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清平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新课程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但是对教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应该从具体的课堂教学着手,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手段。这是广大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那么,广大教师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1 深入学习继续教育理念
  理念是灵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等等。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工夫,取得实效。教师只有继续学习各方面的新理论,使新的理念扎根于自己的头脑中,逐步树立新的基础教育观,理解新世纪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才能走向教学成熟。具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
  2 具有娴熟的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这是基本要求。其次,教师需要有钻研精神。在研究教材时要有自己独有的见解,不要只看教参,要以自我研究为主,体现自己独到的看法。钻研教材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步骤的训练,为了学生的发展切实合理地使用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3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当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教学内容不得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的时候,教学方法也面临着必须变革和创新的时代要求。首先要改变过去过多采用的单一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
  4 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有很多优势,可以丰富内容,活跃气氛,提高兴趣等,但如果用不好,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多媒体课件在一节课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学生无法速记所授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每堂课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即使是重要的内容也无法固定下来。课后学生的感觉是不知道一节课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应该是该用时就用,要“适当、适量、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时,一定要从是否有利于辅助教学的角度认真考虑材料的选用、出示的顺序等,使它们真正为教学所用。
  5 经常观摩交流
  各科组以优秀示范课作为导引,由各教研组的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科组内的教师听课、评课,研讨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如:数学科把即时评价引入课堂,使评价真正起到激励、促进的作用;语文科把研究的主攻方向放在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上,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英语科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合理整合,开展一系列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英语课例研究。教师执教的课例,都把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设计多层次、生动有趣、师生互动的游戏,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期末,各教研组组织复习课例让大家进行观摩,从而总结更好的复习经验,提高复习的效果。课例带路,交流互动,不同学科之间研讨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6 建立课题,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合格型教师首先应该是科研型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从而建立并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并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认识,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科研促教研,参加行动研究的科研实践,可以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性思考。把课改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突显“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的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朝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发展。
  总之,新课改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提出更大的挑战。一个真正的合格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造,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树台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