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审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宏义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课程理念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所必备的因素,进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体育教师教学努力地发展所必需的几个阶段。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能力;多元化
  
  The carefully examining of gym instructor teaching faculty Under new curriculum idea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s and so on material law,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sports curriculum idea's successional variation process, summarize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under the idea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gym instructor teaching faculty development necessary factor, then unifies many year teaching practice, proposed the gym instructor teaching develops several stages which diligently must. Provides the theory instruction for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gym instructor'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Teaching faculty;Multiplex
  
  1 我国体育课程理念历史演变
  
  随着我国建国以来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小学体育大纲的改革,出现了体育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运动技术理念、快乐体育理念、体质本位理念、自然体育思想理念、成功体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和健康观理念等教学理念随之产生,所有各种理念是相互渗透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1. 1 “运动技术观”体育课程理念
  建国初期,国务院通过《关于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20 世纪 50年代初至70代末,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观受前苏联体育理论的影响,体育教育大纲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体操、游戏和田径为主,在教学实践中多从教育学和生物学角度考虑学校体育的实际和价值,运动技术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1. 2 “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下的体育课程理念强调了体育课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了体育在教育体系当中的地位,关注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但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下的我国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的主体性等方面没有真正融合到教学中。
  1.3 “健康观”体育课程理念
  2000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 1 - 6 年级 体育与健康 7 - 12 年级课程标准》简称《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大领域目标和六个水平目标。[1]
  
  2 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出了挑战
  
  《新课程标准》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如何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如何确立教学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这都需要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2. 1 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健康第一”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能否使学生达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树立“健康第一”课程理念,才能克服传统的教学思想,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根本性改变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2. 2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探索达成课程目标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实际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上都表现出一种动态性,整个教学更关注创新、强调合作、提倡探究,这对于教师来说,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满足不了《新课程标准》的这种需要,唯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对课程标准的把握能力,合理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保证课程标准顺利地达成。
  2. 3 体育教师必须发挥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发展的
  传统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结果评价,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动态性评价,体育教师要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和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3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途径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包括个体在内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机制较之教师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更为复杂,而正是这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能力与其他能力不同的特点。[2] 教学能力发展是系统的。“以往的深刻教训己经告诉教育者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专业发展策略起不到作用。”[3]教学能力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体的事情,而关涉到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乃至国家民族的复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必须得到政府、教师教育机构、学校(主要是指教师所任职的中小学)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3.1 接受体育专业教育前的阶段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接受体育专业教育前的阶段主要指体育教师接受正式的体育教师教育前,幼年时从学校所获得的有关的教学知识可能会影响到体育教师对在师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评价和运用,并进而影响到他们从教后的教学实践。
  3.2 职前体育教师教育阶段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在我国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中热门话题,也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教师专业发展并非是随着新课程而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更凸现。[4]这是体育教师进入师范教育,接受正规的专业培训阶段。毫无疑问,职前培训的一个根本目的是提供未来的体育教师足够的体育教学知识。
  3.2.1 大学时对术科教师教学的观察
  如果说中小学时对体育教师或教练的教学的观察是无意识的话,对大学时体育教师教学的观察则可能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为,这一阶段大多数课程都是为未来体育教师从教而开设的,而且有的课程本身可能就是中小学开设的课程,所以对未来体育教师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而展开的活动,体育教师就是在指导学生主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大学时体育专业教师尤其是术科教师对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3.2.2 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未来体育教师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未来体育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各类课程开设的门数明显增多,而且覆盖的知识面更为宽广,不仅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理交融和人文科学知识,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3.2.3 教育实习
  体育教育实习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从课堂向社会实践转化的重要过程。在教育实习中,他们不仅在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运动代表队训练、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将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在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事业心、责任感等思想素质方面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
  3.3 在职阶段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3. 3.1 在职进修
  体育教师在职进修既是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延伸,也是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体育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对终身体育思想的不断领悟,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大学和学院为在职体育教师开设的正规的、有明确目的的、不同形式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3.3.2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
  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是指由大学、特定的机构或组织如教育行政当局或某些专业团体、教师所在的学校或体育组组织的培训班、会议、专题讲座等旨在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专业活动。
  3.3.3 阅读专业书刊
  体育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书刊自我提高的活动。包括以前已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和新的知识的学习。
  3.3.4 体育教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备课、教学器材的准备、教学总结和评价、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等等。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增进自身教学知识。
  3.3.5 观摩其他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师通过观察或现代化的传媒等形式观摩其他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增进自身的教学知识的活动。体育教师可能经常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其他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在新课标颁布以来在一些实验学校、优质学校、重点中学中尤其经常进行。
  3.3.6 和同事的日常交流
  除学校规定的正式的教研组活动之外,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如课间、课外训练等场合体育教师自发进行的交流活动。对某个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环境与课堂文化、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动作重点与难点的处理、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语言与师生互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等开展非正式的合作性的交流。
  3.3.7 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内在要求。体育教师只有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学科的前沿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教师只有不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吸取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才能将自己零散的教学思想和点滴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教学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学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 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 吴志华、柳海民.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M].教师教育研究,2004 (5).
  3 [美]Thomas R. Guskey方乐、张英等译.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5
  4 王少非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