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吉林省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第九中学始建于1991年,占地3.7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现代化教学设备,拥有校园网实现班班通,拥有标准化的理、化、生探究实验室。现有教职员工106人,学生1400名;学历达标率100%,研究生(含课程班)26人,中学高级职称教师50人,一级教师30人,各级学科骨干40人。
  学校建校仅16年,在时代风雨里创业、成长、辉煌,在不平凡中历练着她的与众不同。现在学校已成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示范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培训基地、吉林省书画艺术特色学校、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吉林省标准化家长学校、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长春市一类一级示范学校、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北大附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
  长春汽车区九中的主流文化是绿色文化。在绿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文化孕育质量,学校办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7-2006年,学校连续10年综合评估各项指标(含中考)处于长春市区领先;近两年综合评估分列长春市二、四位。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1000多人次获奖;体育竞技21人次打破市、区记录;书法、国画、布贴画获得国际金奖;全国机器人竞赛荣获国家金奖。教师300多人次获各项奖励。2007年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长春市模范集体、长春市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
  学校曾代表一汽集团公司接受国资委、国家财政局检查;代表吉林省接受国家基础教育司、国家环保总局检查,代表汽车区教育局接收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检查。汽车区九中已成为汽车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
  
  一、绿色教育的办学思考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一切为了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公平目标,需要学校审视自己的发展历史,从历史的积淀中科学构建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
  长春汽车区九中是长春市首批的国家级绿色学校。在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和体会到“绿色”的意境、“绿色”的内涵。“绿色”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意蕴:它意味着除旧革新,意味着生命的成长,意味着天然、纯净、没有污染……这正是我们在教育上,所苦苦追求的“自然、和谐、科学、民主”的现代教育观,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这样论述过绿色教育:“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
  为此我校赋予了绿色更高更远的境界,更深更广的内涵,将环境的绿色升华为文化、精神的绿色。形成了:“绿色校园→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目前九中的绿色教育已由实践状态进入课题研究状态,吉林省“十一五”重点课题《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构建生命健康成长的绿色生态系统实践研究》,也必将为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二、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办学理念
  
  长春汽车区九中文化核心是绿色,学校崇尚绿色文化,因为“绿色”可以实现教育公平。所以我校形成了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实现教育的“零陪衬”的办学理念,最终实现这样的工作目标:
  学生:面向全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成人才;
  教师:发掘潜能,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成长、成熟、成家;
  学校:创办特色,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示范、标准。
  
  三、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
  
  (一)工作思路
  长春汽车区九中精神的实质是创新,通过对常规工作的不断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绿色教育承载学生心灵的生长。
  德育工作确立了教育实践――教育课题――教育思想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尊重德育规律,小课题大文章,小舞台大视野,小改革大发展……以小事育大德。教学工作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结合点,常规管理扎实有效,教学改革锐意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扎实的双基相得益彰。队伍建设科学理性,立足小舞台,育教育名师。名师工作室、未来名师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立足校本,真正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实现从问题到课题,从实践到经验,从结果到成果的转化。管理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绿色环境,制定科学、人文的制度,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靠前服务以学生和家长的呼声为第一信号,更加及时做好每一次沟通;以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为第一选择,更加及时实现每一个承诺;以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为第一思考,更加认真规范每一个细节;以学生和家长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更加用心倾听每一个声音。
  (二)工作策略
  工作策略的核心是用绿色文化去建设学校、发展学校,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
  1. 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共同成长的“多赢”策略。
  2. 不放弃一个学生,追求教育“零陪衬”策略。
  3. “常态”、“创新”策略。
  4. “小”、“细”、“新”、“实”、“活”、“恒”策略。
  5. 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策略。
  6. “做中学”培训策略。
  7. 家长、学生第一次的服务策略。
  8. 靠前服务、靠前指挥的管理策略。
  9. 不为中考赢在中考的策略。
  10. 变“评选”为“创建”的的评价策略。
  在我校的工作思路与工作策略中,始终遵循教育规律,以科学发展观思考学校的一切工作,求真务实,无处不体现着公平、公正、民主、和谐、人文的绿色教育理念。
  
  四、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办学实践
  
  (一)构建绿色德育体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项工作,它同智育、美育、体育等一样是教育的目的。如果认识不到位,在追求升学率的今天,学校往往容易弱化德育功能,我们提出绿色德育,正是要弥补我们当前教育中的不足。绿色德育是体现和谐、平等、尊重、民主的学生观、教育观。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精神和智慧同步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确立了如下德育工作体系:
  1. 常规工作创新――为学生成长、素养提升搭建绿色平台
  
  通过小舞台、小主题、小改革实现每名学生的大发展。杜绝教育中学生的陪衬现象,在每个小舞台上学生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2. 加强养成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
  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品质,并由此制订了《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养成教育考评体系》、《养成教育示范班标准》;推出四大类30项好的习惯:如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等。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班级有别于班集体,班级是自然组合,班集体是由精神凝聚的。所以我们始终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学生成长得益于优秀精神文化的浸润,在不留痕迹之间内化为自己的灵魂。
  3.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绿色教育,离不开评价。为了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目标,实现教育的“零陪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了如下的评价改革,努力体现评价人文化。
  (1)开展多元评价:学生评、自评、互评、学校评、家长评;
  (2)注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分为两种:相对学习状态评价;“双有效”评价。
  长春市的一些高中学校对我校学生的评价是这样的:九中的学生心态阳光、习惯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意志坚定,有良好的口才和文笔。这种评价充分肯定了我校的绿色教育,也折射出了九中绿色教育的内涵。
  近三年中考我校语文成绩遥遥领先,连续蝉联市最高分(119),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学科教学的成果,也是绿色德育的成果,更是厚德载物的认证。
  (二)构建绿色教学体系
  绿色教学是人本主义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绿色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一段成长历程,一种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教学。为此我们构建了绿色课堂教学体系:
  1. 创新教学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十个三”,建立优质、高效课堂。其中预设性备课使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零陪衬成为可能;汇课、汇题等制度使每个班级均衡发展成为可能。
  2. 打造绿色课堂。绿色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崇尚平等、民主、人文,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的课堂。绿色课堂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让一个孩子受到歧视,不让一个孩子独守那份空虚与寂寞;班级里没有阴暗的角落,没有泥泞的心灵,没有个别的学生的课堂;绿色课堂中没有虚假的主体性,有符合学生实际的的真正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堂堂清、日反馈”使不放弃成为现实。学生用心灵体会着学习生活的点滴,用心灵憧憬着未来、编织着希望。
  3. 改革教学评价。在评价功能上,重视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方法上,非中考科目尝试质性评价;评价内容上,重视多元化(考试形式及内容)。如学期末对体、音、美、劳、信息技术等非考试学科进行学期末统一验收;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采取综合试卷的方式进行阶段性质量测试。并通过开放式的作业及课外活动小组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杜绝了教育的“陪衬”现象。实施“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努力实现教育的“零陪衬”。
  2006年中考,我校在巩固率100%情况下,创造及格率90%,优秀率68%的佳绩;2007年中考,搞分段比率列长春市第一,实现了“不为中考,赢在中考”的目标。这些数据的背后凝聚的是九中人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不放弃一个学生,追求教育的“零陪衬”,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我们绿色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构建绿色培训体系
  新形势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现实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许多误区,理论和实践脱节,培训重共性、忽视个性,教育科研和教育质量提高不能形成有效链接。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工作不应该有见习期,因为学生的成长不容等待,师德问题也不仅是精神层面,更应该是实践层面,爱和责任也需要教育智慧。
  我校采取了“做中学”的教师培训模式,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绿色平台,创办了名师工作室和未来名师学校,帮助教师设计职业生涯、帮助教师挖掘名师教育思想,形成教学特色,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做中学”的培训模式,体现了尊重人、信任人、发展人的绿色教育思想,培养出大批骨干教师,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四)构建绿色教育科研体系
  绿色教育科研,取其绿色纯净,天然无污染之意。提出“科研有用”、“做有用科研”的思路,避免功利科研,主要是在实践中生成课题,通过课题引领再实践。倡导小立课题,大做文章,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的绿色科研思路。教育科研必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必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最终实现服务于“一切为了每位学生成长”的办学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们共立七项课题。这些多属于我们的原创课题,为绿色教育奠基和架构。其中《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构建生命健康成长的绿色生态系统》作为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已进入研究状态。它们必将成为九中未来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也必将孕育出汽车区九中鲜明的绿色教育特色。
  (五)构建绿色管理体系
  绿色管理是以人为本且合乎规律的管理。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实践中我们制定科学、人性的管理制度,真正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把管理制度化、流程化。
  学校形成了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大到岗位规范,小到每个学生的培养,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些制度和管理流程也是我们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的最好诠释和解读。
  德育、教学、培训、管理等绿色教育细胞,构建了绿色教育的生态系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均衡持续的发展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成为可能。实现教育“零陪衬”成为可能,在绿色教育思想引领下,素质教育得到落实。
  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层面下,流动着思想和行动的暗流。这种情感和习俗的暗流活跃在学校里,将人们的行为和观念都拖入未明说的目标之中。这种未明说的目标,就是我们学校的“绿色”文化,“绿色”文化必将成为九中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必将为实现教育的公平、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汽车区九中的品牌也会因我们的绿色文化而不衰……
  长春汽车区九中16年弦歌不断、自强不息,谱写了一首和谐的绿色教育之歌。我将继续以“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走特色办学之路,向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迈进,创建省市名牌学校、国家基础教育的示范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长春汽车产业开区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51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