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困难学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现有的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困难学生的界定与认定难度大;未受资助的学生心理不平衡;高校内部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学校争取社会资助工作仍需加强;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严重。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教育应抓住关键环节,做到科学化认定,多元化资助,现代化管理,人性化教育,形成以“认定、资助、管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困难生资助教育一体化方案。这样,才能较为合理地解决高校困难学生问题。
  [关键词] 高校 困难学生 资助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家庭不能负担起其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十分重视这些困难学生的解困工作,提出:“绝不能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已形成基本的资助体系,即由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社会、个人等多方分担、多形式并存的“奖、贷、勤、助、补、缓、减与免”的资助体系。但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仍然存在着教育缺失的问题,在积极资助困难学生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自尊、自立、自强、感恩教育。
  1 当前资助困难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与认定难度大
  进行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地区,当地收入水平、物价及地区差异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只凭学生填写的表格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困难证明作为认定依据,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这些问题都导致助学资金无法实现最优化配置。
  1.2 学生间不平衡心理明显
  由于学校很难直接把握学生准确的家庭经济状况,难以避免个别学生为了一己私利,冒充困难生的情况发生。与此相对应的是,有的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却没有得到资助。当贫困生看到个别家境较好的同学仅凭一张困难申请和民政部门的证明,就可以减免学费、获得补助,且数目可以抵得上自己通过刻苦学习得来的奖学金时,心理不平衡难免加剧。
  1.3 高校内部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
  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因素,高校内部能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较少,难以满足所有困难学生的要求。学生到社会上去打工,又有诸如学习与工作时间冲突、安全隐患、法律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如何结合高校的体制改革,切实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与实践机会,解决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所需,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4 学校争取社会资助的工作仍需加强
  我国高校资助困难学生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的拨款,其它渠道筹措的资助经费比例较低。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困难学生需要资助。这些都不是仅凭高校自身能够解决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何争取企业、热心人士等社会渠道对高校的资助支持,使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高校的资助活动,是高校资助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助学资金配置,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1.5 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严重
  由于困难学生涉及面广,且大多数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人员不多。在工作重点上,只能偏重日常事务操作,比如助学岗位管理、贫困学生档案管理等工作当中,而对困难学生的精神扶贫层面却涉及较少。虽然困难学生中不乏乐观向上、沉着自信、独立性强的同学,但是更有存在心理焦虑、心理压力等问题的同学。由于经济原因,导致他们人际关系不协调,给学习生活带来更大的困扰。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的帮扶也是必不可少的。
  2 科学完善资助体系的对策
  针对高校现有的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科学化认定,多元化资助,现代化管理,人性化教育的综合性措施,即形成以“认定、资助、管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教育一体化工作方案。
  2.1 科学化认定
  在困难生的认定问题上,应采取以学生认定为主,辅导员认定为辅,学校资助机构审查的三级认定程序,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困难生认定机构,可以有效区分真假贫困,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资助工作的纯洁性与公正性。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一、建立公平的认定体系。即建立专门的困难学生资助网站,对资助指标、资助金额、资助获得者名单等内容分院系班级予以公示,公布学校资助管理机构联系方式,使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接受最广泛的监督。这样既能确保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隐私。二、调动一般学生的积极性。选择乐于奉献、富有爱心、条件较好的同学成立认定小组,对应享受困难资助的同学予以推荐。在认定小组的管理上,使其成员可以享受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的待遇,认定工作纳入综合测评成绩。三、辅导员做好把关工作。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认定结果,对困难生分层予以资助,杜绝个别“假冒贫困生”制造假证明以满足自己的私利。
  以生源地民政部门认定为辅,规范困难学生的证明材料,是构建全新认定体系的必要补充。规定困难学生应提供三项基本证明和一表。三项基本证明,即家庭成员的户籍专用证明,当地乡、镇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县级以上医院病情证明或家庭成员下岗证明。一表,即困难学生登记表,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希望提供的帮助项目。三项基本证明和一表应由有关部门如实填写,并加盖公章。学校资助管理机构予以妥善保存。
  2.2 多元化资助
  在解决困难大学生资助的途径问题上,可在传统的“奖、贷、勤、助、补、缓、减与免”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推出“一帮一”和预分配等援助新项目,使资助项目多元化,确保给予资助教育对象更广的受益面。
  “奖、贷、勤、助、补、缓、减与免”,是对困难学生实行经济援助的主要途径。多年来,通过“物质扶贫”已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经济难题,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然而,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困难生比例继续呈上升趋势。高校自身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要学校进一步扩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面和加大补助金额,实在是力不从心。因此,原有的资助措施逐渐显露出种种不足,需要高校进一步拓宽资助途径。
  “一帮一”是高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的重要载体。资助应该以人为本,使资助与教育有机结合。“一帮一”就是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持、学业指导、健康心理塑造等融为一体。因而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充分发挥“结对子”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一帮一”的资助教育政策,有助于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有利于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
  预分配方式是对困难生进行资助教育的新探索。预分配方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前与经济困难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并支付其在校学费。这是贫困生资助教育的一条新途径,用人单位和学生能够达到双赢。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也乐于支付优秀学生在校期间的费用。因此,各高校可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与学校建立有关优秀贫困生的“对口支援”关系。不仅可以保障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能为用人单位培养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推动困难生资助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3 现代化管理
  目前,高校对“助困资金”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银行、财务部门、学生处、各院系之间不能对资金的投放与回收实施有效监管。有关部门应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开发专门用于高校困难生资助管理的软件,建立一个完整的困难生数据库,包括困难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认定情况、获资助情况、贷款情况、就业去向、还贷的信用度等,定期对数据进行更新。
  2.4 人性化教育
  高校中贫困生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群体,存在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不理想等多种情况。我们应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贫困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不同层次的平台。
  将“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有机结合。在经济上给予困难学生资助的同时,还须加强对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让困难学生参与家教、促销等勤工助学活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增强自信心。应让困难学生广泛参与爱心活动,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在献爱心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文等.国内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现状与工作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2]邓欢等.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校讲坛,2008(8).
  [3]糜静. 资助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山西统计,2002(1).
  [4]李树枝.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作者简介
  刘锡山(1987―),男,河南中牟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013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