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让文本“空白”也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晓艳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这句话被后世许多名人证实。我也认为:对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说:“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尤其是在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新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的强烈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语文老师就更需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开掘学生的创造源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
其实我们的很多课文中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创新。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如“乌鸦喝水”这样一个儿童都熟悉的一句话,也存在无数的“空白”――乌鸦在哪儿喝水?喝什么水?为什么要喝水?喝到水没有?……经过了学生想象的描述,犹如作画时给白描增添了新鲜的色彩,画面顿时变得清晰亮丽起来。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文本的空白,从而建立起我们与文本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生活中、在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能让我们教师感到“叹为观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利用多媒体,对小学语文作品中的“空白”处有这样几方面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填补“空白”
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人之一的伊塞尔所言:“文学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那一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那么,什么是“空白”呢?我认为:空白,是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会学生仿写。在仿写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与写作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例如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敦煌莫高窟》中对于飞天的仿写,文中的排比句对飞天的姿态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而省略号便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飞天的优美姿态后,那精美的画面也给学生留下了想说的欲望。及时仿写,既填补了文中所没有的空白,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仿写的训练,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利用多媒体,引发“空白”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提出,只有学会了学习,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如讨论、演讲、练习、竞赛等,才能更有效地学习,更深地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西方一位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最为本真和创造性的东西。在课堂上,学生激烈地讨论文本中的这片“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例如苏教版《特殊的葬礼》这一篇课文,描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灭亡的过程,号召人们要去保护环境、热爱地球。但对要如何具体去做却只字未提。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瀑布消失前后的画面,一前一后,一喜一忧,引发无数感慨。这时再引导学生讨论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结合原因谈谈你的认识和想法。学生在讨论中侃侃而谈,既有争论,也有赞同;既有反对,也有喝彩。整个课堂气氛浓烈,掌声阵阵。大讨论过后,学生更能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是很好地引发了文中所没有的空白。
三、利用多媒体,找到“空白”
灵感需要培养,也需要诱发。灵感具有敏捷性、非逻辑性的显著特征,所以需要及时捕捉,否则就有可能稍纵即逝。当学生灵感突现时,会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境界。《黄山奇松》描绘了黄山松千姿百态、神奇秀美的景色。对于“云海”,文中没有描述,但读者却能通过阅读其他内容感受到它的美和神奇。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再配以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自己去描述云海中的黄山松,黄山中的云海,既丰富了想象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语感。可见,学生的灵感是个极大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和挖掘。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找到了这种需要,适时地激发诱导,就能让学生灵感的泉水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四、利用多媒体,挖掘“空白”
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称作情感教育。他认为,情感教学通过其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例如《燕子》这篇课文,勾画出了一群活泼灵巧的小燕子在春天中优美的身姿。这样的课文读起来又轻快又美,在教学中如能通过多媒体播放出一段燕子飞行在春天中的录像或动画,再配上轻快和谐的音乐,学生就能根据所听、所看,想到文中所没有介绍的燕子在春天中的其他样子。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仅更加了解小燕子,也从心里头更喜欢上了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或吟、或诵、或提、或舞,并伴随愉快的情感体验,继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五、利用多媒体,超越“空白”
我们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历史时代。在信息文明时代,人类征服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人们所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更多的是人类自身。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数据、图形、语言等信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使人们得到更完美、更直观的综合信息。人们的感觉器官同时接受信息、全方位地感受信息,就可以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手段,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感性化。多媒体技术与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可以把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切身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从而不再局限于文本,抽象化的思维与形象直观的动画相结合,又能让人超越文本,超出空白。例如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蚕姑娘》这一课,描述了蚕蛾产卵、蚕姑娘成长及蚕姑娘结茧、变成飞蛾的过程。由于学生平时对蚕不了解,比较陌生,所以就文本来说,学生很难想象蚕姑娘一生的经历。于是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并剪辑了蚕姑娘一生的动画,学生先看了文本,又欣赏了配乐动画,对蚕姑娘的一生变化顿时明白了许多。同时也有学生提出,蚕姑娘的一生很让他们感动,比如说蚕的一生都在吐丝,当飞蛾产下蚕卵后就已经死去,这是奉献精神的感动。接着学生又讨论出其他让他们佩服的人和物,如蜜蜂、蜡烛、教师、清洁工等。最后学生又总结积累了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里,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不仅完成了文本的教学,弥补了文本中所没有的直观景象,同时学生也超越了文本,积累了语句,更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空白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但是他们的“空白”有时挖掘得不够全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他们所说的“空白”再次思考,即对“空白”之后的再思考。而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学生思考的答案一一列出来,这样就变得丰满、全面了。我们的课堂,也因此变得更精彩了。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填补各种“空白”,从而放飞学生的想象。我们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既要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充满成长气息,绽放智慧花朵;让学习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