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阅读之初体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 什么是数学阅读呢?数学阅读是以数学材料或问题为切入点,以数学知识点关联为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识、理解、汲取知识,感受数学文化的一种学习活动。可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呢?
   一、强“意识”增“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而心理学也说到,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数学阅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乐读。
   活动中体会。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基础。为了营造阅读氛围,可以开展“数学阅读沙龙” ,规定每周某段时间专门进行数学阅读,让学生带一些好的数学读本(如:数学小灵通、小学数学报)到学校,和其他同学交换阅读,并交流读书心得;也可以是介绍一道新颖题、一种解题的好方法、讲述一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渐渐地,同学们的阅读面广了,上数学课的热情高涨了,知识面也拓宽了。
   激励中提高。阅读是一个静活动,难以长期坚持,但如果教师有引导性的或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将显著地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如:“你读得真仔细!”“你懂得的数学小故事可真多!”“你真棒,通过阅读你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再仔细阅读,从下往上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
   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阅读的乐趣,感受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那自然而然就会喜欢学数学。
   二、导“方法”培“能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时,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好的阅读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学习数学的效果就会立竿见影。
   阅读要动手。在数学审题时,如果只是单靠看,那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或题目的要求就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漏。于是,有目的的“动手”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当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到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点时,可以引导孩子们把三角形从角和边两方面的特征进行活动研究,尝试归类,进而归纳出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阅读要动脑。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一概地示范、讲解,会束缚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阅读”这个媒体,点拨学生阅读,找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到解决题目的途径。例如“中位数”的学习中,如果学生仅从数据中看,是很难理解到为什么用平均数这个统计量不合适。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数据,边阅读边思考,观察数据的特点,发现数据中由于有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从而影响到平均数表示不能反映数据中的一般水平。然后通过老师的语言点拨,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真正达到阅读和学习的效果。
   三、分“阅读”促“效果”
   为了更有效的阅读,达到更好阅读目的,可以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阅读,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知中阅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引导阅读教材,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就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圆的面积》,教师提出怎样求圆面积。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快想到把圆转化为熟悉的平面图形,甚至想到是转化为长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但是具体怎样转化呢?学生一筹莫展。此时,引导学生带着这个疑问阅读课本的公式推导的过程,从阅读中寻找解决的方法。随后不待老师要求,学生都会纷纷拿起课前预备好的圆进行验证,效果可想而知。
   总结中阅读。在新知学习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在总结部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后,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题目阅读教材,重新回顾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1. 教材上是用哪些办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的?2. 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圆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圆面积计算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四、倡“写作”促“发展”
   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数学日记”可以充分体现数学阅读后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数学日记”的写作,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让孩子们把数学阅读的积累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提供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因为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学生做各式各样的习题,不能拘泥于课堂,而是要延伸于课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日记”正是可以让数学走出了班级小课堂,走向了社会这个大课堂。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419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