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整合为策略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建荣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由于这门课程没有课程标准,只有试行的指导纲要;没有教材,只有指定的四大领域;没有专职教师,要求全员参与等等。这些特殊性使之成为落实的难点,在一些学校成为写在课表上形同虚设的课程。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自2002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这一难点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并努力打造成为亮点,以整合为策略,使这门课程的实施走向常态化、有效化。
  以整合构建课程文化,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革新一定是课程文化的改革,课程文化是一个对课程全方位透析和关注的视角,也是一个浸润于整个课程之中的关键元素。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伊始,我市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开展“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通过上下联动,构建创新、有活力的制度体系,构建起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文化。
  1.构建意志整合的价值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无论是课程的目标、内容,还是课程评价,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但是作为一门校本性实施的国家课程,又能充分体现学校的意志,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实质上是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重组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基于学校”,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校的资源,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做到国家意志与学校意志的充分结合和统一。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和实际的课程,我们提出“着眼于学生”,以学生现有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资源开发的轴心,更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使课程成为一门生动的生本课程。这样,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意志得到有效整合,构建起一种和谐的课程价值文化。
  2.构建上下联动的管理文化
  “上”指教育行政层面,“下”包括小学、初中的各个视导片和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我市首先从上下制度的联动上保障课程的落实。我局相关科室各司其责,保障课程的实施。普教科主要对课程实施的制度化、常态化提出具体要求,制定评价要求和细则,负责课程的日常管理;教研室指定专人负责课程的研究、指导,确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加强教师的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的管理;教科室主要负责对各级相关课题的指导,引导学校在研究中发展课程;督导室主要根据课程实施纲要的要求,根据课程法规的有关规定,检查课程的落实情况。全市各视导片和中小学分别出台了适合学校实际的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形成有序的管理网络,上下联动,协调一致,从管理上使课程实施实现常态化。
  3.构建导控结合的研究文化
  首先我们加强导引,除外请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外,主要开展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一是学习。加强对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还利用市、校两级教育网络平台开展不同范围的交流互动,传递信息、借鉴方法。二是培训。每学期初以教研室为主体开展针对一线教师的课程培训活动,以理论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形式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把握实施方法和策略。三是研究。学校或跨校成立教研组,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等课题,加强对课程的研究与探讨,以具体的课例进行实际指导,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困惑。其次,有效监控。我市完善课程的督查制度,要求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做到“五个一”(每学期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一个专题网页、一本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和配备一名骨干教师)。每学期有随机抽查,学年末有综合考查。还建立起课程实施的月报制度,每学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专项调研,举行全市性的学生综合实践的汇报评估。
  以整合探索实施策略,科学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指导教师配备,还是实施途径和方法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我们提出了“整合”的策略,充分发掘特色建设中丰富的物质、文化、人力等资源,使课程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1.整合优化人力资源
  指导教师的配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难点,我们通过整合,建立起专职兼职共存、校内校外兼有的指导教师队伍。一是人人为师。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与能力,尊重和发挥教师的兴趣、特长,让每一位教师发挥自己潜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之中,校长也不例外。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运用到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式,一些学校还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心组,配备各学科教师,为学生的活动提供知识、技能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骨干引领。我们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求学校至少配备一名骨干引领教师。教研室、进修校每学期都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的研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然后由他们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和引领。骨干老师对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时间、内容步骤、总结与成果展示等有具体的预设,切实把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规范地执行起来。一些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建立个人工作室,把研究、引领结合起来。在课程指导中,教师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从台前走向幕后,去除权威,走近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扮演积极的观众、高明的参谋、合作的伙伴、机敏的司仪等角色。三是学生互教。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我们让学生带学生,做指导老师,探索了多种学生互教的方式。有展示示范式,老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给新生以启发;有指点迷津式,新生请老生参与研究性活动,在关键、难点处给予帮助;有评价推动式,新生进行成果阶段汇报时,请一部分老生为评点“专家”等等。此外,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聘请校外人员为指导老师,解决某些专业指导教师缺乏的困难。
  2.整合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本”课程,活动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首先,开发课程资源做到“二基于一勾连”。一是基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问题即课题”,我们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沿着“产生疑问――形成问题――提炼课题”的程式,将学生的所思、所困作为活动的主题;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性课题源于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探究乐此不疲。二是基于校园资源。我们要求从校内资源的开发做起,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特别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校史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同时要求与学科课程整合,挖掘学科课程的资源,创造新的教材资源,打通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的教学,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以拓展和加深。三是勾连地域文化。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地域文化有机整合,形成了“发掘―整理―归纳―提炼”的资源开发基本模式。在我市,太湖文化、丝绸文化、垂虹文化、吴文化等都在学校中广泛挖掘,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其次,我们采用“主题活动序列”的方法进行整合。克服学科知识以“逻辑序列”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通过一个个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我们称为“长短三式”:长时间跨度看,有“长线主题”,一般时间跨度在一学年以上,在此基础上,分解确定一些小主题,成为“短线主题”,一般时间跨度为一个学期,或者一、二个月;从具体形式看,有课题探究式主题活动、项目设计与技术操作式主题活动、参与体验式主题活动等三种基本形式。这些主题方式交错进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凸显课程的价值。
  3.整合彰显课程功能
  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德育工作、特色建设有机整合起来,发挥其多元功能。一是与校本课程结合。我们以构建综合实践型的校本课程为主线,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形成的校本教材呈主题单元系列分布,内容主线更加分明突出,操作方式更贴近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探索余地,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更多地体现生本理念。学生可以适时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验测量、总结交流、相互评价,使校本课程富含研究性学习的成份,又使研究性学习有了校本教材的依托。二是与德育整合起来。我们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中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四大领域融合为一个整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如学生开展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活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综合实践与德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则以某一重大专题(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引导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中小学德育内容整合起来。三是与特色建设整合。建设特色学校是我市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我市各校的特色建设都依托于一定的特色项目,比如科技、艺术、书法等,这些项目成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资源。许多学校结合特色项目设计活动主题,特色项目成为综合实践资源,综合实践的研究成果丰富、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本次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我市通过整合的策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集约了资源,聚焦了特色,发展了教师,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这门课程的独特功能。当然,课程如何常态化、有效化实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我们将继续前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