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习环境与生态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曼曼 肖丹涛

   [摘要]本课题拟采用环境学、生态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观察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内部学生群体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生态观为理念和导航去探究这一特殊的子社会生态系统各因子间存在但却容易被人忽视的一般客观规律。
  [关键词]高校 学习环境 生态文化 和谐
  
  大学的首要使命和第一天职无疑是人才培养。所以高校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劣就变得至关重要。高等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人才,需要借鉴生态文化的理念,优化高校学习环境,建设和谐的生态校园。
  
  一、高校学习环境的概念
  
  高校学习环境一般是指高校学习者(主要针对大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其不再是简单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而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高校学习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显性学习环境和隐性学习环境。二者又分别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密切相关。
  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即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um或implicit curriculum)。
  
  二、生态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向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把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宏大的文化体系。其实生态文化并不与上述文化相抵触,它是上述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与生态环境一体的认识、生态观内化成主体的思维习惯并在行为中得到体现,以及形成一定生态文化的社会氛围。
  在高校这一微观社会生态系统中,生态文化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各建筑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合理,空气、水、光、热等质量良好、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高效利用。强调人、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共生、协同进步与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一种天地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曾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此话虽有一定的感性成分,但却透露出倡导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也即生态文化。
  
  三、高校学习环境存在的若干生态问题
  
  1.现代高校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危机,绝非单纯的技术和经济手段能够解决,需要观念的根本变革。
  2.在我国高校,学科划分得太细,专业太窄,这样,各学院各专业几乎处在比较单一的同质系统中,不存在边缘效应协调作用的条件。
  3.通过一定程度的调查和了解以及笔者的亲身体会,发现在当今众多高校,往往会出现显性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方法陈旧,老师上课按部就班,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隐性课堂又未被充分重视和挖掘潜力,也缺乏学校科学系统的引导。
  4.我们中国的高校习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还沾沾自喜,以为是成功了。殊不知这个所谓的“优良传统”在扼杀成千上万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和人性的同时,也将无数次具有创新思想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的悲哀。学校只关注学生的课本学习和人身安全,往往忽视了人性关怀。
  
  四、弘扬生态文化是优化高校学习环境的必然选择
  
  高校乃至整个社会追求的最高境界应是天地人合一,也即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景象。针对上述高校学习环境存在的若干生态问题,我们应该以生态的理念来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从而优化高校学习环境。
  1.观念和意识层面要生态化。也就是要加强全体师生的生态意识及价值观。一位大师曾经说过“观念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生态意识淡漠是高等教育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到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小到对周围的同学,甚至是一草一木心存怜爱。这些都属于生态意识的范畴。
  2.校园环境生态化。这里的环境特指人们常说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景观。大学作为人类灵魂的主要栖息地,必须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并多元、多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非常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并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激发灵感。
  3.人才培养与科研生态化。首先,根据教育生态链法则和边缘效应,教育生态链中除了有各级能量传递,更多的是知识流的传递和富集以及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边缘效应普遍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比如物质、能量、信息、机遇)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生产力、多样性)的较大变化。”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通过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边缘。其次,维护大学生人格的多样性。在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多方面价值。一旦扰乱了生态系统功能,由此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就会使得生态系统更加容易受到打击和破坏,从而减少其为人类需求作出贡献的能力。高校作为微观社会生态系统,一节课中,老师对一个班的同学不能“一视同仁”,一所学校,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导更不应该对各学院各专业的学生“整齐划一”。
  4.学生学习生态化。提高显性课堂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并充分挖掘和鼓励隐性课堂的开展,比如充分利用寝室、图书馆和社团等隐性课堂的形式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增长能力的渠道大致分为显性课堂和隐性课堂。
  当然,创建高校校园生态学习环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全校师生的总动员,建设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手段合理化,思维方式多元化,学科建设最优化的生态教学改革格局。同时,还应结合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人文景观、办学特色创建自己的品牌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方真.生态文化及中国古今生态文化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7.
  [2]杨卫军.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J].理论导刊,2007.
  [3]胡祖吉.生态文化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J].教育探索,2008.
  [4]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
  [5]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周围.保护生物多样性[J].环境教育,2009.
  本文系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