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6年高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很好的体现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命题指导思想,虽然在题型设计上没有变化,依然为6(选择题,36分)+4(非选择题,39分)+2(选考题,15分)模式,总分90分不变。但是在各个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和内容分布有较大变化,使得生物高考的考试试题不再是模式化,照搬课本,考查形式更加的灵活多样,无愧为高考试卷,既大气又考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不是单纯靠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同样需要认真深入学习。
  一、试题特点:
  1. 试题重视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
  生物科学素养通常是指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2016年试题延续了2015年试题的特点,继续重视对基础知识、核心概念的考查,并对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尤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在内容上仍然涵盖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及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五本书的重点知识。
  选择题侧重考查主干核心知识,对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4题有关神经细胞内发生的生命活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题对核心知识掌握及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29(3)考查对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的理解,并将该知识迁移应用于解释该结果。结合同位素标记、ATP的结构考查DNA的相关知识,“dATP(d表示脱氧)”,从中获取信息是组成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30(3),获取信息“种子”,因种子是新生物体的幼体,考查的是生物的遗传问题。第32题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来设计实验,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近年来遗传题考查的方向和特点,重视基本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弱化了复杂的遗传相关概率计算。
  2. 试题命制背景新颖,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情景选自于生活实际。如第2题以“离子泵”为背景,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6题涉及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第31题结合“免疫接种”考查特异性免疫调节的过程;第39题涉及到了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调查。这些试题在引导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利于STS教育,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3. 今年的理综生物试题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提高了,不容易得分,难度略有增加,区分度较高。如32题以问答题的形式呈现,试题的开放性使得答案的开放性大了。又如第40(2)题,文字表达量明显增大,使得试题在难度上与去年略有提升,整份试卷的字数与去年试卷基本一致,图形由去年的一个增加到两个。
  4. 从试题分布上看,相对于2015年对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重点考查,2016年必修一、必修二所占比例上升,必修三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三个模块分值比较均衡,对选修部分(特别是选修三)的考察与必修紧密联系,选考题中基因工程的考查深度增加。必修一18+14=32分,分值比往届有明显增加;必修二6+6+12=24分,与往届相比,基本持平;必修三12+7=19分。
  5. 在实验能力方面命题者围绕实验操作步骤(第3题)、实验结果的分析(第30题)、实验结果的判断(第32题)来设计实验,以及选考题39题,12道生物试题中,实验题占1/3,整卷的实验分值是6+8+12+10=36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可见一斑,很好的体现了生物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也对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 试卷设计科学严谨,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二、2107届复习备考建议
  2016年生物学科相关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其实近几年来,《考试大纲》的考查目标、能力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基本保持不变,试题难度也基本持平,这对于秉承以往的复习经验,稳定备考复习方向,都有积极的意义。
  1. 构建网络,突出主干。按高考的试题形式为切入角度构建网络。高考题中非选择题有四道,常考的主干知识点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和实验。复习时可在每个主干知识中找到一个常考的“载体”将主干知识重组,构建网络,形成小专题的形式,强化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另外选择题常考点为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和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和环境等。从2016年第6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与基因频率”,第29题考查“ATP、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第31题考查“免疫调节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可以发现,学科内综合考查比重有所增加,导致题目的难度有所增大,需要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来加深理解记忆,从而来提高解题能力。
  2. 回归教材,规范答题。在复习时以课本中列举的实例为重,含课本正文中出现的思考与讨论、课后习题中的知识迁移、技能应用、思维探究部分,理清该实例所采用的生物学原理、过程、优点和不足,避免死记硬背,又可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回归教材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可以规范解题答题,用生物学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2016年试题来看,只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考好生物的,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再灵活的运用。
  3. 总结反思,有的放矢。避免进入题海战术,作为理科必要的训练量要有,但做题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更为重要。利用错题本,梳理盲点、疑点、易混点,并通过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审题步骤、基本题型的识别标志、解题方法甚至是固有的答题模板。同时避免做偏题和怪题,遇到了可以直接放弃。从历年高考题目来看,没有单纯的偏题和怪题,都是对基础知识,重点核心知识的考查。最好的训练题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通过对高考题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命题规律和解题规律,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题是高考命题专家们按照《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来命制的,非常准确地考查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高考题是练习题的源头,所以尽管高考不会再考这些原题,但是能力要求层次不会变,通过多做多研究高考题,来体会高考的方向和命题的思路,来提高解题能力,进而解决新的问题。
  4. 关注生物学热点。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主干知识以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奖、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社会热点。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学习生物学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 李平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978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