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教育重于泰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留守儿童是农村小学教育的“瓶颈”。孩子健康成长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协作才能完成的工程,其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人们一提起“教育”,马上就会想到学校和教师。诚然,学校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但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孩子在家中待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在校时间,特别是好多农村小学。就像甘肃省庄浪县南湖小学,由于不是封闭式管理教学,学生在校时间每周大概35小时,每学年1400小时,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忽视了家庭教育就等于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现在以我校留守学生为例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类型
  南湖小学虽为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庄浪县北部中心地带,建校已逾百年,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从而成为周边许多家长争相追求的学校,致使其生源膨胀,校外住宿生遍布南湖镇的角角落落,且孩子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教育的“瓶颈”。通过调查主要有下列几类监护人:
  1.目不识丁或上过“脱盲班”的爷爷奶奶
  俗话说“隔代亲”“惯孙子”,这些老人对孩子真是百般溺爱,孩子要月亮就不摘星星,致使孩子养成为所欲为、狂妄自大的习惯,形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
  2.社会反响较大的“陪读妈妈”
  “陪读妈妈”从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直到高中毕业进行陪读,是孩子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她们中一部分能够尽到家长的责任,与学校老师经常联系,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可有相当一部分“陪读妈妈”文化水平低,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试想,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吗?
  3.一小部分学生是和哥哥姐姐一起上学
  父母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农忙回来干活兼顾孩子,孩子平时自力更生。因为“哥哥姐姐”还需要家人、老师的教育指导,怎么能正确教育弟弟妹妹呢?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方法
  南湖小学四年级二班90%的学生是由上述三类人监护,这给班级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怎样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一直是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造学生的成长环境。在这三个环节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呢?
  1.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没有情感就成了冤家
  情感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它有两个层次:(1)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其中包括物质关心和精神关怀;(2)父母引导孩子学会爱。马卡连科曾说过:“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确实,如果家中缺少爱的教育,悲剧就会酿成。这需引起每位家长的重视,应该深深地反思。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教育不够,孩子就不懂得回报爱。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对每一个孩子和成年人都应有教育底线,即绝不伤害别人。”
  2.家庭教育要注重德育
  有人说,儿童的学习是观察学习,儿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他们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家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如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邻里和睦,做到仁、义、礼、智、信。孩子通过观察模仿,也会有爱心,讲义气,知礼节,勤学习,遵诚信。要知道身教胜于言传,好家长胜过一位好老师。可目前有些家长一味地对孩子施以“高标准,严要求”,以为凭此就能教育好孩子。他们呢,孩子回家不督促其完成作业,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经常在家打麻将,给孩子直接进行负面引导,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这些家长的价值观、教育观必须改变。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更是祖国的未来,毁了孩子就是毁了家庭,毁了国家。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范,“正人先正己”。
  3.家庭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随时可能发生的。农村校外寄宿生的居住条件很差,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加以解决,还孩子一块学习生活的乐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携起手来,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限制调查研究》(GS[2014]GHB0689)。
  编辑 韩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74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