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燕

   [摘要] 素质教育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着全新的含义,如何站在新的改革视角来诠释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树立全新人本理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质量监控、评价制度。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生观 教师观 人本理念
  
  素质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正在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公平性,彰显其内在的张力与活力。那么,作为校长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把握学校命脉,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树立人本理念,让学生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三个要义”强调: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有多样性,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只有孩子有有创造性,培养人才多样化,将来的人才结构才能够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因此,就教育而言,必须树立“人本理念”,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把他们作为生命体,正视学生生命的活力和个体的需求,用“主动发展”这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以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首先,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学生,服务每一个学生,树立全新学生观。
   每个学生个体都是生命的杰作,都是可贵的唯一。人的智慧是多元的,学生的才智世界丰富而迷人。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如体育教学打乱班级授课方式,同一年级三个班学生同时上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体能、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教师,或篮球、或足球、或形体训练、或中长跑,这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面向孩子的需要的教学。一门课有三种程度的教学,学生的个性特长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由此及彼,如果把此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让我们的学生也流动起来,孩子们的个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张扬,那样属于他们的天空将是自由的!
   在教室的布置上,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为学生服务放在首位,如将“图书馆搬进教室”,让学生随时可以翻阅大量书籍,走进教室就走进了书的世界,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知识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目之所及便是各种知识,自由地获取。这种作法是不是比我们现在的整齐划一的教室布置更具人文关怀?
   其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创造主动发展氛围,树立全新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习中要千方百计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建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创设一种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构建学科教学活动化的基本模式,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往、讨论活动、角色扮演等各种外显的学习活动,发挥“团体动力作用”,使课堂信息不断扩展延伸,促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嘴、动手,以外显活动促使内隐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
  
  二、树立开放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只有开放的教育,才能成为现代的教育;只有开放的教育,才能回应“知识经济”挑战的教育;只有开放的教育,才称得上是21世纪培养优秀素质人才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抓住机遇,探索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体制多样化道路,大大开放教育空间,大大拓宽教育渠道,使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堂、书本,使教育发展更具生机与活力。
   1.教育资源的开放
   中小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微机电脑、校园网的建设已达到一定水平,按照要求实现了向学生全天侯开放,但是这种“全天侯开放”离学生活动区较远,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的机会概率少之又少。如果在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楼道配有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且配备大量的适用于现代化设备的教学软件,学生随时可用,这样,课堂的有限空间就得到了延伸、扩展,学生获取的信息就是多渠道的,学生就会通过大量多媒体软件获得课本以我的许许多多丰富的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当地图书馆少年宫等紧密结合,使孩子们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使用他们的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
   2.教育空间的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充分证明,社会、家庭、部队、工厂、农村、田野等均是教育的好场所,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全面的素质教育。学校要开展科技活动展示会、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等,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获取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另外“把家长请进学校”更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3.教育内容的开放
   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的实施为学校办学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是未来人才的需求,故此,学校要不断融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新信息,开设发展型课程――舞蹈课、科技课、象棋课、剪纸课、电脑课、手工课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另外,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智力游戏活动,如象棋擂台赛、才艺展示、小发明比赛、篮球赛等,真正使孩子们的潜能充分挖掘,智力充分开发,个性充分发展,素质全面提高。
   4.师资队伍的开放
   “唯有拥有了最好的教师,才能拥有最好的学校”。学校要不断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全面启动“青蓝工程”及“名师带动工程”,通过拜师傅、带徒弟、结对子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新教师更是严格锤炼,要求他们“一年内上路、三年内成才、五年内成骨干”。积极开展“大教研”、“小教研”,让研究贯穿教学始终,努力实现“四转化”(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书匠型向学者型转化);“四会”(会当班主任,会操作常用电化教具,会使用电脑,会说英语);切实开展“每月一练,每月一比”的大练内功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培训、练习、考核、评比、建立待岗、下岗制度,拓宽用人渠道,建立教师交流市场,真正实现师资队伍的开放。
  
   三、树立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质量监控、评价制度
  
   孩子每天都在发展,只是有许多没被我们发现。教师的责任是每天都要发现孩子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去关爱、去评价孩子,因势利导,使其发展得更好。
   第一,引进“成长记录袋”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又叫档案袋评价。这种源自美国的评价方式已越来越被许多教育者所认同,所使用,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它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能为学生本人和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其评价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思想等诸多方面的成长进步状况,具有很强的诊断性功能,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大大满足了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
   第二,引进“发展性评价”。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让评价主体更多元。不仅校长、主任、教师是评价主体,专家、家长、学生本人也是评价主体,让评价方式更具多元智能。口试、笔试、情境化考试、实践性考试、自选性考试、合作性考试、展示性考试、体验性考试等等,定性定量相结合,能动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习质量,让评价成为一种享受。我们的考试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在评价中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给予学生多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