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家引领 群策群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 莹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发展,探索、研究不同信息化程度下的教育教学效率、效果显著提升的模式和方法,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各试验区、试验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下一阶段课题试验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于2010年8月14日至16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研讨会(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第七届全国研讨会)。本次会议主题是“小学中高年级、中学非网络环境试验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
  
  大会基本情况
  
  2010年8月14日下午,研讨会在常州市明都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北京、河北、新疆、厦门、广州、宁夏、甘肃、安徽、湖北等地的86个单位,2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俞听放,心平基金会秘书长伍松、一心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沈世德;出席会议的学术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吴娟、马宁、陈玲等。出席此次会议的各地区带队领导和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庄秀丽、李葆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编辑王晓波、樊绮,中国青年报记者蒋昕捷等。
  本次大会收到参赛作品共计664件,其中综合课例205件,教学单元包54件,论文345篇,校本教研专题网站60个,共有114件作品获得一等奖。
  
   开幕式致辞
  
  ★沈梅:希望跨越式课题组与常州教育分享经验
  基础教育跨越式课题全国研讨会在常州召开,不仅是常州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大事,也是常州市人民文化生活的大事。常州市当前正在积极探索具有常州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基础教育高质量、职业教育高水平、高等教育有特色的新格局。希望各位与会代表亲近常州、感受常州教育,与常州教育分享经验,预祝会议取得成功。
  ――摘编自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梅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余胜泉:深入一线、追随者众多的跨越式课题对高校、中小学的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从事跨越式教学研究工作已近10年,有一大批的学校和教师的追随;研究所作为学术机构,所做的工作都是贴近实践、深入一线的,这对学术机构起着旗帜性的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是何克抗教授秉承的教育理念,他的弟子们常年坚持在一线进行教学指导,在一线指导教学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将知识情景化和实践化的运用,这样对培养博士生、研究生的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有帮助,近些年来该课题培养了的一大批教育技术学界的骨干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有着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该课题在实践中扎根,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对学院和研究所的工作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本课题在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
  跨越式课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交流、聚会和专业发展的平台,何克抗教授亲自到一线为教师指导,和大家一起交流,非常难得。课题是一个管道,在基层扎根,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对于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主题报告
  
  ★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 ――大辩论的述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这场大辩论的内容进行了介绍:①大辩论的背景;②大辩论的基本内容;③大辩论提供的有益借鉴;④大辩论取得的共识与存在的缺陷。
  概括起来,本次大辩论虽然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归纳起来是四个方面,即“学习的定义与内涵”(学习是什么);“知识的类型与内容”(要学习到什么);“有效教学的方法”(如何有效地教);“发现和把握教学评价中的关键要素”(如何对教学进行评价)。
  
  ★余胜泉:《技术如何革新教育》
  余教授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技术仅仅是一个工具还是能够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他从如下方面对这个专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①超越技术工具观:关键词句――逆向思维:能否从内到外;网络时代的多对一;技术促进分布式认知;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扩展了人的感觉频谱;人机结合的新人类;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是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技术的“座架”。②新时代呼唤新的能力结构:关键词句――发展技术时代的21世纪技能等。③加速推进技术进入的过程:关键词句――不要固步自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素养;技术打破学习的“僵化与固化”,提供更多选择。“今天的教育和老师如果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余教授具有教育前瞻性的激情演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柯清超:《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校际项目学习实践》
  “教育技术领域最具潜力的年轻教授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在余胜泉教授的隆重介绍声中闪亮登场,以诙谐风趣的语言开始了他的专题报告。柯教授首先从现在的学生将要面临的社会、整合ICT的创新教学体系、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途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时代教育所面临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柯清超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校际项目学习实践,他从项目背景、基本理念、教学方法、项目目标、项目特点等方面作了介绍,并详细展示了“小水塘生态系统”、“身边的历史”、“海芋的‘翅膀’”等项目实践案例。专题报告最后聚焦于技术支持的学校教育创新与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两个方面。
  
   分会场案例交流与圆桌讨论
  
  8月15日大会议程安排多个分会场进行课题优秀案例交流和圆桌专题讨论。案例交流议题主要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展示/说课”、“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展示/说课”、“中学优秀教学案例展示/说课”、“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展示”、“校本教研专题网站展示/介绍”和“跨越式课题初体验”。圆桌讨论议题主要有“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网络与非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跨越式课题如何关注学困生及两级分化问题”、“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
  各分会场交流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试验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交流跨域式课题的体会、经验和收获。分会场交流的案例都是经过总课题组认真评议,从全国各地数百份参赛案例中精心评选出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效应。交流和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畅所欲言。通过学习经典的案例和博士们精彩的点评,参加交流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8月16日上午,来自宁夏、新疆、北京、广州的四位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他们开展跨越式课题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马兴旺:坚持做跨越式直至取得成功
  虽然当地学生与城市学生学习水平相差较大,但做跨越式课题实践之后,实验班的学生成绩要远远好于非实验班的学生。实验班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编儿歌、写故事、流畅表达;课堂走向高效,教学艺术在升华。我们取得成效的原因是“责任、实干、落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职位上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海原的进取、实干、朴实的课题精神要继续弘扬下去――“吃不好他们不计较,睡不好他们不计较,但是对于教师的评课他们斤斤计较。”
  ――摘编自宁夏海原马兴旺局长的发言
  ★李强:整合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素养和综合能力
  每次社会实践活动汇报会,所有学生的作品、感悟等都会以电子版形式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展示,且不说十三四岁的学生能做出多么完美的作品,也不说他们在每次的活动中能有多深刻的感悟,就学生从无到有、从不会到相对精通、从羞涩到得体大方、从被动到主动、从隐性到显性的变化,是所有学生及家长有目共睹的。
  ――摘编自北京市杨庄中学李强主任的发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