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身份焦虑之释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其他人对我们自身的关注之所以如此紧要,主要就在于人们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有一种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认识与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的认同则完全受制于周围人对我们的评判。本文试就身份焦虑作相关浅析。
  关键词:身份焦虑;阿兰・德波顿;认同
  一、身份焦虑之释义
  英国“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详实概括了也描述了人类的“常见病”,但其实这本书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著作。也正因此,它不是枯涩难啃的理论书,这样就更容易被广大的普通读者们所理解与接受。这种在大众之中“流行”或“时髦”的程度,让笔者不免想起德波顿在书中引用的18世纪的法国作家尚福尔的言说: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种被普遍持有的观点,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思想,都将是极其愚蠢的,因为它曾经为大多数人所相信。”
  流行不一定最好,最好的也一定不会流行。正如大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经典的,关于“媚俗”的言论一样,相对于传统的艺术观念,它被称作“坏品位”,“不充分的美”或“美的谎言”,是中产文化的平庸品位的结果。追求人气,必然就会导致媚俗,而媚俗则必将偏离生命本真之道。流行的,通常都是病――比如本文所要论述的“身份的焦虑”。
  正如德波顿所言,“身份”即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就是平常所言的“地位”。在狭义上的理解,即是指个人在团体中法定的或职业的地位。比如,你是否结婚,职业地位,比如中尉等等;而在广义而言,在“身份的焦虑”意义上,即是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以及重要性。
  显而易见,这个界定中核心词是“在他人眼中”,身份的焦虑,实质上就一种对“他人对我的看法”的焦虑,简称为“他人的看”。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代表,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他人就是地狱,存在就是被看。所以,只要是人,就一定会追求“他人的看”,经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求“关注”:
  “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一切,我们快乐地活着。”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又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二、身份焦虑之危害
  但是,过度地去在意“他人的看”或者“他人对我的看法”,其实是把界定自我之“身份”、认识自我之本质的权力完全转交给了他人。结果就是,我再也不是自己的主人,我其实就是他人的奴隶了,活在他人之中。他人的看法完全左右了我自己的人生。虽然活着,其实本质上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他人而活。正因此,《身份的焦虑》提到的假想的惩罚才为最可怕。
  美国作家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中,塑造了了一个充满着这种上文所述“愤怒”的年轻黑人。他为人处世竭尽全力想得到他人的认可,想让别人看见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实则都是为“他人的看”,本质上就是要使一个黑人能够在美国生活中处于被别人看见的地位。然而,悲剧的是,他做过的事没有一件使他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被看见”。他愤怒地暴打一个走路撞到他的陌生人……
  这个主人公的愤怒其实不是来自于“求关注”,而是由于求不到他所期望得到的关注,陷入了动机与结果完全悖反的灾难境地中,“他人对我的看法”与“我所期待的他人对我的看法”完全不一致,从而导致悲剧。
  为什么世上有这么多脆弱的心理存在?或许德波顿的启示能够对我们有所警示:
  “对那些对自己的地位非常有把握的人来说,他们没有心思去把成心矮化他人当作某种消遣。傲慢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所以我们惯常应该要固守自己的底线,不管他人是否在意我们,也不用去考虑别人的臧否评断。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对自身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弄清楚自身的价值所在,他人的尽管不公允的看待其实根本上也不会伤及我们,因为我们自身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境遇,无需多在意身外之眼光。
  可反过来又想,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未必都是“不公允的”。假如你的文章真的写得不好,那么其他人认为你的文章不好,其看法就是公允的。之所以你自己认为不公允,是因为他们的看法不是自己心理动机上所期待的。我们所追求一直是“被他人认同和肯定”;一旦这个愿望没有得到实现,心理动机没有得到满足,预期没有达到,我们心中就升起“不公允”的痛楚和愤懑。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优台谟伦理学》(约公元前350年)中通过举例说明了一个观点:人的行为如果不加以反省自律,容易走向极端。他继而提出一个可靠而睿智的理想之道或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应该依靠理性的帮助朝这个目标努力。”
  去超脱世俗约定的价值观念,遵循自己心中的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坚持的结果就会有两种,一种就是被认为有病,另外一种,即被认为很伟大。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自己走的那条路到底通向哪里,又能走多远的路。远离人群,显而易见,会被人群所孤立,但是当你走得足够远,远的所有人到后来,都只能看到你的背影,想象你走过的路是何等风景时,你就是卓而不群的,但那时候,更加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了。
  正如萨特所言,每个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09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