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中记叙文写作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掌握好记叙文写作有利于提升作文写作水平。因而教师在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如何教给学生,如何提升学生的记叙文水平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对此,语文教学界的众多专家在这块区域勤恳工作,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和教学技巧。记叙文教学所起到的作用不单是写作,对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现状来看,整体的写作质量不高,学生对于这一块的把握尚有不足。教师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律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教学存在“盲目随意”、“混乱无序”、甚至“放任无为”的现象,导致记叙文写作教学一直处在“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尴尬境地。
  一、增加写作素材,注重经验积累
  张中行说:“怎样才能够学会写?很多有志的年轻人以及不年轻的人,比如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希望有谁能传授个秘诀,使学生不费力而言下顿悟。有没有这样的秘诀呢?有,只是不是不费力的秘诀,而是费力的秘诀,说来平常,是‘多读多写’。”多读,要费时间;多写,也要费时间。所以是费力的秘诀。教师可将一些经典文章当做写作的素材,如课文中的历史常识、英雄人物和经典事例等,让学生全面认识人物的形象,感受人物心中所想,熟练地把这些“经典”变为自己腹中之墨,从而在理解层面掌握素材背后的深层哲理意味,为他们自己写作寻求一个主题的契合度。《语文读本》是一个不错的素材库,大量的优秀经典篇章可为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思想深度,从而使他们在进行记叙文写作的同时以今通古。司马迁创作《史记》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虽然达不到司马迁的水准,但是其“通古今之变”的手法可以借来一用。
  二、培养写作情感,引导学生有感而发
  简而言之,文就是抒心中之所感。一篇刻板、套式化的文章读起来味如嚼蜡,生硬无比。董旭午老师倡导的“生活化”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情感,这一点和无病呻吟大相径庭。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教授学生把他们生活中的所感所悟转化为笔下的文字,要让他们乐于把自己的真听、真想、真感受融入到语文写作中去。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才会是学生自己的文章,只有经过这种“真实情感”写作下的学生才会真正成长。作为读者,只有面对这种生活化的真挚感情,哪怕这种情感是稚嫩的,才会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说说“自己最让母亲担心的事”。这样可以快速地带动学生对文章的认同感和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照猫画虎,引导学生学会仿写
  文学同艺术一样,贵在虚实结合。古人作文也不全是自身经历的事,大都是对前人宝库的挖掘与同化。模仿并不等于抄袭,我们注重的是行文上的普遍规律,让学生认识到一篇记叙文应有的格式与技巧。拉辛认为自己的成就要归功于对古典的学习和模仿,他从索福克勒斯和欧力比德斯那里学到了艺术的精妙。矛盾先生则更是直接指出“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就像画画、书法在起始阶段都必须临摹才能学得基本要法一样,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取法乎上”,注重开发对经典文本的模仿练习,教给他们品鉴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要求学生仿写第6、7、8小节,学会运用丰富的颜色词、恰当的动词或者诗句,来营造记叙文的意境;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仿写语段。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模仿借鉴,最终在不断的练习中,打破拘束、大胆融合和创新,完成从有“法”到“无法”的飞跃,照猫画虎,写出自己的个性。
  四、以评导写,一语惊醒梦中人
  在写作评价中,我们常常有一串惯用语:立意肤浅、选材老套、结构混乱、缺乏描写、语言苍白……这些“正确的废话”学生读来却往往无所适从。还有一些教师精批细改,面面俱到,又常常是“挑错式”的,这种处处问题的评价,往往吃力不讨好,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认真领会的并不多。张中行说:“多动笔与少动笔之间,或说精批细改与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批改之间,笔者是舍前者而取后者。这样做,大获得将是两种:意识效果会比较好,二是教师的负担会减一些,至少是松动一些。”记叙文习作的讲评,正如评价一个人,绝对不能面面俱到,往往是写意式的,取其“神”方能得其“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只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就会筑成一座精美的楼阁。
  高中阶段的记叙文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既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间接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面对高考,我们只有做好万分准备才会信心十足,而教好记叙文写作则尤为重要。有鉴于此,本文针对这一重要性,对高中记叙文教学和写作提出了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共同找出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应对策略,从而实际、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茅盾.矛盾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张中行.作文杂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2.
  (黄莉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 221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92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