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生活例题激发学生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最近,有幸向我校的张辉明主任学习了一节课,课题是“统计与平均数”,课后颇有收获。张主任在整节课中能较好地把平均数的理念引入到统计中,激发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难点得到分解。重点获得突破。尤为可圈可点的是他能较好地展示生活例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疑激趣。教师能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引出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有三个同学获得了95分,老师奖励他们练习本。(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并分别发给他们一本、两本、三本练习本。)生:老师,你不能这样发练习本。师:为什么?生:这样发不公平。师:为什么?生:你发的练习本有多有少,而他们都考了95分。师:那怎样就公平了?生:每人发两本,发一样多。师:我懂了,就是在分的时候要一生:平均。
以上通过给学生发奖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对“平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点石成金。教师在展示例题时。先交代清楚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男生李小刚6个,张明9个。王宁7个,陈晓燕6个。女生吴燕lO个,刘晓娟4个,史敏敏7个,孙云5个,沈明芳4个,引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并适时运用“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引领学生的思维。重点把握“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能拿个人成绩或集体总个数进行比较,而应该用男女生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即可以用男女生套中的平均数。教师的引导,旁敲侧击,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不离平均数,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平均数的内在含义。
三、师生互动,水到渠成。学生初步了解了平均数,怎样求呢?教师顺势让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互揣摩。并在小组中达成一致意见。在教师组织的交流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解法。1 移多补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2 先求总后平分。先求出套中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3 找出一个相对的标准。再运用“移多补少”或“先求总后平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时,把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求平均数时运用“先求总后平分”的方法比较简便。学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思维活跃,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得到了训练。
四、追根问底。加深理解。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7个,此时教师追问:“7反映什么?”,“7个”反映男生的一般水平,对于个体而言,有可能和7个一样多。也可能比7个多,也可能比7个少。接着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楚个体的取值范围,最多可以套15个,最少一个也投有套中。这样学生对平均数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充分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从而较为圆满地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麦溪中心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