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校图书资源,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阅读的习惯有利于人的终身发展。中学生阅读量的不足,使他们得了一种营养不良症:口头表达不流畅,如“挤牙膏式”、“茶壶里煮饺子式”、“哑口无言式”;习作内容贫乏,色彩单调,文字干瘪。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7―9年级的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任教于寄宿中学,觉得真要将这一措施实切实地完成,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中小学生本来需要花大量时间感悟语文,但由于多学科的学习压力,再加上学习语文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这一要求可能就成为一项空头作业。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我没有抱怨家长的不支持,没有指责学生的不争气,我努力寻找一个突破口,带领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我发现阅览室资源丰富,何不利用学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利用课堂时间开展课外阅读,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于是我每周开出一节阅读课,使学生置身于溢满书香的阅览室,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带学生走进阅览室,并不是“放鸭式”漫无目的任其胡乱觅食。我根据阅读的不同进程,分阶段设立不同的目标,指导他们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的阅读,以期获得最高的阅读效果。一堂阅读课集阅读评价于一体,集听、说、读、写于一身。我按以下程序安排阅读活动:
  一、众里寻它千百度
  一部分学生读书凭兴趣出发,阅读层次滞于逍遥型和娱乐型,一本《幽默与笑话》就让一节课时间悄悄流逝。因此,我每节阅读课都有宏观任务:摘录你认为别致的题目;转抄一组排比句或比喻句;记录描写生动的场面或景色;撷取文章精妙的构思……让学生在一定的约束中自由阅读,让学生在万花丛中寻寻觅觅心中的一抹绿意。每节阅读课,我在数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学生个体阅读能力的不同,完成1―2页文摘;对文章的质量,我要加以监督,文摘本每周上交一次。对于质量低劣的文摘,我对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的欣赏能力。
  阅读目标明确了,学生走进阅览室后,不只是为了消遣,而是亲自品尝着各色美味佳肴。我发现他们有托腮沉思的,有忍俊不禁的,有窃窃私语的,有奋笔疾书的,课堂表现不 一而足。他们都在书海中寻找自己的最爱。法国教育家指出:“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发展个性,优化积累,往往能够最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潜能,从而启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教育就在于发现每个人个性中的活力源泉。①
  二、奇文共欣赏
  语文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课亦如此,不仅肯定学生的自由阅读、个体活动,也强调定向阅读、群体活动。因此,我每节阅读课都会安排教师推荐文章和学生互荐文章相结合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听、记的能力。
  (一)教师推荐
  阅读课,教师不能无所事事,“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阅读爱好者,经常从文字里寻找生存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而且我们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阅读,在阅读情感上和孩子多一点共鸣,做学生阅读交流的知音,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生长点。”②
  因此每节阅读课,我都会向学生推荐好句好段,有的是事先准备的,有的是课堂中发现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人生哲理,有情感世界,有四季景致,有生活常识……如“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如“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撼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如《在最佳环境中记忆》等。
  (二)学生推荐
  阅读课不只是为了读而读,必须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便更好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读书的功用在于储知蓄能,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辨愈精当,胸襟也愈开阔。”
  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改变个体阅读的局限性,可以互通有无,可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个别阅读能力特差的学生也可以从师生推荐的内容中及时做摘记,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一活动几乎使每位同学都养成了边听边记的好习惯。
  三、此事要躬行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为的是多读。苏轼也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谓“博观”、“厚积”就是大量的阅读书刊。对此,鲁迅先生曾有过形象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语文材料积累丰富了,领悟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随之增强。
  每节阅读课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随感。刚开始时,我结合学生实际命题,如《第一次走进阅览室,真好》、《我与阅览室有个约会》、《阅览室淘金》等。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学生练笔的内容也不断加以调整,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情感的宣泄,压力的排解。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生不仅在读书,也在读自己。在阅读中享受阵阵书香,在阅读中感受精神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四、积硅步,致千里
  现代信息论和认知心理学认为,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读和听是信息的输入,而读是学生获取、输入信息的主要渠道。信息的输出依赖于大量信息的输入、贮存、分析、转化,没有信息输入就没有信息输出,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也就没有准确生动的表达。只有读好,听好,才能说好,才能写好。
  随着阅读课的不断增多,学生文摘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惊奇的发现:有些感悟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发言竟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很多同学的周记不仅表达流畅了许多,而且“滋润”了不少。
  我也曾担心,阅读课占用了教读课,学生在联考中会不会处于劣势?实际证明,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但没有落后,反而在应试作文中出现了不少佳作,评卷老师或赞赏文题的新颖,如《一米阳光》、《秋天成熟了一个希望》等;或赞赏表达的精彩,排比、比喻,格言警句层出不穷;或赞赏构思的巧妙,实验报告式、采访式,花样翻新……
  利用教读课进行阅读,是在寄宿学校阅读现实与《标准》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方法,很多寄宿学生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不具备阅读的环境,我这样做正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他们感兴趣的兴奋点、出发点等主题,抓住学生的魂儿,使其情感精神有了定力,这可能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前提。”③从课堂阅读中走出来的学生,因为产生了阅读兴趣,有很多同学很自觉的利用寒暑假进行经典阅读,他们或借或买或传阅,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58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