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中,导学提纲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因此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关系一节课的成败。
  关键词:问题设计;层次化;情景化;生活化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课堂模式中,导学提纲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一般都在前一节课后发放下一节的导学提纲,导学提纲要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我认为应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情景化、生活化,循序渐进。下面就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问题设计层次化
  问题设计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年龄认知特点,更要诱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向更高一级的层面发展,所以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应当做到有层次、前后衔接和逐步深化。
  例如,在自主学习阶段,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有几种类型?反射弧由哪些结构组成?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并进行初步的探究就可以得到答案。这也是本节课的线索,但是仅仅知道问题的答案是绝对不够的,重要的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合作探究阶段,设计了以下问题: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为什么出现尿失禁现象?这些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对前几个问题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小组探究、讨论,同时还要利用以往学过的知识,加上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才可以完成。这是一个学生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呈现新颖的问题、迸发智慧、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问题设计情景化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感受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学生探究“膝跳反射”活动前,我先演示,让学生来叩击我膝盖的韧带。我的小腿有几次跳起,也有几次没跳起;之后无论学生怎么叩击我的小腿都没跳起。学生很是好奇。带着好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膝跳反射”的活动,学生个个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但试验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失望,失望是因为试验不成功。当然也有兴奋不已的学生,因为他们试验成功了。这时候让学生思考: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合作的乐趣,体验了方法和技能的重要。通过问题,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反射。为学习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理解了反射的结构基础。
  三、问题设计生活化
  生物学中的理论知识较多,知识的掌握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论来源于生活,也必须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不全在于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在于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引领学生去探索、去吸取、去实现自主学习。
  例如,释疑解难过程,设计以下问题:鹦鹉学舌和小朋友学说话一样吗,为什么?手被针扎了下,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疼,为什么?为什么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现象?用玻璃杯倒了开水,端起来发现太烫,你会把杯子摔了吗?试解释。前三个问题,学生讨论非常激烈,最终结论比较一致。可是最后一个问题,就有不同观点,有些学生说会摔了杯子,有些学生说不会,于是让不同观点的学生派代表阐明各自的理由:“如果摔了杯子,皮肤不会烫伤,可以保护身体;不摔杯子,保护了杯子,可能就伤害了身体;摔杯子神经中枢是脊髓,不摔杯子神经中枢是大脑。”这样的结论一出,我情不自禁地为学生鼓掌。这是触动心灵的学习,这是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导学提纲就要让学生知道本节要学什么,要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因此,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要情景化,要生活化,要有针对性,要有拓展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达到高效学习。
  作者简介:黄荣英,职称:中学一级生物教师,就职于福建省永安市第八中学。
  编辑 韩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48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