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福民

  引题
  如果说在上期《热点解码》中,我们稍稍触及到信息课程的核心,那么,本期《热点解码》就让我们从信息课程的内容具象去寻找让其躯体健康的营养所需。
  
  目前,信息技术到底教什么,在信息技术教师中还存在着普遍的争议。在教学实践环节,也存在着教学内容杂乱、教学无型的现象。这说明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对教学对象、内容、目标、方法和效果等的认识尚显不足。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之所以呈现如此现状,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所致。
  
  教谁
  
  目前,学生的信息技能已由过去的“会与不会,知与不知”演变到现在的“精与不精、知多与知少”的差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在较高的学段上,有些教师对学情重视不够,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对在年龄结构和技能层次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的关注,甚至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基础。这种“只见技术不见人”,忽视教学对象的现象,与当前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和师资水平有重要的关联。
  
  教什么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由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由于各学段没有形成相衔接的、连贯的课程标准,导致课程开设的内容和层次五花八门。从教学内容上看,条件较好的学校师资雄厚,开设的内容较多,课时充足;有的小学几乎涉及了信息技术的所有内容,有的中学还停留在信息技术基础部分。从教学深度上看,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很多内容,但过于面面俱到,浮皮潦草;有的学校在某一软件上花费很多的课时,讲得过深过多,过于追求技术的细节。从教学对象上看,部分学生对知识性、方法类的内容不感兴趣,导致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被遗弃,课堂上经常出现一练到底、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的现象。从教学目标上看,存在着教技术还是教操作之争。有些教师非常重视技术的教学,也有些教师提出了“非技术”的概念;有些教师坚持立足从应用软件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还有些教师立足国家软件业发展的高度开始关注程序设计教学。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在于一线教师对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理解不深刻,在“为什么教”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分歧。
  
  怎么教
  
  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教学过程蕴藏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得不考虑软硬件环境、教材的内容、学生的信息技能等因素。由于教师在上述诸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使得教师对课程本身的目标关注不够,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教学内容的随机性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积极创设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技术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社会文化背景中;有的教师还停留在就技术讲技术的层面,过于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
  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应该以活动为主线,以技术的学习为支撑,以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和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手段,通过观察、设计、操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发展以及思想方法的提升。作为实践性课程,方法的提升是在操作的基础上、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所以要给足学生操练时间。但技术的学习也不能面面俱到,要有主次之分。
  
  教得如何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相对滞后。虽然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众多,但实施难度较大,加之信息技术教师任务繁杂,造成课堂评价形同虚设。由于评价的软弱无力,使教学缺少有效约束,这是教学内容出现随意性的根本所在。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正经历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但课程体系尚不完善、各学段没有形成公认的教学要求、师资队伍还不成熟、教研活动尚不普遍是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涉及的知识与领域较广,作为教师应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还要通过强化教学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