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教学心理辅导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金德

  作文是探测思想情绪的雷达,它能敏锐、迅速、集中地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的心理反映,一定会最先在作文中露出蛛丝马迹;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懒惰、马虎习惯,也必然会在作文过程中凸现出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写作这块园地,及时清除学生生长中的心理“荒草”,让这块心灵的园地芳香四溢,鲜花盛开。
  一、培养兴趣,消除障碍
  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情的参加作文训练。因此,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打开学生的心扉,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情激发。作文指导时,我常精心设计一个较强的情绪场,让学生在强烈的情绪作用下,激发表达与写作热情。或设计激情洋溢的开场白,或选用具有强烈抒情意识的范文,或讲述生活中激动人心的真人真事等,使同学们有所感染和触动,勾起表达的欲望,激起写作的热情,从而避免情感的贫瘠与文思的枯涩。
  2.以趣激发。好题目能引出好文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题,总是乐于去搜集材料,构思创作。鉴此,我时常与学生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趋向,获得第一手的材料。例如,在布置《寻找春天》的写作课中,为了调动同学写作的兴趣,我宣布休课,让学生走出课堂寻找春天。很多同学以为现在正值冬季,哪里还有春天的影子。有的同学流连校园的植物园,去观察某些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有的同学跑到野外去寻找春天的元素;有的同学苦于无处寻觅,索性钻进图书馆寻找前人的文章,以期找到春天的影子;有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街道,走进了市场,睁开双眼努力寻找春天的信息,然而无果而终,失望连连,这时一个卖水果的老太婆不小心弄翻了果摊,顿时水果四处滚落,有的已经滚到了街道中央,迎面驶来小车随时都有可能辗碎果子,这时这些同学不假思索迎上去,有的举手示意小车暂停,有的赶紧帮老太婆拾掇果子,又帮她分类排放,老太婆万分感激,连声道谢。同学也心情格外舒畅,但苦于没有找到春天,耷拉着头回到课堂。在课堂上大家沉默不语,当了解到同学们帮助老太婆的事迹后,我启发学生,这种助人为乐的事迹,不就透露出一种春天的气息吗?甚至还远远超越自然界的春天,这不是“寻找春天”的最高立意吗?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豁然开朗,一篇篇立意高远的习作就这样诞生了。
  3.以境激发。利用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回忆,去体验,去感悟,激起学生写作的愿望和欲望,展现学生的心路历程。教师正是要巧妙利用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唤起回忆,或启迪想像,或触发情感,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议浪费现象》的作文,为了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我带领同学们参观学校食堂,让他们自己看看食堂随处可见的饭粒,泔水桶里“超载”的剩饭剩菜,听听食堂师傅列举的触目惊心的浪费现象……同学们的内心震颤了,心情特别沉重。反思、内省、构思、成文,佳作纷呈。
  二、赏识沟通,批改激励
  在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利用激励性的作文批语,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教师可以寻找学生习作中不起眼的闪光点,注重多用和常用谈心的语气和褒扬的评语,在特定的场合对这些闪光点大加赞赏和表扬,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身体力行,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从而逐步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另外在作文改评讲评时,我时常把摘录的句子、词语集中讲评,让每个同学的作文尽量得到讲评机会。同时,一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有成为优秀作文的基础,就精心辅导,指导修改、打印,当作范文在全班评析,引荐到校刊,并鼓励向报刊投稿,而这一做法对后进生效果尤其显著。有的同学受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认识上出现了某些偏差,而这种偏差在作文中也时有表露。即使对这样的作文,也要从爱护出发,精心引导,善良“开通”,激励学生以主人翁精神“系铃”之后再“解铃”,而万不可一味地批评指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豪・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激励性的评语,能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从而激励、唤醒、鼓舞并表现学生。由于学生的作文得到老师、同学甚至社会的赏识,便会消除害怕写作的心理,鼓起写作的勇气和信心,直至在文学生涯上有所建树。
  三、心理疏导,人文培育
  写作教学,本应最能够激发想像,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课程,却无形中沦为“学生的桎梏,文学的悲哀”,及至有人斥之为“误尽了苍生”。针对这一弊端,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所以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尊重人,关怀人,才能推动写作活动顺利高效完成。因此,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凸显人文关怀,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
  作文教学中,要对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进行心理和情感的疏导和疗治。针对学生潦草写作、敷衍作文、错字病句连篇的现象,我不采用重作、罚作等强制手段,而是从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入手,满腔热情地理解、引导、鼓励他们通过艰苦的修改磨练,让他们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耐心的品质,尽力帮助他们获得写作的成功,让成功的喜悦和艰辛去疗治他们心理上的毛病。批改中,根据学生作文中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疏导。有位同学在作文中流露出怨恨父母的情绪,我就写了一整页的评语进行开导,告诉他理解是双向的,要换位思考,终使这位学生弥合了与父母的感情裂缝,并时常涌动着一股感激、感恩的情思。
  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学的制高点。只有把写作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更好的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健康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才能使人文精神的熏陶、落实与发挥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如有些学生作文叙述空泛、议论肤浅、说明不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办事缺乏责任感。这些学生不光作文随便,而且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有类似的表现,只求自己“潇洒”,不替他人着想。不难想像,这些做事敷衍、缺乏责任心的人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仍然会有人把药方上的2.4克误写成24克,导致病人丧命,也有人会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发生。此时提供有切身体验的互相批改,让学生相互体验批改中的甘苦,提高认识,能起到一般说教起不到的作用。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学生本身普遍存在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问题,一定会在作文中有所反映,因此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语文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双重任务,教学中察微知著,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抓住问题的苗头教育疏导,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的兴趣,尊重与赏识学生,加强心理疏导,注重人文熏陶。文道结合,把作文做人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出新时代生动活泼、身心健康、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责任编辑:赖一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