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请你学说“我爱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在前一天布置孩子特地为自己的妈妈或奶奶辈做什么。原因在于,我打心眼儿里觉得:表达爱与祝福,应当融在日常生活中,不必总是等到特殊的节日才想起,就像不必到了3月5日才想起学雷锋做好事一样。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些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上午进办公室,看到同事收到转走学生邮递来的一束鲜花,鲜花里夹着一张贺卡,贺卡上虽然错别字很多,但是孩子的祝福与感激之情真挚而又动人。一瞬间,猛然想起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学生对我致以节日的祝福呢,是他们不知道今天是节日,还是知道却不懂表达?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枉然与悲戚:如果我们一心培养的孩子只懂得学习,而不懂得表达爱,素质发展就不够全面和均衡。
  中午轮到我导护,偏赶上寒潮突降。帽子、围巾全部上阵,我裹得严严实实地在寒风中踱步,脑子里则在不停地盘旋着该如何以这个“三八”节为契机教育孩子。突然,小阳和小涵忸怩地推推搡搡走到我面前。“怎么了?什么事?”我连问两遍,两人依然嘻嘻笑个不停。我看看小涵,再看看小阳,瞧着他们神秘兮兮的表情,疑惑顿生:拖拉成习惯的小涵难道已经写好了作业不成?正在我思忖的时候,小阳一把拉过小涵,把手伸进他的帽子里,摸啊摸啊,变魔术似的,拿出一朵红艳艳的丝网花。这丝网花是我刚刚在劳技课上教他们制作的。小阳把丝网花举到我面前,笑嘻嘻地说:“吴老师,这是我和小涵送给您的节日礼物,祝您节日快乐!”真是意外的惊喜!我激动地接过他们两人递来的花,高兴地连连说“谢谢”,并十分诚恳地表示,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会好好珍藏。
  小阳和小涵,一个成绩优异,一个习惯糟糕,但是他们在这一刻同时站在了“情商高”的行列,没有人提醒,没有人教导,就懂得在这样一个节日,将亲手制作的花儿送给心爱的老师。这样的表达,对于老师来说,又怎能不为之心动呢?心动万分、感慨万分的我握着那朵丝网花,迎风而立,怎么都不觉得冷了: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早已习惯了享受他人的关爱与呵护,常常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为爱护自己的人付出,不知道如何回馈爱,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的唯有用心引导!受礼物“丝网花”的启发,我决定将当天的作业布置成最老套的“给妈妈或奶奶送祝福”,并一再嘱咐将“心动行动”的故事记录下来。我相信:学习习惯可以培养,表达爱的能力也可以培养!
  还没有等到第二天,一张普通的贺卡,使我对“心动行动”这道爱的实践作业更加充满期待。我相信,孩子们会在这次爱的实践中学会表达爱。放学时,小依因为父母临时有事,便留在教室里写作业读书。我看她并没有写多久的作业,而是在位置上剪剪贴贴、勾勾画画,心想:这么长的时间不用来写作业,这孩子真是不够懂事!提醒了她一两次后,我因为有事,就离开了。再次回到教室的时候,已经六点多钟。阴冷的教室里,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小依一个人孤零零的。我跨步走上讲台,一边安慰她,一边掏出手机给她的父母打电话。就在通话间,我一眼瞥见讲台上压着一张薄薄的彩色贺卡,贺卡上的画用彩色铅笔勾勒而成,两行祝福却写得赫然醒目:“吴老师,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署名为“昨晚的小依”。小依一定以为我已经回家了,所以才在署名前添上“昨晚”,她满心希望我在第二天能收到一份惊喜呢。拿起贺卡,我忍不住细细打量起小依来:小依有点“野气”,平时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如果我没有看到这张贺卡,肯定不知道小依对我的爱,也不会去期待她对我的爱!感动的那一刻,我和小依的告别似乎也变得更加温情!
  是的,和自觉独立、勤奋积极的其他孩子比起来,小涵和小依因为各自的原因基本处于教育关注的边缘,他们除了被催缴作业,平时并未得到更多的关爱。而这两个未得到更多关爱的孩子,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他们懂得爱!和只懂得学习比起来,懂得爱,不是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美好境界吗?端详着意外得来的“丝网花”和贺卡,整个晚上我都在不停地回顾并审视自己的教育日常与教育细节,不停地想象孩子们回家后完成这道爱的作业的情景,也不停地追问:他们会像我要求的那样大声地对妈妈或奶奶说“我爱你”吗?我期待从孩子们的作业里读到温情满满的故事,更期待看到教育实践所带来的教育效应!
  第二天早晨,我满怀着期待,迫不及待批阅起孩子的作业――
  奶奶正卖力地搓洗毛巾。我看着她,突然觉得自己要是男生该多好,因为那样,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奶奶,我爱你!”可现在,我作为一个女孩子,站于此,竟无语凝噎。(小钰)
  难道说“我爱你”是男孩子的专利吗?女孩子不可以主动说“我爱你”吗?这是多大的认识误区啊!小钰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奶奶也扮演着妈妈的角色,其中的艰辛,小钰应该比别人感悟得更真切,她不是更应该主动而又热情地对奶奶说“我爱你”吗?
  三八妇女节,该送妈妈什么好呢?握着劳技课上精心制作的丝网花,来到厨房,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是如此的美丽。“妈妈,这朵花,送给您!”妈妈仔细端详着,笑着。我犹豫着:“我……我……我……”想说的话还是没能说出口。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终于鼓足勇气说:“妈妈,我爱你!”(小洁)
  小洁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父母都是通情达理的知识分子,从小接受的是科学文明的家庭教育,我相信小洁从小到大一定从父母那里听过无数遍“宝贝我爱你”,为何到了她说的时候,就显得如此艰难呢?
  踮起脚,轻轻地走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后,正洗碗的她,背影是那么美,我想说什么,却迟迟说不出口。好一阵子,就这么站在那儿了。时钟滴答滴答,终于下定决心了,我大声说:“妈妈,节日快乐!”忙碌的身影一愣,轻轻地转过身来,笑了,笑得很甜很美!我望着妈妈,心想:该给她送什么礼物呢?外面下着雨,卖花的小贩不可能冒着雨做生意,就帮她干点事吧!对了,我想起牛奶还没有取,偷瞄了一眼妈妈,屏住呼吸溜下了楼。外面可真冷。我飞快地取出牛奶上了楼,妈妈刚好准备出门取牛奶,我拦住她一下子把牛奶递到她面前,妈妈眼睛一亮,欣喜地说:“咱们家女儿懂事了!”(小然)
  主动取回牛奶的小然在给妈妈送节日祝福的时候,历经了内心的犹豫,父母常常对孩子说的“我爱你”三个字,并未从她的嘴巴里说出来,一句简单的祝福在她那里说得并不是那么轻松自然。
  显然,我没有从孩子的作业里读到期待中的感动,相反,我读到的是爱的犹疑。大部分孩子都在记录里表示他们不好意思说“我爱你”这三个字。这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他们真的丧失了爱的能力吗?如果真的丧失了爱的能力与表达激情,这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遗憾与可悲。看来,仅仅以实践作业来督促他们学会爱是不够的,我还得为这道实践作业设计一个“续篇”,使他们懂得――人还要学会大方地表达爱。
  晨会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请你学说‘我爱你’”几个大字,要求孩子们按照小组先后顺序向大家介绍“三八”节晚上自己“心动行动”的故事。第一个介绍的是小路,高大的他扭扭捏捏,说得吞吞吐吐,孩子们听完他把糖果放在花里作为礼物赠出的故事后,发出切切的笑声,似乎在嘲笑他女孩子气的做法。这样一来,他显得更不好意思了。我制止住下面的笑声,捧着他的记录作业,不停地提示他回忆头一天晚上的故事,并竭力表扬他的做法。慢慢地,下面不笑了,故事结束了,掌声也响起来了!我适时总结说:“爱一个人,就要大方表达,尤其是面对爱我们的父母,我们更应该热情而又主动地说‘我爱你’!懂得爱的人,懂得说爱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与帮助下,上来介绍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大方,下面的孩子也听得越来越专注。在此起彼伏的掌声里,从他们闪亮的眼眸中,我读到了他们对爱的憧憬与期待。我相信,这样的实践作业,这样的爱的表达,一次次重复下去,势必会在精神上影响他们,最终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这次“三八”节,对于身为教师的我来说,显然应该铭记于心。无论是丝网花还是贺卡,无论是爱的实践作业还是引导他们大声说“我爱你”,它们都带给我许多思考:思考自己的教育日常与教育细节,思考我对爱的教育的认识,思考我对孩子的多元评价!爱,是一种能力,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懂得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122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