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力求切中肯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教师辛苦,学生疲惫,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观一位老师执教《烛之武退秦师》,觉得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如蜻蜓点水,只触及表面。要想切中肯綮,课堂中须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四个现象。
  一、简单交代,不说内涵
  1.表现。介绍文学常识时,教师板书了“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此只简单交代知识、浅尝辄止的草率行为,在当今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并不鲜见。
  2.评析。说到《左传》,究竟“三传”是什么关系?“传”是什么意思?《春秋》又是谁的著作?这些内容,几句话就能说清楚。说清楚了,“画龙点睛”;不说,则云里雾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3.对策。对于知识的讲授,语文教师应有勾连意识。《春秋》是记事的编年体史书,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很难理解。“传”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的意思;还可联系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中的“传”也为此义,如此处理耗费时间并不多,但对“传”就会了然于胸。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自汉至今,学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只简单说几个书名,而要道清所以然。要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益的内容。
  在课堂中或课堂结束后,还可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被选进《古文观止》,是什么原因?此篇目又被选入课本,是什么原因?《古文观止》收入了34篇《左传》中的片段,《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只有3篇和2篇收入《古文观止》,“三传”各自的来历、特点是怎样的?《公羊传》《谷梁传》存在的价值是怎样的?《谷梁传》的成书在《左传》后,有什么进步之处?《公羊传》《谷梁传》对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叙写为何只有“晋侯、秦伯围郑”简略的一句话?这段文学史的常识是蕴含着很多人文内容,课堂中可以选择性思考一些问题。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左传》,培养学生对古籍的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学常识不仅仅是知识。其来龙去脉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热爱传统文化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可以选择性设计相关问题,课堂中播下求知的火种,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闪烁着语文智慧的光芒。
  二、繁杂罗列,不讲方法
  1.表现。课堂中语文教师首先归纳每段内容,然后由学生相互提问疑难词句,再通过教师提问将重点词句一一落实到位。课堂中罗列出重点词语、句式等知识,对于如何结合语境推敲词句含义则简单带过。
  2.评析。因完全知识化呈现,因此对词句的理解显得非常枯燥。脱离具体语境得出知识,且将文言词句理解与文章内容的理解割裂开来,这样的文言词句教学效率乏善可陈。
  3.对策。文言词句理解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猜读能力,训练学生在语境中推测词句含义的能力。语文教师可在课前印发无注解的文言文原文给学生,让学生“裸读”,在熟读课文、粗通文意的基础上猜读文中标出的重点词句。“裸读”《烛之武退秦师》,可以标出这样一些词语:“且贰于楚也”“夜缒而出”“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若不阙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以乱易整”。这些词句的理解难度不大,可鼓励学生结合语境推测其含义。在文言文教学中,很有必要在课堂学习之前设置这样的训练。如果只是让学生在对照注解或是翻阅字典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其学习过程充其量是一个知识的搬运过程,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训练,而这恰恰是提高文言文词句理解能力的关键之处。这些词句含义正误的辨析可以放在课堂开始解决,或在课堂中逐步渗透;或于课堂结束时集中回顾,以便反思预习情况、总结学习体会。以上做法是针对浅易文言文而言,对于难度稍大的文言文,则要降低要求。
  同时,文言词句的理解离不开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文言词句理解与课文思考问题融合的经典范例,当如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钱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巧妙地将文言词句理解融汇进对人物形象、移山内涵的分析中,可称为文言文教学的范本。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郑国面临的形势以及历史由来,由此导出“以、贰、军”等词语。②郑国采取的措施,包括郑伯对烛之武牢骚的安抚,由此导出“言、从、臣之壮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等词句。③烛之武在劝说时抓住的核心问题:亡郑,利晋还是利秦?由此导出“鄙远、陪、东道主、乏困害”等词语。晋国,是友还是敌?由此导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济、设版、厌、封、肆、阙、图”等词语。④晋国的反应是怎么样的,由此导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等词句。
  如此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内涵,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准切入口,由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导出文言知识。至于课文中未涉及的文言知识,如虚词、句式等,课后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练习,再做归结。
  三、浅表堆砌,不析原因
  1.表现。课堂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开展了热闹的讨论,得出“烛之武是一个论辩艺术高强、有勇有谋的人,看重国家利益,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不计前嫌挺身而出”的结论。分析讨论完此问题,教师即开始引导学生认识论辩艺术高强的重要性。
  2.评析。这样的讨论貌似热闹,但未涉及原因、实质等问题的分析,难以有深层次的课堂生成,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未得到有效的训练。
  3.对策。课文内容分析的关键是能看到问题的原因、实质,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足够深刻的分析意识。课堂要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理性认知。
  文言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高中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思维、鉴别能力,语文教师须通过引导对相关问题的深刻分析,切实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烛之武本满腹牢骚,后怎么又同意出山的?一是郑伯公的自我批评使烛之武原谅了他;二是郑伯公提醒他国家存亡与个人的关系(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三是烛之武对祖国的热爱,使他暂时抛却个人恩怨。这说明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语文教师还可以补充:明朝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说: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弯曲,步履蹒跚。如此情境,更显其精神可贵。
  还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围郑的是晋国和秦国,郑国为什么选择“秦师”作为劝退的对象呢?为何烛之武能退秦师?课堂中可引导学生从客观、主观层面分析原因。客观上,秦晋关系并不稳固。主观上,品质可贵,有勇有谋,论辩艺术高强。还可追问:为何论辩艺术高强?尽管文中并未交代,但可以预想的是,烛之武虽在一室之内但胸怀天下之策。
  还有一些问题:为何烛之武得不到重用?为何郑国面临被宰割的命运?为何秦伯会答应与郑人结盟,仅仅是因为烛之武的“巧舌如簧”吗?由此又可看出他的什么特点?晋文公三句话清清楚楚地表现了他的什么(理智之处,是晋国称霸的条件)?诸多问题均可思考。课堂容量有限,在教学中要加以选择。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只在“怎么样”上做文章,还要针对文章多思“为什么”,必要时还需结合相关资料做拓展性思考、探究性学习。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思考的。学习《鸿门宴》,要思考为何“鸿门宴”预示未来楚汉相争的结局;学习《五人墓碑记》这篇《古文观止》的压卷之作,要思考吴楚材为何评价此文“感慨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伯夷、屈原并垂不朽”?
  四、过度评价,不思两面
  1.表现。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的论辩过程,对其洞悉对方心理迎合对方的做法、对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大加赞赏,认为是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凭一己之力挽救了国家。勉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论辩艺术,将来在生活中用好这个艺术。
  2.评析。这样的分析初看没有问题,但过度赞誉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误入了绝对化分析的歧途。论辩艺术真的拯救了郑国吗?郑国从此就摆脱危机了吗?在议论文写作中,常会出现绝对化的倾向,也许能从这些教学片断找到一些原因。
  3.对策。评价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观点的关键是要多一些全面分析的意识,既要看到事物的积极面,要看到事物的局限面。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在大家都深赞烛之武论辩艺术、夸张外交策略的成功效果时,要能发现课文中秦伯在“与郑人盟”的同时“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要知晓外交手段只是弱国保持生存的暂时手段、论辩高手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作用有限。秦师退去是郑国弱国外交的暂时胜利,只是一个阶段成果而已,郑国仍有后患。国家的命运依靠的是自身的强大。因此对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不能过度赞赏。语文教师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课文内容,不夸大、不拔高。
  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用联系、辩证的眼光仔细研读文本,看到文本内容的两面性因素,更要用整体的眼光全面、深入看待文中的人物和作者的观点。
  如学习庄子《秋水》(节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如果这样理解: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这样的理解对于选文部分来说貌似贴切,但若联系后文则发现这样的理解无疑窄化、浅化了庄子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因庄子《秋水》篇后文还讲述了: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但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因为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人所懂得的知识远不如他不知道的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比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内心就会迷乱……从这点上说河神并不是只代表着见识不足,其有可取之处,而不只是一个“反面教材”。
  全面分析古代作品,必不可少的是要联系作者的写作出发点。因此理解古代作品,不能仅仅品其“言内之意”,更要知作者心中之意。
  杜新建,教研员,现居江苏如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745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