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懂”的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905年被历史学家称为“奇迹年”,因为在这短短三百多天里,爱因斯坦就相继发表了五篇足以引起全球物理学界地震的论文。虽然这些论文惊世骇俗,也使得他名声大噪,但那些高深的理论除了少数顶尖物理高手外无人能懂,绝大多数人都在以仰望的姿势盲目地崇拜着这位奇才。
  同年,身在维也纳,当时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青年医生的精神分析学说开山祖师弗洛伊德出版了一本名叫《梦的解析》的怪书,却招来评论界一致同仇敌忾、唾沫四溅的口诛笔伐。
  弗洛伊德找到爱因斯坦,抱怨说:“你真幸运,当你发表自己的学说时,大家都承认看不懂,却赞成你的意见;而我发表自己的学说时,大家都不懂装懂,而且还七嘴八舌批评我。”
  无独有偶,爱因斯坦在给卓别林的信中这样写:“你的电影《摩登时代》每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有趣的是卓别林回信道:“我更佩服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人能看懂,但你已经成了名人。”
  对此,爱因斯坦作出了同样的答复:“曲高未必和寡,虽然全世界只有十二个人能看懂相对论,但世界上却有几十亿人借此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人们可以不懂理论,但很容易明白道理呀!”
  从这些小事,不但可以看出“相对论”无处不在,而且也能让人明白:“能看懂”是人们喜爱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看不懂”有时候也会展现无限的魅力。
  (编辑:王冠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65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