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加坡职业教育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艺优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的东南亚小国,新加坡的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却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发展速度,成为东亚“四小龙”之一,这与该国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共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以来,由于缺乏自然资源,因而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并将人力资源的开发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联系起来,在不断改革完善教育制度的同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完善分流教育模式,突出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目标
  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因而其教育模式主要仿效英国,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前,须通过普通和高级程度的学历评审,而且较英国教育更重视和依赖分流和各个教育阶段的考试。首先在小学四年级时根据成绩优劣作硬性分流,分为三个语言组别,到小学六年级再通过“小学离校考试”将学生分流进入普通(学术/工艺)班和特别/快捷(学术)班;四年后快捷与特别班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普通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而普通班学生只能参加级别稍逊的一般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少数成绩优异者可以增加一年修习期,再参加普通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但大部分一般程度学生将会进入职业教育,如工业教育学院和学徒训练中心。
  在这种不断分流的教育模式下,新加坡明确的介定了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标,就是为新加坡的经济和将来转型时提供充足的人才。对于缺乏自然资源的城市国家来说,人才是维持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往往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企业的需要,通过对社会力量和教育体系的协调与控制,达到培训成果和经济需要的一致。
  (二)职业教育机构随着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体制改革
  20世纪60年代,由于新加坡对半技术和基层劳工的需求不断扩大,在1968年成立了全国工业训练理事会和技术训练局,前者监督和协调各部门工业教育的实拖,后者在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策划和推行陵术教育与工业训练计划,包括学徒训练计划。
  1973年技术训练局改组为工业训练局,专门训练基层技术人员,而成人教育局则由当初扫盲和提高成人素质转为承担职业训练的任务。
  1979年,成人教育局和工业训练局合并为职业与工业训练局,统筹、协调和推动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的各项计划,以符合新加坡生产高增值、高技术和资本密集产品的需要,预备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对劳动力由“量的需求”变成“质的要求”。
  1992年,成立了直属于教育部的工艺教育学院,以接替职业与工业训练局的工作。工艺教育学院的理事会由政府、工会和企业界的三方代表组成,而且非常重视工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工艺教育学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和重新制定发展计划,1996年该学院开始推行“工艺教育学院2000计划”,重整课程,加强各所工业学院的联系等;到2000年,面对知识为奉经济带来的转变,又推出了“工艺教育学院之突破”的策略性蓝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远景、各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方案都作了详细的规划。
  (三)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合作
  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离不开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新加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强调社会合作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而政府都会积极的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规划与发展中来。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是由贸易与工业部根据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负责规划的,该部门在进行职业教育规划时,非常重视与企业的沟通,在了解了工商业对人力需求的意见后,还会参考一些学术界的意见。贸易与工业部在做出发展规划后,将由经济发展委员会指导专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做出相应调整,而专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是工商业政策与培训系统联系的纽带,负责新加坡人力发展与培训系统等计划的协调工作。该委员会由贸易工业部、教育部、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国职工总会的代表、经济发展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和国家工资局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因而其在预测劳动力供求数量、工业需要、离校生的数量,为各职业教育机构设定长远的招生目标时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做出最为合理适当的规划。
  具体负责执行职业教育的工艺教育学院在日常运作中同样非常重视企业。该学院的理事会由政府、工会和企业界的三方代表组成,其中企业代表会参与制定学院认可课程的技能水平、确认课程的内容和技能水平的证明事宜,而且该学院的高层每年都会安排定期探访企业,直接了解行业现时和将来的发展。而在院校的层面上,师生都会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公司的计划,而且这些计划大多都是改良现时工业应用或发展新的应用操作。
  (四)灵活的学科与课程设置
  工艺教育学院在不断调整发展计划之外,还会根据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和措施,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指导方向,灵活地开办各种新学科,并删除一些属于夕阳工业技术的课程。工艺教育学院属中学以后教育,目前共有二十八个全日制课程,分为商业和服务业、工程和工艺技术三类,提供二级国家工艺证书、工业技术员证书、商业学证书和办公室技能证书四种资历。灵活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和工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因而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都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目标明确,就是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技术人员。为此,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精英分流,这种模式对于促进经济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其他教育目标和策略备受忽略,其最直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导致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从新加坡的层层分流教育模式来看,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大多是考试制度的失败者,与工艺教育学院直接衔接的普通(工艺)班学生,在小学离校考试中表现较差,被认为适合职业教育,而完成普通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试后进入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则多是未能升读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而工艺教育学院又往往成为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终点,除了可报读理工学院外,不能直接升读大学,这样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最终只能以就业为出路。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技术人员的同时,忽视其他的教育目标,没有为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特别是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对我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 WTO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迅速增加,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经济转型和迅速发展的国家,新加坡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新加坡在发展职业过程中,一直都非常强调职业教育应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保证和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责任在于地方。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而在对职业教育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在沿海地区,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与培训的重点应由学校转向企业;在内地,则在逐步完善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办学,并尽可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建立实用性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本国本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此外,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学科设置中,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增加新的技术课程,删除一些已经过时的技术课程。
  (二)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参与,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是在国务院统筹领导下,实行部门分工分层次管理的体制。中等职业教育由教育部职成教司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高教司管理。这种管理体制责任明确,层次分明,却不利于职业教育统筹安排与规划,不利于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上下衔接,也不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高职归高教部门管理,往往会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使高职偏离培养高级实用性技术人才的轨道,并且高教部门往往容易把重点力量放在普通高教上,对高职关注不够。尽管2002年教育部已将五年制高职的综合管理职能调整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相应的管理体制,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并没有完全理顺,真正的管理权还没有移交到职教管理部门,常常出现两个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为此,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三)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合作
  新加坡的经验表明,要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在职业教育的规划中,应注意社会和工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职业教育的执行中,更应紧密的联系社会,联系企业,推动产教结合。尽管我国一直都在倡导产教结合,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有社会支持不足的原因,也有企业转制转轨所带来的原因。为此,在明确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目标,完善管理体制的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5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