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单球与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前,乒乓球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单球教学模式,单球教学的训练量小、强度弱、形式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乒乓球教学的教学目标;而多球训练法是我国乒乓球训练的主要训练方式,具有练习强度大、练习节奏快的特点,有效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得到提升。本文通过对单球训练法和多球训练法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更适合在教学中应用的乒乓球训练方法。
  关键词: 乒乓球教学 单球训练法 多球训练法
  乒乓球一直以来被称为是我国的国球,在各大赛事上可以说是囊括所有奖项,在群众心中也有不可撼摇的地位[1],由于这项运动不需要复杂的装备,深受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乒乓球运动在进行时不需要进行身体碰撞,双方均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运动,运动强度不大,且竞争性和娱乐性兼并,不仅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各项机能,还能促进人们交流,是休闲娱乐的不二选择。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还在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研究目的
  通过单球训练法和多球训练法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根据具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就其双方优势和缺点进行分析研究,探究究竟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在高校的乒乓球教学中实际运用,以实现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提高乒乓球技巧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身体锻炼,达到终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终极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献书籍,较全面地掌握目前乒乓球教学界对于本研究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教学研究法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实行研究,将乒乓球班的学生分为两组,两组人员随机分配,使两组的乒乓球实力相差不大。然后分别对两学生进行分别教学,一组采用单球教学法,另一组则采用多求教学法,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观察及课后对学生反馈进行整理,比对两种教学法各自优缺点。
  三、二者间差异
  单球训练法主要是通过教练与学生或是学生之间用一个球进行的一对一训练,多球训练是借助人工或是在机器的帮助下,实现持续发球的状态。
  1.练习时间上的差异
  按照乒乓球界默认的规定,在单球训练上的时间需要是多球训练法的两倍[2]才能实现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是学生不是运动员,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需要对技巧或是实际比赛中战术的进行训练,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练习。多球训练法强度大、节奏快的特点导致这种训练法不能长时间使用,但是可以规定球数,在一组球打完之后进行休息,下一位同学练习。
  2.练习内容上的差异
  单球训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是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模拟比赛的方法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对比赛的整体节奏和战术进行全面考量,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技巧实际应战能力[3],但是学生不是运动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初学者,很多时间都在捡球中度过,造成学生对乒乓球学习兴趣的下降。多球训练法是通过借助机器或是教练实现持续发球的状态,这对于提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技巧十分有效,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或是巩固该技能,通过对持续发球的持续击打,逐渐找到应对的方法和手感,对于反手推挡和正手攻球的练习十分有效。
  3.练习结果上的差异
  通过对教学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经常进行单球训练的学生普遍存在练发球都没有掌握好,有的能发球,但是接到球后打回去的路线不对,掉球现象十分严重;而进行多球训练的学生则是在某一种进攻或是防守上掌握独特技巧,甚至有人形成极具自我风格的击球技巧或是作战方法,对技巧的掌握速度快,而且精准度高。
  四、研究结果
  通过对以上差异的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单球训练的学生在一些具体的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的灵活度上远不如进行多球训练的学生,这是因为多球训练可以实现重复性的击球,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的击球技巧的提高,而单球训练却只是在掉球、捡球,使练习质量大打折扣。
  五、结语
  单球训练法主要是针对专业运动员,他们已经掌握基本技巧,为寻求在作战风格或是心理素质上的突破而选择单球训练,但是学生不是运动员,仍处于基本技巧的掌握巩固阶段,多球训练更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增加多球训练的时间和频率,相信乒乓球教学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很大进步和提升空间,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帮助其养成终生运动的良好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涂文俊.单球与多球结合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公共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网友世界,2013,Z4:179.
  [2]袁辉,田颖.多球训练对大同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2:46-48.
  [3]赵志斌.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8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16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