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藏区双语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藏区双语中学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问题,若采用单一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则难以满足藏区双语中学英语教学,而当将多模态话语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可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关键词: 藏区 双语中学 多模态
  藏区双语中学学生大多数为少数民族,他们在学习双语的同时,还需要对英语予以兼顾,而基础薄弱是他们的通病,另外,学生词汇量较小,相比于其他中学,藏区双语中学在生源方面比较复杂,多数在牧区或者偏远山区,而这些学校在英语日常考试得分方面与外部较好学校相比,分差可达80之上。在当今多媒体时代的影响下,若仍然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则不仅在藏区中学英语教学中不能适应,而且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及社会发展方面也无法适应。藏区双语中学教学模式开始逐渐转变为多种模态形式,此种转变自然而然对藏区双语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造成影响。
  一、多模态概念及理论分析
  著名教育学家Kolb与Whishaw于2003年指出,味、触、听、视及嗅乃是人的五种感官,更恰当地说,其应为“五个模态”,即味觉模态、嗅觉模态、触觉模态、听觉模态及视觉模态。此外,教育家胡壮麟于2007年指出:“所谓媒体与模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则为技术与话语之间相应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内部关联。”2007年朱永生在对模态、媒介与模式等关键词的具体概念时,将模态概念首次指出,模态本意为在整个语言系统当中,相关讲话者判断事物自然性,以及针对事物的必要性,将自身在语义系统情态表明态度;而在这里则主要指用于交流的媒介及渠道,实质为诸如音乐、颜色、图像及语言等相应符号系统。Kress及Leeuwen所创建并得以发展的多模态话语相应社会符号学分析,将韩礼德相应功能语法方面的理论作为其基础内容,并主张图像同样是社会表现的特定符号,而韩礼德所提出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则在图像分析当中同样适用。他们认为其与描述语言内涵相同,可依据图像,运用自身方法,描述图像。另外,他们还将容括图像意义相应多模态话语具体的意义进行划分,即构图、互动与再现之间的相互交织,至此,所谓多模态化,实质乃为代表不同的符号资源的各种介质得以充分调动,并在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框架下对意义共同构建的各种方式。
  二、藏区双语中学英语教学多模态性
  伴随国家近年来对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政策的持续深化,藏区双语中学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多媒体配置课堂,因此多模态性得到越发强化。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多模态性而言,其实质特性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授课形式及教材教具,经过对二语习得者在具体的思维方式、语感、触觉、听觉及视觉等方面的综合化熏陶,实现在目标语真实语境方面的最大限度的接近,促使那些英语底子较薄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对目的语形成广泛性兴趣,最终获取理想教学效果。
  当今世界在两个相互关联方面发生着强烈改变,其一为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日趋增强,多种语言变体,特别是英语变体的多元化出现。其二为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化发展,促使在传统形式的利用文字来表达意义的相应做法,开始结合于诸如手势、听觉及听觉等的表意方式。基于第二种变化而言,在此期间出现了媒体教材教具。当前一些藏区双语中学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相应能力均已具备,而在所用到的英语教材方面也有与之形成配套的光盘。这些材料当中涵盖有影像、声音、动画及图像等,可谓是声、形及图文并茂,能够促使学生在接受语言上多感官及全方位地完成,并对文化背景有更直观的了解。比如在对中学英语教材色彩这一单元进行讲授时,可将与藏族相关的一些图片进行展示,图片的内容可以涵盖藏区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及节日文化,这些色彩图片可起到强烈按时学生心理的作用,比如蓝色代表幽静、绿色代表自然、红色代表激烈等。可将色彩与明度之间有效结合,而图片的明度同样微妙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我们在平常衣服搭配方面,可以采用明度相同的不同色系予以搭配,从而让人看上去两者浑然一体,给人一种不突兀而又和谐的感受,达到统一的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当对幽默类型的内容进行讲授时,可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憨豆先生的视频资料,至此,通过具有生动性的目标语的衬托,学生兴趣便会提高,获取更佳的语言接受效果。
  三、结语
  藏区双语中学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上课兴趣缺乏乃是困扰教师的难题,通过利用多模态化,可充分调动不同的符号资源,促使每节英语课,均成为充斥着各种符号模态的有效混合体,并在特定环境影响下对意义共同构建,从而达到对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的目的,实现藏区双语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玮.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2):1-72.
  [2]路聪玲.初中英语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实践效果分析[J].亚太教育,2016(2):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00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