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德泽育人 文润乐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华传统美德,是一种薪火相传的道德文化,是一种流淌在社会生活脉搏中的民族文化。泱泱古国的千年文明以及传统美德,不断延续和发展到今天,已渗透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基于此,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第二小学以“中华传统美德与社区互动”为载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发展的不断探索中,彰显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传承美德涵养魂韵 德育文化铸造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对培育教育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所有内涵、有发展潜力的学校,其文化必定有它独特的个性,并且逐渐成为学校的主体精神或核心价值观。酒仙桥二小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学校已形成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各种文化因素,走创新学校文化之路?
  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校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市级课题《中华传统美德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为载体,以“孝、礼、勤、诚、耻”为主线,构成了学校德育工作完整的体系,体现了理想信念与行为习惯的结合,传统美德与社区道德的结合,把传统美德知识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逐渐积淀、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学校认为,“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孝”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大文化表象之一。“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基础之一。当代中国人,更应该继承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并且让其更具有现代价值。
  “礼”为中国文化之标志。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贯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时代发展到今天,倡导发扬优良传统,已成为酒二小的理想与使命。
  “勤”乃勤者,奋进力行之举,不懈守常之为!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要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要有勤奋进取的精神。我们认为:“作为具有激情与热学的青年学子,更需要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诚”即诚信。诚信文化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所以说诚信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遍、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因素,它对赢得人心、建立相互信任至关重要。时下,我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讲求诚实守信,做到诚恳待人;就是要坚持以诚信为本,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增强国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育人场所的学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耻”乃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忍”文化。中国人的知耻的目的是“为”,中国古代很多忍辱负重而后发奋图强的故事是很好的证明。面对中国近代史的耻辱,中国人不应该羞于面对而选择忘记,而是将其铭志于心,以激发出惊人的力量。为此,作为每一个莘莘学子,应该更具有这种“为”的精神力量,逐步形成“知荣辱、明是非”的价值观。
  基于以上对中华传统美德文化的认识,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德育特色为抓手,最初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出发,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古籍组织低年级学生学习、背诵,使他们从小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总结几年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经验后,为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美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美德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精心研究制定了《中华传统美德周评价方案》,以“孝、礼、勤、诚、耻”五个方面作为引导教育学生的德育点,把教育内容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了适合低、中、高年级的评价方案,以“优、良、合格”三个等级作为评价标准。以社区、家庭以及学校为切入点,教师、家长和学生根据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积极的引导,达到以传统美德育人的目的。同时,学校还根据1―6年级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结合学校传统美德育人目标,设计了螺旋上升具有可操作性的主题教育班会方案,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中华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的《中华传统美德周评价方案》得到有效的落实,学生良好的美德习惯逐步养成,学校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与学风,办学特色得到家长和社区的认同,初步营造出了以“中华传统美德”为载体的学校文化氛围。
  
  共持彩练翩翩起舞 文化营建成就精彩
  
  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是逐步实现校本管理,这既为学校确定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建设独特学校文化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广淘的空间。近年来,酒仙桥二小立足于特色办学这块土壤,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抓住课程改革机遇,借助社区教育资源,构建起了立体化课程体系。
  社区,是传统美德践行的基地。我们认为“要想在社区更有效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首先我们必须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营造社区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氛围。社区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质是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2002年以来,学校就直参与国家级课题《中华传统美德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的研究,并于2004年9月成功召开了课题展示活动,有效推动了课题的深入研究。在课堂上,学校要求学生知道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等。课堂上的内容是概括而抽象的,学校还请来社区德高望重的关工委领导结合具体实例讲解这些传统美德的具体含义;同时学生走入社区,帮助社区创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墙报、黑板报专刊,并运用社区这个德育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传统德育体验。
  在与社区互动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课题组老师还自编了校本课件教材,如,语文学科结合《神童的秘诀》、《比金钱更重要》等课文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渗透“勤、诚”的美德教育,品德学科结合《我的一家人》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尊重家长、孝敬父母、关爱自己的家人:音乐学科通过唱响《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等歌曲,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以热爱祖国为荣”的道理,在《人民币的认识》课上,教师课件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钱币的发展史;数学学科上,讲《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发明的圆周率,教学《井》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井水的清、甜、凉,从而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校已形成了系统的中华传统美 德育人体系,开发并有效使用了自己课件资源体系,如《中华传统美德之美文阅读》、《中华传统美德之剪纸活动》、《中华传统美德之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有效载体,让学生更加明白“孝、礼、勤、诚、耻”在现代育人观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而结合学生特点与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研究,酒二小于2006-2007年编写了《品楹联,弘美德》、《剪纸艺术》两本校本教材,其中《品楹联,弘美德》一书将楹联知识与“孝、礼、勤、诚、耻”的系列教育相结合。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楹联漫话、名联欣赏、名言古训、古往今来、知识宝典和活动场。通过引导学生抄楹联、诵楹联、品楹联、写楹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并加以落实。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酒二小的“学校发展有特色、教师发展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创造了条件和平台。
  事实上,课程所承载的学校文化建设,在每一堂课里都在进行,教师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随时随地影响着学生。学校文化始终处于不断生成、碰撞、抵消、重构的动态过程中,它具有不可控制的复杂性。相比较而言,制度文化就显得直观、可控一些。实践表明,一整套符合教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上人文化的操作执行,可以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学校的行为文化制度。为此,我校以德育文化着手点,进行了系列制度文化的营建,如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管理制度以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制度,细化到学生教育方方面面,为学校行为文化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机制。
  
  时有和风浸润香 人文环境彰显和谐
  
  校园文化是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环境。作为一种载体,环境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保证,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大对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投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一直以来,酒二小非常注重人文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坚持校园文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寓教于美的原则,力求校园内的建筑、雕塑、花草、树木都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既体现美感又富有艺术性。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应更重视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少先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解决对学生教育存在后滞的问题,学校召集优秀的德育骨干队伍,研究记录教育案例,总结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生易出现的问题确立教育专题,制定出学校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各年级按“孝、礼、勤、诚、耻”五个方面设计专题进行教育,做到教育指导实践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多年来主题班队会目标不系统、内容随意、教育效果低效的问题。少先队还结合自身特点,在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校本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2005-2008连续四个春节,学校与社区共同策划了“传承楹联文化、塑造美好心灵”这一活动,组织师生们踊跃参加社区组织的“征集春联大赛”。师生家长总动员,结合校本教材有的摘抄春联、有的自己编写富有时代气息的春联,如,学校体育教师编写的“红霞光照文明社区、春风吹进万户千家”:学生家长编写的“文明古国留美名、礼仪之邦传佳话”:学生编写的“知识海洋随畅游、科技天空任飞翔”等对联在征集春联大赛中获了最佳创新奖。并且,连续三年的腊月二十九,社区居民和学校的领导、辅导员、学生为所在社区400多个楼门贴上了红火喜庆的春联。作为学生走向社区的组织形式,我校成立了各种特色社团,如:管乐团、舞蹈队、语言艺术团、手风琴特色班等,他们定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与社区共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几年来,学校小红帽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由2005年的80人增加到目前的700余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社区,宣传奥运、慰问养老院的老人,与残疾人手拉手,参观污水处理厂等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了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理解。2008年,学校在几年来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整理了学生活动资料,开发了《实践活动手册》,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把学生的活动系统化,使学生的活动更有计划性及教育意义,为落实《中华传统美德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行动研究》提供实践的平台。
  今天,在酒二小的校园里,努力营造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相辉映的育人环境,不管是静态的物质环境还是动态的成果展示,都变成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诠释学校对孩子的关注,培养学生“孝、礼、勤、诚、耻”的优秀品德为目标,构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风景线,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
  
  责任编辑:樊平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72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