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透视“神童”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前言]
  
  甘罗12岁拜相,刘晏10岁任秘书省正字,莫扎特7岁成名,美国国际象棋选手卡亚兰10岁就战胜全美冠军,哲学家米尔在3岁时就能读懂世界上十多个国家的文字……
  少年成才,固然可喜可贺,但这并不代表其将来必成大器或者其整个人生都取得了成功。当时南朝齐梁之际的才子江淹,6岁便能写诗,成名也很早,遗憾的是晚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梁书・江淹传》中说他“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江郎才尽的故事是发人深省的。因此,对于目前少年成才而掀起的“神童”热,我们的舆论应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事例展示一
  
  2004年12月,复旦附中高三学生汤玫捷正式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书,同时校方每学年将向她提供4.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只有不超过8%的学生有幸获得哈佛的提前录取。汤玫捷成为当年亚洲仅有的两名被提前录取的学生之一。
  
  [资料链接]
  
  学生领袖型人才
  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评价汤玫捷说:“汤玫捷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在学校属于中上水平。但她的社会经历、沟通与领导能力无人可及,是典型的学生领袖型人才。”
  谢应平举了一个细节:“学校一次文艺演出,口才与表达能力堪称一流的汤玫捷无疑是最佳主持人选,在老师、同学大力推荐她的情况下,她执意要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而自己担任起最繁琐的后勤工作。在学校,她总是把最好的表现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自己甘做绿叶陪衬。工作中她就像一块磁铁凝聚着周围同学。”汤玫捷小学时担任上海电视台少儿频道摄影记者;初中时独立创办网站;高中时荣获上海高中生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此外,她还在艺术类、文史类等多学科荣获市级、国家级奖项,是上海被授予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最多的学生。
  
  赛场尽现英雄本色
  2003年9月,汤玫捷赴美国西德威尔高中交流学习一年。在入学一周后的一场校际曲棍球比赛中,作为替补上场的她,赛场上一路带球狂奔,在与对方守门员近距离对峙中勇敢地反击得手,这个极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进球让她赢得了全场喝彩。事实上,汤玫捷比赛前四天才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曲棍球。她后来成为校曲棍球队的主力,经常随校球队一起到其他州参加比赛并频获佳绩,彻底颠覆了中国留学生给人的“图书馆”印象。
  
  [画外音]
  汤玫捷成功后,网上也有不少望子成龙的父母请求她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释疑解惑”,扮演“指路人”角色。对此她极为无奈,她说:“我要声明我不是‘哈佛女孩’,我也不会去写一本类似《哈佛女孩》的书。”
  “成才没有公式,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是轰轰烈烈与众不同的,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和别人的不同’时,他才会有最完全的自信。我们要用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式成才,而不是‘照葫芦画瓢’。”
  “进入哈佛并不等于成功,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我一生当中会有最闪亮的时刻,我绝对不愿意、也不甘心让它停在被哈佛录取的这一瞬间。”
  汤玫捷认为,所谓的“哈佛女孩”是人们神化哈佛的一个盲目标签,而“成才公式化”更是对教育的最大侮辱,如果有人想从类似于《哈佛女孩》这样的书里复制经验,那么注定会失望。
  
  事例展示二
  
  人民网报道,2003年8月底,湖北省公安县爆出一个特大新闻:闸口镇12岁的少年聂愿愿被录取为华中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本科生,成为该校建校以来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正常考取的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聂愿愿只陆陆续续地读过3年小学和一年半高中,其余时间便是待在家中,在父亲的“私塾”教育下自学成才,充满了传奇色彩。
  2003年高考,整个公安县考分超600的只有11人,聂愿愿得了628的高分,比全县第一名645分只少了17分。
  
  [资料链接]
  聂愿愿出生于1991年,5岁上小学,8岁那年,因家境贫寒辍学回家。
  父亲聂其文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系,曾在湖北省公安县闸口中学任英语教师。后来辞职下海,决心在儿子身上试验自己的教育方法。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教学风格突出“背”字,不仅要求愿愿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愿愿一本一本书背诵,除了公式定理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
  记者曾采访过聂愿愿,问:“你觉得你爸爸对你的教育方法好不好?”
  “不好。”聂愿愿毫不迟疑地回答,“其实我爸爸并不想这样做,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他又认为自己有点学问,就自己教我。他只是拿几本教材叫我背,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爸爸每天都叫我做功课,我又不想做,他动不动便打我,直到我进高中后才不打。我对他恨得要死,每天都当家里那堵墙是爸爸,对着它打,打得手上都起了老茧。”
  记者问:“你想不想这么小就读大学?”愿愿回答:“这么早读大学不好,我情愿按部就班地从小学一路读到大学。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不早点读大学,家里也供不起我读书。”
  
  [画外音]
  看到聂愿愿的成功,我们为他喝彩,可是,听到他的诉说,又为他难过!一个只有12岁的少年承担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希望还有家庭贫穷带来的忧虑。听到他既对爸爸“恨得要死”又对爸爸充满同情的语言,我们不禁要问,聂愿愿所学的知识能填补他精神的空虚和治疗他心灵的创伤吗?
  一讲到神童的故事时,我们总是神情激昂,总认为神童注定会交好运的。但神童和别的孩子一样,需要精心照料,需要关怀和爱抚。
  豪斯博士说,家庭背景和一个孩子是否在智力方面出类拔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他强调指出,不明智的父母强行向孩子灌输太多的知识,也可能把孩子彻底毁掉。
  
  事例展示三
  
  据2004年3月4日《天津日报》报道,张满意从小被誉为“神童”:3岁会算账,6岁看“三国”,14岁被南开大学免试录取,成为数学基地班年龄最小的一名学生。
  同样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离毕业只差半年,因累计重修学分超过20分被南开大学劝退。再次高考,再次以宁安市第一的成绩重新迈进南开大学校门,一时被媒体报道树立为浪子回头的典型。可时至2002年10月,他大学读了三年半后,却又一次被南开大学劝退……
  
  [资料链接]
  从神童到厌学浪子,这一切是谁造成的
  一进大学,张满意身上的种种不成熟很快就表现了出来。张满意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捧起了武侠小说。他成了校旁租书屋的老主顾,仅仅租书,每月就要花掉数十元钱。
  学校开了电脑课,张满意很快迷上了电子游戏。宿舍玩不够,就去游戏机房,通宵达旦地玩。到了白天,要么逃课,要么上课也是打瞌睡。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张满意两门功课不及格。老师开始找他谈话,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照玩不误。大二第二学期,他的学分已经丢到临近被学校退学的地步。
  
  被宠的神童
  对于一帆风顺的张满意来说,什么都来得太容易了!
  虽出身寒门,但因从小是“神童”,他只是读书,家里一切杂事不用他操心。上中学时,他每星期回家一次,攒一大包脏衣服,由父母姐姐洗好再带回来。上大学了,他也不会洗衣服,每次总是弄一大盆水,把衣服放进去泡半天,就算洗过了。
  张满意家并不富裕,但每次家人总是丢给他一句话:“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就不用操心了。”张满意的学杂费一年开销约一万多元,这对只能在土里刨食的父兄来说,绝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常向亲戚借钱。提及此事,张满意说:“我不清楚,我也管不了。”
  2000年底,有名高三学生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张满意的事迹,辗转找到张满意,请他做家教,一个小时10元钱。做家教在大学里是很常见的事。
  张满意给那学生辅导过5次,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听说你在做家教?”他的老父亲开口就问,然后接着说,“你不要去做家教!缺钱花告诉家里。你把那些时间用来好好读自己的书吧!”于是张满意唯一一次短暂家教工作就此画上了句号。
  
  [画外音]
  看到张满意的起伏人生,我想起了豪斯博士的话:“必须说明的是,当你鉴别出你的孩子属于超智儿童时,并不意味着你的孩子必定会成才。作为超智儿童只意味该儿童具备了比较高的天赋,如果离开了后天的培养,则仍是一个平庸儿。所以对于超智儿童也应该注重后天的培养。”张满意的人生悲剧,谁之过?自己的个性?父母的溺爱?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和探讨!
  
  事例展示四
  
  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的丁俊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得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比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2002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资料链接]
  
  丁俊晖夺冠家人仍后怕
  追忆往事有劫后余生之感
  广州的确给了丁俊晖在台球方面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但父子俩第一年在广州的生活只能用“穷困潦倒”来形容。又要拜师学习,又要每天练习,打球的开销相当大。靠2元的盒饭充饥、睡人家的楼梯间甚至台球桌是常事,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广东一家叫“白与黑”的化妆品公司看中了丁俊晖的潜力,每月赞助他3000元,父子俩的生活才渐渐好转。
  
  大伯眼中的丁俊晖
  一般小男孩的调皮撒野,丁俊晖统统没有。小时候的他不喜欢举着小枪到处跑,更不喜欢整天与沙子、泥巴为伍。“他只喜欢和比他大的孩子玩,因为他觉得大孩子懂的比他多。”
  比丁俊晖大10岁的堂哥是他小时候最亲密的伙伴,丁俊晖最喜欢乖乖地跟着堂哥玩积木之类的拼装玩具,尤其是那时候流行的变形金刚玩具,小小年纪的他可以和堂哥一起在桌前一坐半天。
  “我们家以前的条件不好,所以小晖一直很节约。”丁龙君说。现在丁俊晖打球打出了名气,在英国参加职业联赛,每年有4万英镑的年薪,过去吃盒饭、睡地铺的生活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小晖现在还是很节约。”去年丁俊晖从英国回广州,途径上海转机。飞机中午11时许到达上海,丁龙君本想带着侄子在机场里找个地方吃午饭,可丁俊晖却对大伯说,机场里一碗面都要60元,还是随便买点干粮,等到了广州回家再吃。用丁龙君的话
  说,“小晖这点很好,生活上要求不高,吃饱睡暖他就很满足了。”
  
  [画外音]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个人即使再聪明,若想有所成就,也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冰心的《繁星》有这样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成功的花儿是泪和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奋斗和牺牲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丁俊晖何尝不是?
  
  [针刺文一]
  
  丁俊晖,又一个“神童”一夜成名
  李泓冰
  国人似乎特别乐意看到神童的故事,有过什么哈佛女孩、国棋神童、钢琴神童之类,如今轮到了台球。媒体报道中多是艳羡之词,甚至有的还呼吁推广“丁俊晖模式”――即不通过业余体校而由家庭或企业出资从小培养体育尖子。
  怪哉!怎么鲜有媒体关注到,丁俊晖的父母,其实有明显的违法行为。怎么,这样的违法模式,还要“推广”?丁父让儿子读到初一就辍学,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按照《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在该法的实施细则中还规定:“……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所以,按照法律,丁俊晖本该由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让他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当然,按照“成则王侯败则贼”的惯例,丁俊晖功成名就,其父母这一点“小小的”违法行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笔者仍然忍不住杞人忧天:要是真的有人照抄照搬“丁俊晖模式”,岂不是害了更多的孩子?
  君不见钢琴神童郎朗一举成名之后,多少琴童都跟着“郎朗模式”坠入苦海。因为,无数家长,看到的除了郎朗的成功,还有他父亲郎国任的“恐怖教育法”和“孤注一掷法”:孩子放学,因为参加大合唱的伴奏练习,晚回家一会儿,耽误了练琴,他爸就逼着他要么喝毒药,要么从阳台跳下去自杀算了!而郎父自己,也和丁父一样,是辞了职,倾家荡产地供着儿子学琴。
  现在,据说在北京和上海的音乐学院附近,聚集着众多从全国各地赶来、孤注一掷的家长,怀里都揣着一个“郎朗梦”。
  郎朗自然也很优秀。我相信,当年在阳台上抵死不肯喝药的郎朗,和现在在世界各地风光着的郎朗,对父亲的感受自然不一样。丁俊晖亦如是。
  可是,丁俊晖、郎朗再风光,对中国的父母来说,仍然是个“恶例”!
  因为,“逼”孩子的父母,永远只捡他们喜欢的角度:郎、丁被逼而成功了。可是,他们忽略了,这个成功除了“逼”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罕见的天分、顽强的性格、从启蒙就幸遇名师等等。
  据说,丁俊晖和郎朗一样,都让西方人大跌眼镜。因为即使在西方也有如丁、郎一样的天才,却罕有如丁父、郎父那样孤注一掷的魔鬼父亲。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日渐式微,甚至有中国人拯救西方古典音乐的夸张说法。因为在西方,孩子的选择和诱惑太多,家庭的民主气氛和整个社会的享乐气氛太浓厚,成功比例微乎其微的古典音乐演奏行当,恐怕愿意涉足的已越来越少。
  于是,肯于“吃苦”、善于“逼子成才”的东方人趁虚而入。但“逼”的父母成千上万,成了气候的,却仍只有郎朗等寥寥数人。那么不成功的呢?早已被淹没在人海中独吞苦果,没有记者会关注他们。
  再说,什么是真正的音乐境界、体育精神?试想一下,如果赛场上,活跃着的金牌选手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就算他们全是中国孩子,全都受到消费体育的西方人彬彬有礼的欢呼,我们就真的能自豪起来吗?
  (摘自2005年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针刺文二]
  
  成才少年和英雄父母:
  上海现代版“拔苗助长”
  王耕
  “自古英雄出少年”,现在电视上演的是《少年包青天》,书店里卖的是《正在发育》,大饭店举行的模特大赛、选美大赛,挺胸抬头走在台子上的是十四五岁的小女生。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后生可畏!当然,咱不能像一些专门“忧天下之忧”的白发先生一样,说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老生常谈。对于一代新人的迅猛成长,咱应该祝贺应该拍手称快。
  不过,最近有媒体透露,随着一批成才少年的名利双收,有更大数量的父母坐不住了。他们带着自己的天才孩子四处推荐,上新闻找媒体做专访,甚至有比较极端的父亲干脆让孩子辍学,带着孩子背井离乡到北京流浪,为的就是能够在流浪中到外国人经常出没的街区邂逅老外以练习口语。可惜,没有一个洋伯乐发现这名天才少年的语言天分。
  我的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工作,他说这一两年,家长就像着了疯魔一样,急着让自己的孩子成名。经常有人请他给自己的孩子做做包装,或者托他想方设法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一些“模仿秀”的比赛。
  “孩子是自己的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这种心理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的父母都特别着急让孩子成名,甚至不惜造假!比如说有些家长急于让孩子加入少年写作军团,怎么办呢?亲自包装,亲自替孩子记日记,写作文片段,然后托人找出版社,托人写评论,甚至亲自给孩子写专访文章。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曾经劝过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你就不能让孩子踏踏实实地上大学,以后再看看他到底适合做什么,没准儿以后是个爱因斯坦呢,干什么要天天逼着他练吉他?”那位父亲说:“别人的孩子能一夜成名,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行?现在机会那么多,万一他被哪个经纪人发现了,没准儿就是21世纪的四大天王了。我不就是四大天王的爹了吗?再说读书上大学当科学家,那多慢啊!等他当了爱因斯坦,我早入土了。”
  据说,已经有人总结出现代中外少年成名的几条通用捷径。第一是写书;第二是唱歌;第三是拍戏;第四是模特;第五是到国外名校留学。很多父母,尤其是层次较低的父母喜欢选择让孩子去唱歌拍戏做模特,他们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在这一方面,给孩子请老师,为孩子做形象设计,甚至有的父母听信一些演艺公司职员的话,不惜重金给孩子割双眼皮垫下巴,为的就是让孩子早日脱颖而出;而稍微有点知识的父母,他们会想办法让孩子去写书或者到国外名校留学,然后也是流水线包装。据一位出版界的业内人士说,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成才少年”的父母写书,很大程度上是商业原因,并不是说那些书就真的有价值。在那些书中,有些甚至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为什么还有市场呢?就是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太多,他们把这些书当做参考书,有用没用买回来先学习学习。这些家长一般多是比较平庸,在社会上很难出人头地,他们就想通过孩子的成名来成就自己。但是他们这么做,也许会毁掉孩子。
  什么叫“拔苗助长”?我认为这些为人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拔苗助长。当然,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也是人,人家巴望着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也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咱们的媒体,能不能不跟着炒作?还有咱们的出版社,稍微负点责任,行不行?
  (摘自2001-09-04《中国青年报》)
  
  [针刺文三]
  
  坚决对“神童教育”说“不”
  陈鲁民
  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近日又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图书陆续问世。望子成龙的家长,无不将此奉如圭臬,如法炮制,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然而,“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一个5岁的青岛小女孩,却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据报载,她的妈妈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热心读者兼身体力行者。按照刘亦婷的培养模式,这位妈妈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小女孩终于忍无可忍,捂起耳朵哭喊道:“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喜剧变成了悲剧,好心没得好报。青岛小女孩的哭喊声,但愿会引起千千万万个正在拼命培养“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的家长的反思。
  如今,有一种弥漫于家长中间的传染性极强的“天才综合症”,“孩子才能骑木马,父母便幻想他将来指挥十万雄师时之马上雄姿;孩子才把一曲抗战小曲哼得上口,父母便幻想他将来喉声一啭彩声雷动时的光景;孩子偶然拨动算盘,父母便暗中揣想他将来或能掌握财政大权,同时兼营投机买卖……”(梁实秋语)为了这远大目标,为了培养一个天才孩子,可怜天下父母们,真是千方百计,煞费苦心,实在让人感动。然而,这种“天才培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有益,孩子的身心感受如何,家长却很少考虑。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本应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可是却身背父母的沉重期望,为了当一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整天学英语、背唐诗、学钢琴、读名著、学跳舞、练网球,没有节假日,没有自由活动时间,一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的。这样的孩子,也许确实离“哈佛女孩”近了,但孩子宝贵的童年,却因此变得痛苦不堪,了无生趣,父母制造天才的辛勤工作成了对孩子的摧残。普天下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无助的孩子,正不得不痛苦地忍受着这种近乎狂热的“天才教育”。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丰富多彩,人生道路千变万化,人的志向情趣更是千差万别,幻想用一个模式克隆出无数“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既不现实,也不必要,既违反教育规律,又扼杀孩子天性。我们应该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自由自在的天性,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们对“哈佛女孩”和“耶鲁男孩”表示祝贺,对培养出“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的父母表示敬佩,但决不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去做神童梦,都去克隆一个天才的孩子,那只会误入歧途,剥夺孩子本应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学学那个5岁青岛女孩,大胆地对“哈佛女孩”说“不”!
  (摘自2002-02-10《法制日报》)
  
  [生活思考强化练习]
  1. 我们应该关注“神童”的什么?面对社会中掀起的“神童热”,你想到了什么?“神童”功成名就时,他们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才与德,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2.新华网成都2003年8月27日电:12岁成都女孩古立坤,因为“讨厌学校”并立志成为“中国第一名小自由撰稿人”,半年前毅然辍学回家专心写作。目前,她自写自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魔法士传奇》已经出版。这一在校小学生辍学从文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响。对以上事实,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3. “神童”丁俊晖“功成名就”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读书无用论”,他的说法是:“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
  你赞成他的观点吗?
  4. 最近几年不断有人推出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等,承诺“从我这里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这些人好像是制造神童的魔术师,他们所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生产神童,是神童批发站。面对这种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根据以上思考作文,文题自拟,体裁自选,立意自定,600字以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23515.htm