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型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物理是学生进入初二时才接触的新学科,短短两年的学习,就造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众多老师在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作业设计等环节中花了很多心血,不过低分率依然偏高。这成了众多教师挥之不去的阴霾。所以笔者认为: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困生,切实落实分层教学刻不容缓,因为这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标签”心理
  通过小学和初一这几年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在心理上相当于有个“标签”,这个标签是学生本人对自己所在群体中位置的认识。另一种“标签”是对物理学科本身的评价,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可能听说,“如物理难学、难记”,“物理实验有危险”等,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掌握学习方法,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习。
  2.“偏重”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偏重物理结果而忽视物理过程。表现为:教师进行习题评讲时,正确的就认为自己懂了,不再听了;错误的只记录正确答案;向教师请教问题时,只满足于请教答案,不考虑过程和方法;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仅是对答案,比考试分数,很少有同学对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实验设计的创新探究;至于思维方式、问题探究更少涉及,忽视解决过程,没有情感体验,以后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能举一反三。
  3.依赖心理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启蒙阶段,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很少,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主动钻研和创新精神,总是期望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便于自己套用,这种过分依赖的心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
  4.恐惧心理
  物理以实验为基础,但物理药品和实验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这就会引发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并有可能弥漫到对物理学科的恐惧,从而影响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有些学生因学习基础不好,唯恐学不好而产生莫名的恐惧,时常带着恐惧走进课堂,影响学习效率。
  二、克服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
  1.沟通交流,尊重理解,把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成因作为切入口
  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学习心理,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日常表现,洞察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重视物理特点,掌握不同章节学习的方法要点,注重培养学习物理的正确态度、习惯和行为。对于个别存有特殊心理障碍倾向的同学,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时沟通。
  2.给予期望,明确希望,把不断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主旋律
  著名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就会奋发图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对自认为学不好物理的同学,教师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感觉自己和别人一样,甚至可以在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让学生感觉到“我比别人更行”,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给予学生的永远应该是期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增强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可能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愉快地学习。
  3.创造合理条件,发展学困生创造性思维
  学困生大都思维能力差,落实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化难为易,有目的地把一个复杂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他们就会成功突破。经过多次的辅导帮助,学生们也就自然掌握了如何将一个问题分成两个、甚至三个小问题了,顺利地把教师的分析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来,从而培养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问也要注意差异性,难度较低的问题对于学困生来说更能取得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和自我信念。对于难题,则要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小组交流,与同学一起探讨,听听他们的分析意见,再尝试解决,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困生,只要我们教师对他们多一份关注,少一些冷漠;家长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骂;同学对他们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戏
  谑……他们一定会克服自卑心理,成功“脱困”,在成功的道路上昂首向前,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1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