均,这就是农耕社会中平均主义的文化传统。这种长期在以家庭为核心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平均主义心态,往往排斥别人的成功,只讲结果均等,不讲机会均等。
   4.自给自足,封闭排外,不关注外界变化。农耕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上的封闭社会形态。古代的农民世世代代聚族而居,依赖土地,满足和习惯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加之生产工具的极其简陋,没有也不需要远距离的市场,人们的活动范围极为狭小,足不出户,一辈子就可以只生活在熟人圈子里,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极为有限,人们不愿意背景离乡,乐于做小国寡民,更不需要与国际社会打交道,所以对自己生活圈外的事漠不关心。
   5.浓厚的血缘与地缘意识。农耕社会里,劳动以简单的自然关系分工,男耕女织,生产经验在上下代之间直接传递。人际交往主要在家庭内部,以及亲戚邻里之间,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家庭及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作为生产个体,势单力薄,没有组织,没有协作,没有利益责权的共存,自然也就没有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风调雨顺则可以衣食无忧,一旦出现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就根本求助无门。
   6.等级和特权意识,行政职务胜过专业技能。在小农经济时代,等级意识和特权观念浓厚,农耕文化对人才的认识和理解上最典型的就是用“官本位”来衡量。
  
   二.打破农耕文化的局限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耕文化具有诸多局限性,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前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新思路、新部署、新举措。广大农民应适应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树立争先意识、自主意识、环境意识、发展意识,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1. 破除“有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意识,树立环境意识和科学发展的意识。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不仅是城乡差距的缩小,更为重要的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避免先发展再治理,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2. 破除传统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相当一部分地方,还存在手工作业,甚至刀耕火种,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小农经济的藩篱。“养牛为耕田,种粮为吃饭”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思想依然普遍,一些干部搞“行政命令瞎指挥”,一些群众“不找市场找市长”等等都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搞西部大开发是不协调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要大胆地走进市场,按市场法则,在竞争中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建立适合农村建社的合作制度。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必须根据中国国情,放开农业外部规模经营,而不能照搬西方。
  4.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依靠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就业能力,扩展就业途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作者简介:马文斌(1967-),男,鲁迅美术学院农艺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作。
  李好琢(1973-),女,辽宁省农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园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999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