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语用失误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晓端 陈绍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适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记单词、做练习,很少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似乎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就能理解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际。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交际中屡屡出现语义的误解和误用。所以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详细分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语用失误理论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个概念是英国语言学家Thomas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由于错误的表达,错误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说话时不看时间场合,用语的社会关联错误等种种问题,而达不到预期的交流目的。
  在言语交际中,讲话者出现的发音、用词、结构错误都是表层错误,最多被认为是“英语说得不好”(speaking badly)。但若没有按照英语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被认为是“表现不好”(behaving badly)。Thomas认为,语用失误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重要根源,并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pragmal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matic failure)。
  1.语言导致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人们所说的话不符合本族人的习惯,误用了与本族语不同结构或其他的表达方式或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而按母语的语言习惯套用到英语中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I.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 例如:
  A: Thanks a lot. That’s a great help.B: Never mind. 其实never mind常用于一方表示道歉,而另一方并不介意的场合,是套话。B想表达的本是“没关系”,“不用谢”却误用了“never mind”导致了语言语用的失误。
  Ⅱ.因不懂英语的表达方式而将汉语的语义或结构直接套用在英语上。例如: A: How did your father spend his birthday? B: He was a busybody, and he kept working. 这里B显然不知道busybody的含义,望文生义,把busybody(多管闲事的人)理解为其字面意义“忙人”,造成语用失误。
  Ⅲ.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或说话人话语中的“言外之意”没有表达清楚。例如:A. How do you find it here? B. I came here by plane, of course. A想了解B对这里的评价如何,而B误解为怎样到达这里。
  2.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主要是指谈话双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社交准则上的差异,造成用语失误。它与交际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境、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I. 打招呼及称呼差异引起社交语用失误: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您逛街去吗?”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中国学生向老师打招呼Hello,Teacher Wang.或Hello, Teacher John. 英汉称呼系统不同,英语中只有称呼对方名字或使用Sir/Madam或采用Mr/Mrs/Miss/Ms加姓氏的称呼法。称呼老师叫Teacher Wang不符合英语习惯。
  Ⅱ. 举止方式的差异导致社交语用失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行为举止。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例如,Smith 教授刚做了一次讲座,中国学生便赞扬到:Dr.Smith, you’ve made a wonderful lecture! 在西方人眼里,学术报告要求实,不会用wonderful等色彩强烈的词语来渲染。这样做会令听话人感到尴尬,误以为说话人在讽刺、挖苦。正确的说法应该是: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lecture, Dr. Smith.
  Ⅲ. 价值观差异带来社交语用失误: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体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例如:A.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I really like it.B. No, not at all. My handwriting is poor.很显然,B在此试图遵循礼貌或谦虚原则,却让A尴尬。中国人常通过自贬来达到谦虚的目的,而说英语的人则通过赞扬来表达自己的礼貌。
  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由于语境不同,双方交流的意图不同等等因素,同一句话语用失误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是语言语用失误,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又有可能是社交语用失误。因此,在区分两类失误时,应灵活掌握。
  
  二、 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1. 母语干扰: 母语对于外语学习的干扰很大,汉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干扰尤其大。不难看出英语学习者很容易把母语习惯带入目的语,这通常被称为语言的负迁移现象,即外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套用母语的语言形式。在交际中学生习惯用母语的说话方式去解释对方的话,造成语用失误。例如,一个学生在上课前擦了黑板,老师说:“It’s very kind of you”。学生回答“It’s my duty to do so”。学生用汉语的说话方式来回答,造成语用失误。给人的感觉是“不得不而为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My pleasure”或“You are welcome”。
  2. 文化背景知识贫乏: 英语中有很多成语、典故和神话,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一些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缺乏了解,交际中常常产生误会,导致语用失误。请看下面的对话:
  A: How do you know the information?
  B: A little bird told me.
  A: Do you have a parrot?
  这里的“a little bird told me”是《圣经》中的一句,比喻:有人私下告诉我,消息不胫而走。学生不知道这句名句的喻意,便冒出问老师是不是养了鹦鹉的笑话。
  3.语境意识缺乏: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我们的英语学习者往往忽视说话时的语境,单凭字面意思进行判断,因此常常产生语用失误。在英语中,相同的词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不同语言中。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背景,of cours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许多情况下,它表示“理所当然”,相当于Yes, indeed.或Certainly,然而,并不是任何情况下意思都相同。例如A: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library? B: Of course. 这里A 听到后会感到自己问的问题似乎很愚蠢。B正确的回答应为With Pleasure.等。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使其能够与目的语用者进行交流。如果学习者不遵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语用原则,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进而产生误解,达不到真正交流的目的。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紧密结合。
  首先,将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知识的教学中,使学生整体上认识到这些文化差异。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使学生更好地获取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显著,只有通过不断的文化差异比较,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一些极易误用的情形特别提醒,并授之以正确的形式。常见的语用失误如:见病人时Drink plenty of water(比较:I hope you get better soon),送客人时Go slowly(比较See you later)等。只有通过反复比较,才能增强学生文化敏感度,达到准确运用语言的目的。
  其次,改进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在真实的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择是受使用语言的情景、场合支配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向学生介绍不同场合对语体形式的不同要求,在词汇教学中就应该注意提示词汇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形容一个人“脾气倔强,不肯轻易改变主意”,就说他“犟得像头牛”,但是在英语中却使用“骡子”来做比方 ,为as stubborn as a mule。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不同语言里的表达意思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仗人势”、“狗眼看人”等类似的贬义成语,而英语中那个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习语却表明“狗”在英语国家的身价。
  最后,要创造语言环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社交语用学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语言在各种具体语境下运用的原则和规律,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只有在一定的社交场合运用一定的话语才能做到得体合适。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使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如在课堂上加入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如:辩论(debate)、角色扮演(role play)等形式。这种场景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语境,能从容应对。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张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