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英语教材中多模态调用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缺乏多模态教学设计意识,而日渐成熟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又缺乏对教材中文字模态所呈现的其他模态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调用教材中的多种模态,尤其是将课文中的文字模态转换为声音、图像等其他模态,营造多模态协同作用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进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材 多模态 调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28-02
  1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为有效实现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英语教学已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法。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丰富的过程中,教学模式逐渐融合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暗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等。研究表明以上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在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尽管其理论基础,具体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均呈现出多模态化特征,而且相关研究表明这一特征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资源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模态识读意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但就近十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多模态教学设计意识以及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都还比较薄弱。本文以综合英语课文《掷铁饼者》为例,阐述将教材中的文字模态转换为图像、声音等模态并将其纳入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对教材进行多模态识读的意识,进而促使其对语篇整体意义的建构。
  2 多模态教学研究
  国外学者对多模态与教学的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 新伦敦小组于1994年在美国新论伦敦召开的语言学会议中提出 “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这一概念,并于1996年发表论文《多元识读教学法:设计社会未来》。文章指出英语作为全球化的语言,其发音、文化风格和专业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扩大,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只讲授那些正式的、标准的、书面的民族语言,而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包括识别文化差别、亚文化差别、地区差别、民族差别、技术差别和语境差别的能力)和识读多模态意义的能力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可以说,新伦敦小组开辟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先河。之后有关多模态与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Guichon & McLoman (2008)以二语学习者为对象,研究多模态对其影响,提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程设计原则和方法;Nouri & Shahid (2005)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PPT在教授理论知识时与学生学习态度和记忆间的相关性;Bartsch &Cobern(2003)对多模态在会计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Royce(2002)和Stein(2000)分别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多模态课程的设计和应用原则。
  国内学者顾曰国于2007年开始关注多模态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在《多媒体、多模态剖析》一文中剖析了多媒体和多模态学习两个概念并构建了用于剖析两种学习的模型;随后胡壮麟(2006)、朱永生(2008)、张德禄(2009,2010a,2010b,2013)等学者等学者在多模态教学理论建构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其中张德禄(2008)指出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框架。
  综观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在多模态教学实践方面,无论是以教师为导向的多模态教学设计还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多远读写能力的提升,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为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多模态符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较少论及教材中文字模态所呈现的图像、声音等模态。本文结合综合英语课文《掷铁饼者》,例示如何根据课文语篇类型,调用可用模态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在多模态协同作用语境下进行意义建构。
  3 英语教材中多模态的调用及其对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
  《掷铁饼者》是一篇记叙文,其特点之一是作者使用大量笔墨对人物所处环境及其行为动作进行细致的描述,使生动清晰的图景跃然纸上。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这些描写片段作为可调用的图像模态,指导学生将文字模态转换为静态或动态的图像模态。在模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学生可以呈现课前预习的情况,主要针对关键词句的准确理解;在转换完成之后,结合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解,学生则能够检验先前的预习效果和转换效果,并对文章语言进行鉴赏。整个过程中,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模态符号协同作用的情境下,学生基于已有对现实识解的经验,完成对整个语篇的意义建构。
  3.1英语教材中多模态的调用
  3.1.1将文字模态转换成静态图像模态
  课文中第2,第3和第4段是对病人所处医院的环境及其身体状况的描述,包括典型的空间描写和人物外貌刻画,因此,学生可以基于先前对此类信息呈现模式的相关知识,对课文中的描写内容进行加工,进而对各段落及其在整个语篇中的意义进行建构。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对作者措辞的准确理解及其产生的文学效果的鉴赏,而将文中的文字模态转换为图像模态则是实现该教学目的一种有效途径。
  以病人外观的图像模态为例,我们首先让学生找出有关人物外貌和身体状况的描写词汇,包括眼睛、头发、肤色、腿部残肢及其在病床上的状态,然后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中查询的词句方面的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关于医院和病人的知识储备,将所读到的文字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图像信息。若要对文字描写的信息进行精确呈现学生必须对所用词汇有准确理解,尤其是出现在特殊语境中的常见词汇和常见意象,如描写病人肤色、眼睛、和残肢,作者分别使用了rusted,frosted,和bonsai等词汇,正是通过这些隐喻化词汇的选用,作者才得以将垂死病人未曾表露的绝望以极强的视觉感传递给读者,并为下文病人的反常行为加以铺垫。   学生以小组配合的形式将文字转换为简笔图画的过程就是展示对课文理解的过程,不仅仅是词句的意思还包括作者所渲染的环境。重难点讲解之后,我们要求学生小组复述描写段落。形式为看图说话,即看着自己小组合力完成的图画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小组内自查之后,每组随机选择组员向全班做出展示。通过这种不同符号模态之间的转换练习这样,学生对课文表层和深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都会更加深入。
  3.1.2将文字模态转换成动态图像模态
  静态文字描写可以呈现为静态图像模态,相应地有关系列动作的描写则可以转换为动态图像模态,具体表现为再现作者描写过程中的各个动作并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动画场景。
  课文中第9,10和11段,尤其是第9段属于典型的动作描写,且与课文题目隐含的象征意义紧密相关。本部分的重点难点就在于作者选用的动词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与2,3,4段的处理方法相似,我们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找出作者使用的一系列动词,并结合课前预习查询的相关信息,相互比对,达成小组内一致理解;然后要求各小组简单准备相关道具,如托盘,煎蛋等;之后小组全体成员一起表演完成动作序列,并通过反复演示记忆整个段落的描述。在展示过程中学生通过对lift off,finger across,probe,center,balance,heft和draw back等词语的理解和再现,一方面丰富了原已掌握的词汇意义,另一方面则增强了词汇使用的语境意识,学习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对新信息进行建构。
  3.2图像模态在象征意义建构中的促进作用
  《掷铁饼者》原为古希腊的青铜雕塑作品,被看作古希腊雕塑美的典范。作者选取它来做题目,描写一位肢体残缺,濒临死亡的老者,使小说题目与小说内容之间出现匹配偏离的现象。因此,这篇文章的理解关键在于小说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被赋予的象征意义。作为本文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对文中隐含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把握和鉴赏,单从纯文字描述来讲解的话,较难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若将文字模态与图像模态相结合,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导入部分我们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希腊雕塑作品《掷铁饼者》,让学生结合作品背景信息欣赏运动员在掷铁饼过程中表现出的优雅的力和美。细读课文之后学生会发现课文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因为课文内容呈现给他们的是一个正在遭受肢体病痛的老人,并无任何美感而言。正是这种反差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索文字背后蕴含的象征意义。在详细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们积极调用文字之外的可用模态,让学生在多种模态协同作用下去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由第2段的外貌描写转而来的图像模态中,“tan”一词常用于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之中所致皮肤的棕褐色,是健康活力的象征,而文中作者选用“deeply tanned”深褐色来形容病人肤色,与后文所用“rusted”铁锈色形成对比,形容病人的肤色,表明病人已病入膏肓,因体内积聚的病状导致的肤色变异。学生对铁锈这一物理现象并不陌生,因而以此为基础在文中语境中对其深层意义进行建构,“tan”与“rusted”两词之所呈现的意象之间的对比,让学生领会到老人虽肢体残缺,但所表现出的内在精神气质与青铜雕塑中的掷铁饼者是相似的,二者都表现出了重压之下优雅的气度。确切来说,对老人而言则是重压之下的生命尊严。
  对于课文其他部分的讲解,我们采用类似的方式,以文字模态为基础,将教材中的声音、图像等模态纳入教学设计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多模态协同作用的环境中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
  4 结语
  与单一文字模态相比,合理调用教材中可用的多种模态,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设计调用教材中的可用模态,为学生营造多模态协同作用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以原有知识储备为基础,有意识地识读读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模态,从而实现对新信息进行积极建构。
  参考文献:
  [1]Bartsch,R. A. & K. M. Cobern. Effectiveness of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in lectures[J]. Computers&Education,2003,(41).
  [2]Guichon,N. & S. McLoman. 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ity on L2 learners: Implications for CALL resource design[J]. System, 2008,(36).
  [3]New London C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
  [4]Stein,P. Rethinking resources: 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 Classroom[J]. TESOL Quarterly,2000,(6).
  [5]顾日国.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6]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一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3).
  [7]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
  2009,(1).
  [8]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作用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a,(2).
  [9]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b,(3).
  [10]张德禄,丁肇芬.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J].外语界,2013,(3).
  [11]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外语研究,2008,(4).
  作者简介:祝丹霞(1985年-),女,河南商丘人,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531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