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神来之笔颂英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导言:在郭沫若所有的历史剧中,《屈原》所享有的声誉最高,成就最大。如果说他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座丰碑,那么,《屈原》便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史剧创作的扛鼎之作。窥探作家的创作意图、观察作家的艺术构思,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戏剧的意义所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郭沫若又是如何创作《屈原》这出戏剧的。
  记得鲁迅曾说过,如果你要认真学习作家的艺术技巧。应该读他的手稿,揣摩他如何改文章。1942年1月,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这部名著只写了十天。从1942年1月2日到1月11日。郭沫若说:“《屈原》真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各幕及各项情节差不多完全是在写作中逐渐涌出来的。不仅在写第一幕时还没有第二幕。就是第一幕如何结束,都没有完整的预念。实在也奇怪,自己的创作情绪就像水池开了闸一样,只是不断地涌出,涌到了平静为止。”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国人民面临着民族存亡的严峻考验,时代斗争的风暴急迫地呼喊《屈原》的诞生。其实,屈原的形象在作家的心里孕育了很久。那时候,郭沫若在实际生活中时时能体验到与屈原相似的情绪。
  据史料记载,屈原从他所处的楚怀王到顷襄王时期,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斗争生活。而这部历史剧用巧妙的艺术构思,集中写了屈原一天的生活。前半部分主要写屈原受恶人诬陷,后半部分写他的反抗。作家回忆说,《屈原》的前三幕写得十分顺畅,一气呵成,势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作家写完第二幕后,“吃午饭时全剧结构在脑中浮出,决定创作《屈原》为四幕剧”。可是就在第二天,他却推翻前议,决定“必须扩展到五幕或六幕”。因为,作家原想第四幕就可以结尾了,而实际动笔时,才感到屈原与南后针锋相对的斗争尚未有力地展开。而在婵娟的形象中又倾注了作家越来越浓烈的热情,她的光辉远没有充分放射出来。于是,作家最后决定扩展成五幕史剧;第五幕还写了两场。这样的变动,有利于作家笔墨酣畅地表现人物,深刻有力地揭示作品的主题。
  塑造屈原的形象,也并非一帆风顺。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对屈原的形象多次作了加工。比如,在宫廷上,南后突然诬陷屈原失礼,楚王听信谗言后竟然对屈原说:“你以后永远不准到我的宫廷里来,永远不准和我见面!”紧接着的对话是:
  屈原:大王,那么请你赐我死,我要以死来表示我的清白!
  楚王:赐你死?哼,你有面孔值得去死!
  屈原的话,显然是自我辩解的态度。1946年版本的《屈原》还保存了这样的对话。再版时,作家把屈原的话改成了这样:“大王,我可以不再到你的宫廷里来,也可以不再和你见面。但你以前听信了我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你要多替楚国的老百姓设想……”又比如,靳尚当众诬陷屈原淫乱宫廷,当他说屈原“紧紧地把我们的南后抱着”时,群众马上哗然道:“我们不相信!谁也不相信!你侮辱三闾大夫!”这句话就是在后来修改时才加上去的。作家着力渲染了群众对屈原的理解,把屈原所处的时代的积极面大加发挥,使戏剧的色调更明朗。
  在《屈原》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婵娟的形象越写越丰满,越改越美好,在戏里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比如第一幕有关婵娟的戏的改动。未改动的版本在开场时,除屈原、宋玉外,“原拟先写子兰入场,后写上官大夫人场”。然而再版时,却改由婵娟向屈原转达靳尚来过的消息,显然是为了突出婵娟。这一幕的结尾几经修改,作家说明:“第一幕闭幕时曾废稿,初写成如此闭幕,后加改易。”修改之后的稿子写子兰追逐、纠缠婵娟,结果这位跛脚公子摔了一跤。他被扶起来后,又追婵娟,这时宋玉上场了。
  宋玉:公子子兰!公子子兰!
  子兰:(罢追,喘息不定)在这儿呀。
  宋玉:先生已经把衣服换好,在外边等你啦。
  子兰:(向婵娟,愤慨地)好嘛,这一次算我上了你一个小当。(向宋玉走去)
  宋玉:你们在这儿干什么玩意儿呢?
  子兰:(仍在喘息)我们吗?唉,我们在这儿,唉,我们在这儿――捉迷藏啦。
  婵娟:(狂笑)呵,哈哈哈……
  作家这样的处理有一点喜剧意味,对跛脚公子子兰不无讽刺之意;但是,这样的修改也可能会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子兰纠缠婵娟的枝节问题上去。现在的版本,原来的宋玉出场已改为屈原出场,保持了原来的讽刺意味,婵娟也写得深沉了一些。
  归根到底,史剧是一种艺术创作,不是历史事实的再现。历史剧中的人物在精神、气质上与作为原型的历史人物的总的倾向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作家经过自主发挥,得以塑造出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郭沫若的历史剧作为我国整个现代文学史剧创作的里程碑,《屈原》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超级链接
  郭沫若的“一字之师”
  1942年郭沫若的话剧《屈原》在重庆公演,郭沫若也去看戏。台上,婵娟痛斥宋玉:“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总觉得有些不够味,但一直找不到毛病所在。隔天,郭沫若到台后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说了自己的感受,商量着做些修改。有个演员在一旁插口说:“‘你是’如果改成‘你这’,就够味了。”这一改,果然生色不少。事后郭沫若特地写了一篇短文附在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
  郭沫若病中诵《离骚》
  1978年,郭沫若因病在北京医院住院时,特别嘱咐夫人于立群将他的《屈原》剧本带到病榻前多次重阅,爱不释手。他对于立群说:“我风风雨雨几十年,是个即将就木的人了,我也要生得光荣,死得磊落。”在即将离世时,郭沫若又一遍遍地低声吟诵屈原的《离骚》。他还让于立群代他记录了吟《离骚》后集原句构思成的一副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当年6月21日,郭沫若与世长辞。他留下的这副对联是作家写作生涯的绝笔,可见郭沫若对屈原的挚爱之甚、崇拜之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17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